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主要根據作者多年從事廣播新聞工作的實際經驗體會,重點探討了有關新聞寫作過程如何寫好導語,以及辦好廣播談話節目所應具備的一些基本要求。
【關鍵詞】 新聞導語 新聞寫作 廣播談話節目
1.新聞人歷來都重視導語寫作。新聞導語就是新聞的開頭,是新聞特有的一個概念,是“消息”這種新聞文體區別于其它文體的一個重要特征。導語是消息的開頭,一般由最新鮮、主要的事實或精辟的議論組成。一條新聞,記者想表達什么,往往通過導語來“定調”,常用的導語有三大類型:①敘述型導語:用敘述的方法,開門見山地寫出最重要、最新鮮、最生動的事實作導語。這是最常用的一種寫法。②描寫型導語:就是對新聞里有某一意義的特殊的場面作簡潔而有特點的描寫。③議論型導語:引用新聞中主要人物的尖銳而有新意的語言,或者提出大家所關心的問題,引起人們的關注和沉思。
在寫導語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1要有新聞事實。新聞事實是構成新聞的根本要素,導語的事實要新鮮而又富有意義。
1.2要抓住事件的核心,突出新聞本身所具有的特點。導語有確定全篇報道的主題,確定寫作范圍的作用,應在導語中首先交代所要報道的新聞事實或有價值的東西,以引起聽眾的關注。如:毛主席的《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的導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1000余華里的戰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域。”這個導語寥寥數語,就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事件及作者本人的萬丈豪情,概括的不模糊,簡略而包含深意。
1.3要簡明扼要。在語言的運用上應盡量做到通俗易懂,規范使用口語。注意盡量多用短語,多用簡單的句式,多用主動的語態,少用或不用長句,復合句,被動語態和書面語言。
1.4吸引和誘導受眾聽看新聞的其余部分。導語是新聞的開頭,是一篇報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提煉主題以吸引受眾聽完全文的頭一句話或第一段話。必須把導語構思得對所要表達的稿件主題具有強烈的沖擊力,才能吸引聽眾的注意力。
1.5寫導語最為重要的一點,導語要寫得短些,再短些。能用20個字表達清楚,就決不要用21個字。能用一段表述,就絕不用兩段。力求全面準確地把握新聞事實中的“黃金點”,將最有價值的東西立于篇首,以期達到先聲奪人的效果。
2. 談話節目是眾多廣播節目中受聽眾喜愛的一種節目形式,但各家電臺的談話節目,在各有所長的同時,應具備以下基本要求:
2.1把握節目的選題。
談話節目的選題——話題,是整個談話節目成功與否的基石,不可掉以輕心,因此,在選題上要做到以下幾點:
2.1.1要有社會價值。新聞事物話題的社會價值,在節目中往往表現為某種傾向,某種精辟而深邃的見解,并通過在談話節目中的議論、評述的形式予以揭示,表達這一新聞事物的社會價值,以正確引導社會輿論,達到好的新聞傳播效果。但在眾多的廣播談話節目中,能夠深入挖掘新聞社會價值的精品并不多見,很多節目僅僅是就事論事,沒有把新聞事物蘊含的社會價值充分地揭示出來,沒有在談話過程中表明所評述的事件對于聽眾來說究竟意味著什么,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影響,因而使人無法了解新聞事物的本質與真諦。
2.1.2要具有共鳴性。在一次新聞課上,老師曾講過這樣一句非常深刻的話:現在辦節目的思路應從過去的“請聽眾注意”改變為“請注意聽眾”,你在選擇話題時,一定要揣摩聽眾在關心什么,他身邊在發生著哪些事情;什么事情對他們最重要。一般來說,聽眾總是關心和自己有關聯的事物,越是同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信息,越能夠引起關注。因此,好的選題要找準社會意義與廣大聽眾利益的關聯點,如果不善于發現新聞事件與廣大聽眾利益的關聯之處,僅從領導層面、工作角度來進行報道(談話),就不能真正贏得聽眾歡迎。
2.1.3關注社會熱點。社會熱點是公眾對某些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集中、突出的議論和反映。任何歷史階段都不可避免存在著社會熱點,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社會熱點。社會熱點是新聞媒體應該重視的領域,也為談話節目選題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但是熱點問題跟其它事物一樣,也是矛盾的綜合反映,因此我們在選擇熱點問題作為談話節目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正確引導輿論。
2.2談話節目主持人的素質要求。
2.2.1學會傾聽。一個好的談話節目主持人,不僅僅要會談,而更重要的是要會聽。主持人傾聽要做到:a.不隨意打斷。打斷嘉賓談話會讓人感到很不禮貌,并且造成語意不完整;b.不無理插話;c.不要聽不及義。聽不及義就是沒有聽懂對方話語的意思或言外之意,就自顧自答,顯示出回答的話語不合邏輯;d.要給嘉賓自己正在傾聽的信號。例如“對”,“是嗎”,“喔”等等,傳達出理解、接收的信息;e.一邊聽一邊思考,并會繼續追問。因此,要做一個好的談話節目主持人,首先要做一個合格的聽眾,要學會傾聽。
2.2.2主持人要有個性 。如今的主持人,可以說是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一個尊重人的個性的時代。要想節目脫穎而出,奪人耳目,就必須把自已的個性體現在節目里,或者睿智沉穩、或者機敏應變、或者娓娓道來、或者幽默風趣,凡是有鮮明個性的主持談話,都會使談話節目好聽,也會增強節目對聽眾的影響。但強調個性并不是提倡主持人出言隨意、口無遮攔,置節目的政策性和原則性于不顧,把自己主持的節目當作是表現個人的舞臺。在張揚個性的同時,還要將個性與理性相結合—一“理性思考是主持之根”。
2.2.3主持人要有情感投入。沒有感情的、冷冰冰的節目是不會有聽眾的。談話節目主持人在主持節目、講述一件事或者講述一個人,其實都是在用聲音傳情。如果主持人在所做的節目中缺乏情感的投入,那么這個節目也就不會讓聽眾動情。主持人必須將自己放在節目當中,進入角色,甚至可以通過想像描述一幅場景,達到以情動人的效果。
2.2.4注意節目節奏。節目內容決定節目的節奏。比如談話節目,它的節奏就要隨談話內容的變化而變化。社會熱門話題與家長里短的話題就要用截然不同的節奏來駕馭。對于廣播節目而言,節奏是美,節奏是節目運行的規律,更是每一個廣播人應當不斷探討和領悟的道行。
2.3談話節目的風格。
節目的風格是經過長期探索而形成的,是這個節目給予聽眾的印象。作為談話節目大致上具有三種風格:第一,重要性。所選話題必須是與百姓利益密切相關的,是黨和政府的重要政策和法規,能滿足聽眾關心和了解國家、省市政府大事的需要。第二,貼近性。聽眾用一定的時間收聽廣播節目,這個節目必須與他們的生活、工作貼近,這樣節目才會有吸引力,才能引起百姓的關注。第三,關懷性。不同的節目有不同的風格,或輕松、或親切、或活潑。談話節目比之其它廣播節目,不是“我說你聽”模式,而是一種雙向交流的傳遞模式,談話節目主持人的語言表達應當適合作為服務者、傾聽者、交流者的需要。為達到與聽眾平等交流的目的,必須使語言、語調貼近生活,顯示出對人的關懷。
2.4節目的音響補充。
廣播節目沒有畫面,所有一切都是用語言來表達、說明,如能有適當的音響補充,節目也就更能表達出主持人的意圖。因此主持人與嘉賓在對話交流過程中,穿插相關的音響,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總之,談話節目是眾多廣播節目中受聽眾喜愛的一種節目形式,通過分析談話題目的選擇,節目對主持人的要求、節目的風格以及節目主持之外的因素,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一個好的廣播談話節目,要選擇好的話題,通過主持人的表達,建立公眾交流信息的平臺,實現對輿論的正確引導。
參考文獻:
[1]中國播音主持網.
[2]《傳播學總論》(作者:胡正榮)(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年4月出版.
(作者單位:吉林市經濟廣播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