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緬甸地處東南亞,位于中南半島的西部,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接壤,東北與中國為鄰,東南與老撾、泰國交界,西南瀕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作為中國西南方向的重要鄰國,中緬天然的地緣關系為中緬間的經濟聯系提供了便利。在1988年以前,中緬之間的經濟聯系并不成規模,對雙方的意義也很有限。伴隨著西方對緬制裁的開始和緬甸推行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中緬之間的經濟聯系明顯增多。日益密切的中緬經濟關系存在著幾個特點。
1. 雙邊貿易增長飛快,但貿易不平衡狀況突出。
從中國商務部亞洲司網站的數據可以看出,1988年中緬雙邊貿易額僅有2.7億美元,但到1995年,雙邊貿易額為7.67億美元,創歷史最高記錄。2010年時這一數據已刷新為44.4億美元,而2011年中緬貿易額則飛增至6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6.3%。由此可見,這二十多年間,中緬之間的經貿往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忠實反映出了日益密切的中緬經濟關系中的一個層面。盡管中緬之間經貿往來發展良好,但貿易不平衡的狀況也凸顯了出來。從表中可以看出,2006年之前,中國處于逆差地位,但貿易差額并不大。而從2006年開始,緬甸則一直處于逆差地位,2011時雙方貿易差額已達31.43億美元,并且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2. 中國對緬投資勢頭迅猛,投資領域集中。
緬甸在吸引外資方面起步很晚,直到1988年頒布《緬甸聯邦外國投資法》后,外國投資才開始成規模地進入緬甸。近幾年中國對緬投資的腳步不斷加快,其迅猛勢頭可從緬甸投資委的統計數據中窺見一斑。為方便比較,把統計數據列成表1。從表中可以發現,2006年至2010年間,中國對緬投資總額增長迅速,排名不斷靠前,占外國投資總額的百分比也在不斷加大。中國對緬甸的投資也受到了緬方的歡迎,在2011年10月22日廣西南博會期間舉辦的緬甸投資研討會上,緬官方表示緬甸正值改革時期,呼吁中國企業抓住機遇,加大對緬投資,放心投資。通過投資這種形式,中緬兩國不僅互贏互惠,而且使兩國的地緣經濟關系更加密切。中國對緬投資的另一個顯著特征是投資領域集中于能源領域。以2010年8月之前的中國對緬投資狀況為例,中國對緬投資涉及8個領域69個項目,投資總額為123.24億美元,其中電力53.11億美元,石油天然氣49.54億美元,礦業18.77億美元,分別占投資總額的43%、40%、和15%。緬甸工商會聯合會官員也表示,中國對緬甸的新投資主要集中在水力發電、天然氣、基礎設施等領域。
滇緬貿易較為突出。由于云南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滇緬貿易在中緬經濟聯系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多年來,緬甸都是云南省最重要的經貿合作國家,貿易量也一直處于云南省進出口的首位。以2005至2009年為例,依據云南省商務廳的數據整理出表2,從表中可以發現,滇緬貿易在這五年間穩步增長,且占據著云南進出口總額的很大一部分,同時,滇緬貿易在整個中緬貿易中占據著一半左右的份額,是中緬貿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便利的地緣條件為滇緬貿易提供了先天基礎,而滇緬貿易關系的互補性遠大于其競爭性,則為雙方貿易合作的順利發展提供了后天保障。隨著交通網絡的成熟、基礎設施的發展和區域合作的加強,滇緬貿易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