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丙二酸二乙酯為原料,在乙醇鈉條件下與氯乙酸乙酯反應生成乙烷-1,2,2-三羧酸乙酯,再用硼氫化鈉還原得2-羥基-1,4-丁二醇,在對甲苯磺酸的催化下脫水環合成3-羥甲基四氫呋喃,再與對甲苯磺酰氯、三乙胺反應生成3-四氫呋喃甲基對甲苯磺酸酯;甲醛水溶液、甲基硝基胍、甲胺水溶液在乙醇中反應生成1,5-二甲基-2-硝基亞胺六氫-1,3,5-三嗪;3-四氫呋喃甲基對甲苯磺酸酯與1,5-二甲基-2-硝基亞胺六氫-1,3,5-三嗪反應生成呋蟲胺。
關鍵詞:呋蟲胺 路線 煙堿 新工藝 收率
中圖分類號:S4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9(a)-0005-02
1 概述
呋蟲胺(dinotefuran)是日本三井東壓化學株式會社開發,并在2002年上市的新型煙堿類殺蟲劑。是唯一不含氯原子和芳環的新型煙堿,其特征取代基為(四氫-3-呋喃)-甲基。被稱為第三代煙堿類殺蟲劑[1]。
呋蟲胺的化學名稱為(R/S)-1-甲基-2-硝基-3-(四氫-3-呋喃甲基)胍。CAS號為165252-70-0。分子式為C7H14N4O,分子量為202.21。純品為白色結晶,熔點107.5℃,蒸氣壓小于1.7×10-6pa(30℃),密度1.33(25℃)。溶解度為水中40g/L,難溶于環己烷,二甲苯等有機溶劑。結構式如圖1。
相對其他農藥,呋蟲胺對哺乳動物安全,無致畸性、致癌性和致突變性。對水生動物、鳥類和蜜蜂安全。對半翅目、鱗翅目、雙翅目、甲蟲目和總翅目的害蟲高效。其殺蟲譜廣泛。對水稻害蟲褐飛虱、白背飛虱、灰飛虱、黑尾葉蟬、稻蛛椽蝽象、二小星蝽象、稻綠蝽象、紅須盲蝽、稻負混蟲、稻筒水螟,蔬菜水果害蟲蚜蟲類、粉虱類、蚧類、矢尖盾蚧、朱綠蝽、桃小食心蟲、桔潛蛾、茶細蛾、黃條跳甲、豆潛蠅高效。對水稻害蟲二化螟、稻蝗類和蔬菜水果害蟲角臘蚧、小菜蛾、二黑條葉甲、茶黃薊馬、煙薊馬、黃薊馬、柑橘黃薊馬、大豆莢癭蚊、番茄潛葉蠅有效。其作用機理主要是作用于昆蟲的神經傳遞系統,使害蟲引起麻痹而殺蟲[2]。
現有的呋蟲胺的合成主要以3-四氫呋喃甲醇或者3-四氫呋喃甲胺為原料,進行合成。主要的合成路線有如下:3-四氫呋喃甲基三氟甲基磺酸酯法、3-四氫呋喃甲基對甲苯磺酸酯法、S-甲基-N-硝基-N’-甲基異硫脲法,總收率36.4%、S-甲基-N-硝基-N’-鄰苯二甲酰異硫脲法,總產量51.6%、O-甲基-N-硝基異脲法,總產率77.4%。
綜合復雜程度和原料的易得程度考慮,該文選擇3-四氫呋喃甲基對甲苯磺酸酯法。以此方法為基礎,研究了新的生產工藝,即以丙二酸二乙酯為原料,在乙醇鈉條件下與氯乙酸乙酯反應生成乙烷-1,2,2-三羧酸乙酯,再用硼氫化鈉還原得2-羥基-1,4-丁二醇,在對甲苯磺酸的催化下脫水環合成3-羥甲基四氫呋喃,再與對甲苯磺酰氯、三乙胺反應生成3-四氫呋喃甲基對甲苯磺酸酯;甲醛水溶液、甲基硝基胍、甲胺水溶液在乙醇中反應生成1,5-二甲基-2-硝基亞胺六氫-1,3,5-三嗪;3-四氫呋喃甲基對甲苯磺酸酯與1,5-二甲基-2-硝基亞胺六氫-1,3,5-三嗪反應生成呋蟲胺。具體的步驟為(圖2)
2 實驗部分
2.1 呋蟲胺合成的中間體3-四氫呋喃甲醇的合成(圖3)
2.2 乙烷-1,2,2-三羧酸乙酯的合成(圖4)
量取300ml的無水乙醇加入三口瓶中,加入磁子,并在三口瓶處加入球形冷凝管和恒壓滴液漏斗,通冷凝水。攪拌中緩慢加入12g的金屬鈉。待金屬鈉完全溶解后,油浴升溫至回流,分別滴加87g的丙二酸二乙酯和59g的氯乙酸乙酯。待滴加完畢后,加入少量的KI,繼續回流12h。回流結束后,冷卻反應;抽濾白色固體氯化鈉;加入80ml蒸餾水,旋蒸除去乙醇,加入40ml×2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加入25ml的蒸餾水洗滌有機相,MgSO4干燥,過濾,減壓蒸餾,前餾分在38℃~42℃;第二餾分在108℃~112℃;加熱至172℃,收集產物,餾程為120℃~142℃。得到產品53g左右,無色透明液體,51ml,收率為45%。
實驗現象:
2.2.1 無水乙醇中加入金屬鈉,反應激烈,15min后完全溶解;
2.2.2 升溫至90℃的時候,溶液開始回流;
2.2.3 滴入丙二酸二乙酯和氯乙酸乙酯后,溶液中有大量的白色固體出現,為NaCl;
2.3 2-羥基-1,4-丁二醇的合成(圖5)
量取乙烷-1,1,2-三羧酸乙酯51ml和25g的硼氫化鈉溶于380ml的叔丁醇溶液中,加熱至回流;緩慢加入30ml的甲醇,加完后繼續回流4h。反應結束后,冷卻至室溫,加入濃HCl(6M),調至pH為中性,有大量白色的固體出現,抽濾。300ml乙醇洗滌固體,無水硫酸鎂干燥,過濾,旋蒸濃縮,得到淡黃色油狀物17g。
實驗現象:
2.3.1 回流的溫度為90℃;
2.3.2 加入甲醇后,溶液呈現淡黃色;反應2h后,溶液呈現淡黃色;
2.3.3 加入濃鹽酸后,有大量白色固體出現;
2.4 3-羥甲基四氫呋喃的合成(圖6)
將12g的2-羥甲基-1,4-丁二醇和50ml的甲苯溶液置于反應瓶中,磁力攪拌,加入0.1g對甲苯磺酸作催化劑,進行回流,回流溫度在110℃左右。回流反應16h。旋蒸除去甲苯,殘物用乙醚萃取,無水硫酸鎂干燥。除去乙醚,然后減壓蒸餾得到產品3g,無色透明的溶液,收率為29%。
2.5 3-甲烷磺酸氧甲基四氫呋喃的合成(圖7)
稱取3g 3-四氫呋喃甲醇、對甲苯磺酰氯48g、三乙胺26g和甲苯75ml,置于反應瓶中,磁力攪拌,進行回流。回流反應需進行10h。待反應冷卻后,加入100ml的水洗滌,分層后繼續用50x2ml水洗滌。有機層用無水硫酸鎂干燥,減壓蒸去甲苯,后減壓得到產品5.1g,褐色液體,收率為69%。
2.6 1,5-二甲基-2-硝基亞胺六氫-1,3,5-三嗪的合成(圖8)
將48.7g 37%甲醛水溶液在冰冷下慢慢地滴入18g的甲基硝基胍、37.2g 30%甲胺水溶液和15ml乙醇中。在50°C下攪拌了6h。冷至0°C,有大量固體,過濾,烘干,得到產品10g,白色固體,收率為38%。
2.7 1-甲基-2-硝基-3-(四氫-3-呋喃甲基)胍(呋蟲胺)的合成(圖9)
稱取化合物1,5-二甲基-2-硝基亞胺六氫-1,3,5-三嗪2.6g,置于三口反應瓶中,加入30ml的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劑,磁力攪拌,溶解。然后加入1.1g甲醇鈉室溫攪拌2h。加入化合物3-四氫呋喃甲基對甲苯磺酸酯5.2g,在溫度50℃下攪拌6h。冷卻至室溫,加入濃鹽酸50ml(濃度為2N),繼續在50℃水解反應3h。將反應液冷卻,加入少量碳酸鈉中和,旋轉蒸發濃縮,殘留物用二氯甲烷萃取,硫酸鎂干燥,濃縮后冷卻得到白色的固體1.4g。收率為46.2%。
3 結語
本合成路線以廉價的丙二酸二乙酯和氯乙酸乙酯為起始原料,通過六步化學反應合成新型農藥呋蟲胺。其中各種試劑藥品廉價易得。合成步驟簡單易行。但是由于合成路線步驟較長,所以總收率較低。
參考文獻
[1]趙聰,楊文革,胡永紅,等.呋蟲胺及其中間體的合成方法[J].現代農藥,2009,
[2]張亦冰.新內吸殺蟲劑——呋蟲胺[J].世界農藥,2003.
[3]劉安昌,張良,譚珍友,等.新型煙堿類殺蟲劑呋蟲胺的合成研究[J].世界農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