【摘 要】 文化教學對商務英語教學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對文化教學的難點進行分析,并結合商務英語的特點,針對性地提出一些改善商務英語教學的積極建議。
【關鍵詞】 商務英語 文化 教學
商務英語交流的質量和成效,除了專業知識和技能,還依賴于諸多與語言有關的文化因素,譬如信仰、法律、生活習慣等。語言學家萊昂斯說, 一定的語言總是歷史地和一定文化相關聯。各種語言本身只能在交織蘊藏語言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被充分認識,語言和文化總是被一起研究的。[1]符合語言教學規律的商務英語課程一定不能脫離文化教學。
1. 商務英語的特殊性
商務英語(English for Business),顧名思義就是指英語在商務場合中的應用。包括三個組成因素:英語、商務、應用。根據Hutchinson and Waters提出的The tree of ELT,商務英語屬于專門用途英語的一個分支, 一種變體。它本質上和普通英語無異,但服務的場合和目的卻和商業活動密切相關,有著明顯的行業特點和使用要求。[2]
1.1詞句定位
商務英語中詞語和句式的替換性較低,正規性、準確性和專業性較高。商務英語中有很多行業術語和縮略詞。例如: BOT: balance of trade 貿易余額、FC: fixed capital 固定資產等。另外,很多在普通英語詞語,在商務英語中被賦予了新涵義。例如,…the expected loss form uncovered position is greater than the cost of cover.[3]若對cover (保值) 和position(頭寸)的商業范疇含義不了解,就無法理解這句話。
1.2表達風格
Ellis Johnson 認為:商務英語含有其它專門用途英語所必須包含的一切主要因素,也包含了特殊語言主體的界定,以及特殊語境中特定交際方式的選擇。[4] 在商業活動中,代表某個團體的個人語言行為也采用正式的方式展開,兼顧禮節禮貌。同時根據特殊的語境,語言主體也會變換交際方式,使表達更為得體、簡潔、明確。
1.3文化交流
憑借英語這一語言工具進行的商務活動,不同于普通商務活動,涉及多元文化,是跨文化的交際活動。商務英語也應該被理解為英語的商務,而不光是商務的英語,商務英語課程不只向學員傳授英語知識和能力,更向他們傳授西方社會和企業文化,讓學員知道與外國人共處和共事之道,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些都是包含在文化概念里的。
1.4培養目標
改革開放、全球經濟一體化加速了我國對外經貿事業的發展, 也對國際商務人才的培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提高向社會培養與輸送的商務人才的數量和質量,這種既能夠用熟練的英語進行交流磋商,又須懂得經濟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成為了商務英語教的培養目標。
2. 文化教學的挑戰性
2.1 范疇廣泛
廣義的文化包含社會的方方面面,無法一一列舉,存在于物質、制度、思想三個層面。語言學家布朗說: “文化是信念、習慣、生活模式和行為的總和, 這一切大致上為占據著特定的地理區域的人們所共有。”[5] 可見,文化離不開人置于其中的地理區域和群體行為。文化具有區域性或是民族性、共有性、可發展性。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改變不斷賦予文化新的內容和理解,對文化的學習是必須與時俱進、孜孜不怠。
2.2差異隱性
涉及交際的文化,體現出明顯的差異性。這種差異不僅表現在語言文化方面,而且還
表現在價值觀念、思維模式、道德規范等非語言文化方面。雖然文化的內容繁雜,只能后天學習獲得。在具體的跨文化交際背景中,言語和肢體回應往往靠的是語言主體對文化差異的感悟。禮帽的招呼禮節上,美國人可以抱,英國人則不喜歡碰觸,實際中更要因人而異。
3. 基于文化教學優化商務英語教學的若干建議
以下列出了一些商務英語教學和文化教學結合的積極策略,這些策略力求著眼于商務英語教學的特性的同時,兼顧對文化教學挑戰性的克服。
3.1師資隊伍
我國高校的商務英語專業很多都是由校原有英語專業分割出來的,沒有成熟的體系。商務英語老師很多缺乏足夠的商務實踐經驗和文化交流。在‘紙上談兵’的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只能‘照葫蘆畫瓢’地學習只存在于實踐中的商務和文化,學習的效果自然差強人意。應鼓勵具有實踐經驗、多年在業務一線從事實務型工作的人才,全職、兼職地加入商務英語教師隊伍,用實際經歷來講解專業詞句。
3.2課程設置
現代語言學的研究成果表明, 要學好一門外語, 一定得經歷從語言能力的成熟, 到社交語用能力的成熟, 最終達到文化能力的成熟這一過程。[6] 商務英語課程應分級、分階設置,先開設一些普通英語課程,如聽力、閱讀、翻譯等,再增設一些實務課程,如外貿進出口實務、商務英語洽談、外經貿函電、以及文化課程,便利學生接收全面的信息,勝任未來的工作。
3.3教材選用
我國的商務英語教材缺乏系統性、實用性、和統一性。市場上的商務教材分為兩類:一類為國外權威人士撰寫的英文原版書籍,這類書缺權威中文版,學生自學困難,教師無教學參考資料,削減了其傳送的信息量; 另一類,則為是國內學者編寫的中英文教材,滯后且缺乏權威性。商務英語教學人員應該停止撰寫低水平教材,多去研讀和翻譯國內外的經典商務教材,增加文化系列的商務英語教材編寫。
3.4教學方式
現有商務英語教學手段十分落后,割裂了教學和實踐的關系。應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任務的不同,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合作教學法、培訓教學法。并應充分利用先進的多媒體和互聯網技術,如:用多媒體引入真實的案例、用網絡通訊技術實現國內外院校師生的合作和交流。
3.5能力培養
商務英語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擁有過硬商務英語專業知識,還應培養其掌握商務交際的策略。要培養學生對商務英語的語言習慣、思維方式、溝通技巧、文化差異等,都有敏銳的觀察和理解能力,讓學生在離開課堂,脫離書本的情況下,仍能成功應對實際商務問題。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商務英語學會2010年度商務英語研究立項課題《商務英語實踐能力培養中跨文化交際教學的應用研究》,課題編號為2010Y005
參考文獻:
[1]葉蔚萍.論商務英語教學中社會文化能力的培養[J] .莆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
[2]Hutchinson, T.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3]胡英坤.孫寧.宮桓剛.新編國際商務英語閱讀教程[M]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0.
[4]Ellis, M. John, C.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3-14.
[5]胡文仲.文化差異種種(英語教育自選集)[M].上海: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210.
[6]余玲.閱讀中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J].文教資料, 2006( 12):135- 137.
作者簡介:齊欣(1978-),講師,從事公共外語教學及英語語言文學研究。
郭紅(1965-),教授,從事外國文學理論與方法論,及外援教學研究。
(作者單位:哈爾濱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