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隨著我國科技的進步,計算機的應用已經滲透在人們生活、工作的環境之中,每個領域都被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學校的管理之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在信息時代的今天,應用計算機網絡,優化學校管理的重要性已被越來越多的學校管理者所認識,那么,怎樣使計算機技術在學校的教育教學的管理中得到合理的應用,是目前首要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闡述了關于現代計算機技術來實現辦公自動化、科學規范的管理,進行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 計算機 學校管理 應用
1. 在學校管理中使用計算機技術的作用:
1.1應用計算機網絡進行管理,提高了學校管理水平。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包括設施設備管理、教師管理、教學管理、后勤管理等。如對教師的管理。在網絡環境下評價教師,發揮了信息技術交互性強,信息傳遞快的功能優勢,每天教師一坐到辦公室就會打開計算機,查看自己的評價情況,以便修正自己的言行,多快好省地提高了評價管理的效率,增強了公正性、開放性、激勵性,調動了積極性和工作的主動性、創新性,為教師施展才華搭建舞臺,為發展智能構建平臺。通過網絡讓每個教師都了解自己工作“德、能、勤、績”的情況,為教師年度考核的評優工作提供了依據,避免了過去評價教師工作暗箱操作的現象。
1.2學校利用網絡環境進行目標管理,第一、從教育思想高度看,計算機進入學校管理領域和教學領域,是教育發展的大趨勢,計算機引入行政管理、教學管理、學生評價管理、后勤管理,形成集中領導,分權管理,目標調控,全員參與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第二、從信息傳遞角度看,通過計算機進行管理,大大地擴大了信息源,擴大了信息變換的儲存形式,擴大了信息傳遞的通道,使各處室執行學校任務的信息增快,反饋及時,這樣管理,宏觀控制,有條不紊,辦事效率高,解決問題快。
2. 計算機技術的合理應用:
2.1應用于學校的資料管理:
計算機本身的功能就可以使學校的資料能夠及時的儲存、查詢、方便與提取,這樣就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時間,學校所有的教師及校長在整理大量的書面材料時,就可以進行用統一的頁面、字體進行打印,既整潔有規范,然后呢計算機技術還為管理方面提夠了方便的手段,例如,為學生的學籍左海鷗檔案表,這樣就減少了檢索的復雜,另外在查詢學生的情況時提供了快捷的方面之門,以此來減少了很多的盲目性、復雜性。其次,還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將教材的主要內容、知識要求、重點、訓練方法等摘錄出來,將每冊都制成一張表格,使其成為一份微縮教材,以便于統攬全貌,最終可以提高教學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據、科學性、系統性。
2.2應用計算機技術建立了多媒體輔助教學資源庫。
利用計算機技術建立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資源庫可以滿足形式、內容、學科教學上的很多要求,這樣就可以適合各個學科課堂的需要,為教師提供很廣泛的課件資料,另外,計算機網絡輔助教學資料庫的推廣應用無疑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傳統的計算機輔助教育畢竟是遵循了行為主義的 理論 模式,注重于 學習 指導,解決教學重難點練習等,其基本特點是以教師為中心呈現教學 內容 ,學生被動或機械練習,個性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不夠理想,而網絡多媒體環境教學,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建構學習,是基于多媒體技術的網絡技術下的新的學習理論,這種理論是將學生看成是知識學習的主動建構者,外界信息環境經過教師的組織、引導,學生主動建構,轉變成為自身的知識,也是發揮教學活動中教師、學生、媒體、教學內容四要素中教師學生這兩個決定性的作用,形成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和結構,共同作用于教學過程,產生協調作用。這種開放性、創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和固疾。
2.3計算機技術應用于教師日常辦公
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備課、在進行設計習題的時候很方便、快捷、排版自由、字體靈活、傳遞迅速、圖文并茂、再重復利用、一勞永逸等顯著特點,另外留在利用相關的一些辦公軟件還可以對學生的作業、考試成績進行批閱和評估,這樣的方式簡單易行,最主要的是和我國的考試制度相結合、接軌、全面的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減輕工作負擔、經過長時間的利用計算機的技術進行辦公、處理書面工作,就可以提升整個的教學水平。
2.4計算機技術應用于校園網絡的建設
2.4.1在教學工作管理上實現資源共享:打開Windows資源管理器,在欲共享的磁盤或文件夾上按鼠標右鍵,點快捷菜單上的“共享”,在“屬性”對話框中選中“共享為”選項,并鍵入其共享名。共享設置完成后,通過“網上鄰居”,即可瀏覽網絡中的所有計算機以及它們共享的磁盤或文件夾,這樣就會激起教師來自己制作課件的興趣,之后將制作好的課件靠在硬盤上,再把制作好的課件放在任何一個電腦上都可以實現資源共享,總之,校園網絡的建成就可以使教師省卻了教師手寫、打印或交軟盤的程序,更省卻了文件太大,一張盤考不下的煩惱,使辦公教學的效率得到提高。
2.4.2促進了課堂教學的改革的步伐
通過教師利用計算機技術制作的課件進行輔助教學,里面的畫面及音效不但能夠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觀察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想象力、創造力,讓有很多在課本上枯燥難以理解的問題通過畫面處理最終得到理解和記憶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記憶能力,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能力,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發散了學生的思維,主要的是不但可以節省教學的時間,使學生又從組的時間來理解、笑話在課堂上所學的內容,還可以更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
結束語:
總之,計算機技術在學校的管理中應用,不但提高了教學質量、管理水平、辦公水平,也就是說,在學校利用計算機技術管理是很重要的,在21世紀信息時代的今天,充分的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管理,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培養更多的人才,做好努力。
參考文獻:
[1] 劉玉英 《關于運用計算機技術促進學校教育信息化的研究》 中國基礎教育網 2001年11月.
[2]陳永明 《美日兩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革新比較》 外國中小學教育1998.6:1-6[11].
[3]黃瑋 《開放式校園網絡文化的構建開放式校園網絡文化的構建》 中國基礎教育網 2002年1月.
(作者單位:吉林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