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煤炭、鋼鐵等相關行業面臨著市場萎縮、銷路堵塞、需求減少的新危機,這些危機必然給我們的經濟生活、社會生活乃至家庭生活帶來各種影響,但它同時也是青年人在逆境中成長的一次難得歷史機遇。對于青年人來說,化“危”為“機”,就是要把危機當作經受考驗、鍛煉成長的機遇,用青年人積極陽光的心態對待危機,爭取早日用青年人的智慧、創造、進取和奉獻擊退“寒流”,迎來煤炭企業發展的“早春二月”。
1. 煤炭企業青年應對危機心態分析
一是焦慮心態。危機的到來,在青工心里掀起了巨瀾,一時沒有了方向。企業的出路在哪里?員工出路在哪里?未來在哪里?一些人把周圍的變化同自己的得失聯系在一起,焦慮不安。
二是失落心態。在這場全球性的風暴中,一些青工在心理上失去了原來的穩態,覺得在急劇變革的時代將會喪失原有的某些優勢和能力,從而產生可能落伍的心理,心存失落。
三是擔憂心態。擔心企業在這個非常時期,在用人、提職、利益分配上分親疏遠近,或者使自己飯碗保不了,或者與別人收入距離拉大,讓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四是自卑心態。在這場不期而至的金融危機中,有些企業減員增效,機構和人員變更。因此,擔心在優化勞動組合中被淘汰,下崗受白眼和非議。
五是懷舊心態。面對金融危機,有的企業實行了“強化培訓,競爭上崗,優勝劣汰”的經營發展策略,多數青工昔日那種“輕松感、安全感、保險感”被“緊迫感、危機感、風險感”所取代,因而形成留戀舊習慣、舊體制的心態。
六是漠然心態。一些青工認為,在金融危機下,企業如何走下一步那是企業高層決策者的事情,與自己無關,對企業發展前途漠不關心。
2.面對危機,青年人應努力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2.1面對危機,青年人要堅定信心。危機,有“危”也有“機”,我們要在企業的正確領導下,一方面積極主動應對,努力化解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另一方面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步伐,力爭在逆境中實現新的跨越。廣大團員青年應堅定信念,堅定信心,相信我們的企業會在激烈競爭的磨礪中更加身強體壯;相信我們的企業會在經濟危機的洗禮中一定能夠提高抗風險的能力和長遠發展的后勁;相信我們的企業會在市場經濟的潮起潮落中厚積薄發,揚帆遠航。
2.2面對危機,青年人要做在實處。在危機的挑戰中,最大的挑戰就是挑戰自我。做好自己的事情,這是應對危機最好的方式。面對挑戰,廣大團員青年的首要任務就是立足崗位,加倍努力,在服務企業安全生產、控虧增盈等中心工作中做出實績。我們既要盡職盡責把好自己的安全關,又要提醒他人杜絕不安全行為,特別要加大青年安全監督力度,確保生產的安全穩定局面;要充分發揮青年的主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努力提高生產效率;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堅決打贏生存保衛戰,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優質服務思想意識,繼續深化修舊利廢、回收復用工作,大力開展節能降耗、挖潛增效活動,開展青工技術攻關,大膽創新,為企業降本增效做出積極貢獻。
2.3面面對危機,青年人要發展自我。知識和技能是青年的安身立命之本,是恒久的人生財富,不斷積累知識、增長技能才是我們廣大團員青年發展自我的長遠之策。廣大團員青年要加強學習,多讀書,讀好書,武裝頭腦,提高自身素質;要勤于實踐,打基礎,長技能,練就一技之長;要胸懷寬廣、志存高遠,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既要堅持人生的遠大理想,更要立足實際,腳踏實地,從本職崗位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2.4面對危機,青年人要做出表率。青年的意義不僅在于未來,還在于能夠引領健康向上的時代新風。在當前形勢下,廣大團員青年尤其要弘揚奉獻精神、互助精神、友愛精神,做和諧企業建設的踐行者、推進者;要樹立大局意識,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以雷厲風行、敢于負責的作風,帶頭執行分公司出臺的若干管理規定,落實各項應急舉措;要引領健康向上之風,比學習,比工作,杜絕各種浪費,把生產成本降至最低。“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民族的希望在于青年,企業的未來在于青年。
3. 面對危機,企業應建立的有效保障措施
3.1加強形勢、政策宣傳和思想教育,積極應對危機時期產生的不良心態。
首先要通過學習正確地分析趨勢,牢固樹立當前經濟形勢和政策宣傳的重要性,并結合青工的特點,教育和幫助青工轉換觀念、調整思維方式、認清自身在崗位上應該具備的素質和條件,幫助他們設計出自己競爭上崗的奮斗空間,增強戰勝金融危機的信心,清醒、客觀、積極地直面改革,使之具備一種主動進行自我調整的穩定向上的心態。青工思想政治工作要有的放矢,把握新的歷史條件下做好青年工作的規律,尊重青年的思想和性格特征,尊重個性的健康發揮,廣泛開展適合青年特點的活動,增強青工的創新意識。
3.2加強培訓,提高青工的競爭能力和生存能力,樹立戰勝危機的信心
在危機來臨之際,加強青工教育培訓,全面提高青工素質,增強青工的競爭能力和生存能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個企業如果硬件基礎設施上去了,軟件基礎———職工素質跟不上,就會影響到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經濟效益。可以根據企業實際,通過崗位技能、職業道德規范、企業制度與企業文化以及職業規劃等方面的培訓,使員工適應企業危機時期生存環境的變化、適應企業角色的轉變、適應人的全面發展,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最終實現。在教育培訓的同時,要給青年職工多一點磨練:在實踐中磨練,在實踐中汲取營養,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艱苦環境中磨練,從而增強競爭能力和生存能力。
3.3嚴格規范操作程序,實行“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增強青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說服力。面對危機時期企業內部的人事調整,如果職工“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企業青工自身的積極性自然受到影響。在危機時期,企業改制過程中出現的生產不穩、隊伍不穩都與操作過程不規范、不公平有關。可見,規范操作程序,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競爭原則,對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說服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該進一步以崗位為基點,引導青年崗位成長、崗位建功,真正把崗位貢獻與效益直接掛鉤,在人才的管理上進一步拓寬用人的視野和渠道,逐步形成求才、選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的工作機制,讓青工在現實工作和生活中看到自己的發展空間,以此來激發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
3.4加大感情投入,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是青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在企業里,做青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應加大感情投入。其一,做青工的貼心人。對待“另類”青工,要善于從他們復雜的心理和言行中發現積極因素,看到他們的“閃光點”,并給予承認和尊重。其二,在企業面對金融危機的關鍵時刻,真正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在穩定隊伍、梳理情緒方面做工作,要時刻不忘給青工注入“清醒劑”,要讓他們充分認識到以后“一崗多責,一責多能”必定要取代多層次、多環節的人浮于事的臃腫狀況。其三,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光要會唱“紅臉”,也要會唱“白臉”,因事而異、因人而異地做工作,將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和制度考核的剛性相結合。事實證明,“剛柔相濟”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5搞好與企業青工溝通交流一是加強教育,提高整體素質,努力培養“四有”青工隊伍。要幫助青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抵制消極因素如個人主義、事樂主義、拜金主義的影響;堅持對青工進行改革教育,引導青工正確對待企業改革帶來的利弊,自覺理解、支持、參與企業改革;堅持對青工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和樹立愛崗敬業精神。同時要引導廣大青工學習科學文化和專業知識,提高青工業務技術素質。二是保障權益,發揮自身優勢,促進企業文化建設。要把加強青工思想教育與維護青工物質利益、保障青工的民主權利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和發揮青年職工在國企改革和發展中的生力軍作用。企業文化建設,應著眼于提高青工的整體文化素質,著眼于促進企業的生產發展,著眼于形成現代企業精神,著眼于豐富青工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活動方式上,力求做到大型綜合性活動與小型分散性活動并舉,從而進一步促進企業文化建設。
(作者單位:山西焦煤霍州煤電集團干河煤礦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