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闡述如何組織《物理化學》課程的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和實際應用能力。
關鍵詞:物理化學 教學方法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9(a)-0172-01
物理化學是我院食品工程、生物工程、化學化工及應用化學專業的基礎課,對這些專業的學生進一步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今后從事專業的基礎。在新的形勢下如何搞好物理化學教學工作,是一直思考和探索的問題。筆者結合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1 精心組織內容,科學處理教材
物理化學課程的特點是概念多、公式多,其理論本身抽象枯燥,學習起來不容易理解,更難以掌握。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首先要備好課,除了認真研究教學大綱、吃透教材外,課前對教學的全過程進行精心的全面設計。出發點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指導學生研究問題。同時對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做出具體安排,根據專業的特點,哪些內容課堂講授,哪些內容課后自學,哪些內容是重點和難點,如何引出,如何突出;那些內容應采用掛圖和模型;如何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提出哪些問題,如何進行討論,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等等,在開學的第一次上課全面介紹物理化學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學習方法和教學安排,以后在每次上課時都告訴學生本次課的教學目標。然后圍繞該目標進行復習提問、新課講授、鞏固反饋、歸納小結、布置作業等環節的教學,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能提前作好預習、帶著問題學、帶著腦子學,這樣在課堂學習中容易抓住重點和難點,并用獲取的知識及時分析實際問題,從而得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其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思考問題的習慣。
2 擴大內涵外延。激發學習興趣
心理學家認為,學習的目的就是掌握科學理念的過程,而掌握要領應以確切的、豐富的磁性材料為基礎,進行積極的思維。因此要提高物理化學的教學效果必須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使學生愛學,然后才能會學好,學得好。在開課前,為學生全面本課程的特點以及本課程在專業中的地位,物理化學與其他學科間的聯系,強調物理化學的實踐性和實用范圍,要求他們有較強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激發他們的專業情感;在課堂教學過程,努力創設問題情景,提高他們的學習熱請,引導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科學觀和科學方法,明確概念、定理和原理的內涵及外延、適用條件等。在講課時結合專業特點適當加人與學生所學專業有關的內容,使學生覺得物理化學對他們所學專業大有用途,不學好物理化學專業課也不可能學好,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物理化學的熱情和自覺性。如給食科專業學生上課,講到復雜反應這一章節時,特別強調了油脂催化加氫后改變了油脂品質與風味,從而提高和改善食品的品質和風味。講到表面與膠體時,強調食品添加劑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劑,食品添加劑對食品的品質、風味的影響,以及食品添加劑的發展趨勢。給生物、發酵專業學生上課,講到催化反應時,強調了酶催化反應的特點以及反應條件如溫度、酸度、抑制劑等對酶催化反應的影響,讓學生明白專業課中所講的許多方法其理論基礎就在物理化學當中。為了使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結合化學熱力學與化學動力學的基本原理,就化工生產中的某些實際過程,討論其反應條件的控制。讓學生在聯想和討論中增長知識,培養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提高奠定基礎。
3 教為主導,學為主體
從理論上講,教學方法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特殊的傳授知識的方式方法,但是從實踐過程來看,人們往往采用比較多的又最習慣的方法就是課堂灌輸法。這種方法對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只有這種方法,課堂教學就顯得非常單調,學生也會感到枯燥乏味。這就是為什么有的教師課堂教學花了大量工夫,一節課從頭講到尾,而學生對其教學評價并不高的原因之一。\"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基本含義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其目的是充分發揮教師\"教\"的積極性和學生\"學\"的主動性。用教師的\"導\"來幫助學生\"學\",促進學生能力的不斷發展,而這正是教學方法改革的出發點。要真正引導學生學習,教師必須致力于教學方法的改革與研究。因此,高校應該采取有效措施鼓勵教師大力開展教學方法的探討和研究,鼓勵教師在教學方式和方法上的多樣化。特別是本科的教學,其教學方法更應該具有多樣性,既要有注入式,又要有討論式;既要有提問式,又要有答辯式;既要有課堂講授法,又要有自學指導法;更要注意各種方法的綜合運用。課堂教學既要注意嚴肅性,也要注重趣味性、靈活性。教師在課堂上要起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不僅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最重要的是同學生一起探討掌握知識的方式方法,學會學習,給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以重要影響。筆者曾就《大分子溶液》一章采取學生自學方法,然后開展課堂討論,讓學生走上講臺,逐個闡明問題。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推動知識、能力、素質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