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之初,怒江從原始社會末期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實現了社會形態的歷史性跨越。這是一次政治意義上的跨越,是怒江的“第一次跨越”。由于,怒江州地處中國西南邊陲,是全國惟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同時也是全國30個民族自治州中,少數民族比例最高和獨有民族最多的自治州。特殊的州情造成她社會發育程度不高、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形成了邊疆、山區、民族、宗教、貧困等一系列特殊的發展問題,與祖國內地、尤其是與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相比,怒江至今還是全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此情此景之下,以黨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為引領,以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導,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支持云南橋頭堡建設的寶貴機遇,為確保怒江在全國全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不落伍,怒江各族在全國兄弟民族共同發展中不掉隊,實現怒江各民族群眾與全國全省人民共同團結奮斗、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發展目標。中共怒江州委、州政府以更寬的視野、更大的氣魄、更新的理念描繪出一幅幅怒江“二次跨越”發展的宏偉藍圖,關鍵放在“跨越”,重點放在“加快”,首要任務放在“奮力趕超、爭創一流”為行動綱領。她不甘落后、不再沉靜,吹響了“跨越”發展的前奏!
如今,在黨的十八大即將召開之際,在怒江“二次跨越”發展的五年之際,展現出的一幅幅畫卷可謂是異彩紛呈。
一、交通發展足開放
交通是國民經濟、地區經濟和世界經濟的重要內容,交通是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是經濟發展的命脈。怒江,江邊有路,路窄,最窄處只容單邊通行;怒江,路邊有山,山險,最險處懸崖峭壁。怒江,是沿江而建的怒江:有天無路,有水無財,有腳無路;如今的怒江正在改變過去無高速公路、無機場、無鐵路的局面,使之成為歷史。
看那莽莽高黎貢山,名不在三山之列,不在五岳之中。然而,在世界各國動植物學家的眼里,它是一座“十里不同天,萬物在一山”的圣山,是匯聚著地球物種的“世界動植物寶庫”。那里居住著古老封閉的民族--獨龍族。由于獨龍江特殊的地理位置及險峻的交通,阻隔與外界的交流,制約了經濟的發展。
如今,獨龍江公路、滇藏新通道(躍進橋至吉瓦圖)建設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中,道路土建完成56.6公里路基轉序工作,級配碎石層鋪筑42公里,水泥穩定碎石層鋪筑38公里,瀝青面層鋪筑19.4公里;隧道土建累計掘進1842米;六庫怒江二橋交通環線工程,三個合同段分別完成了0號墩澆筑,主塔完成32米;完成1號橋、2號橋的下部結構施工;完成3號橋下部結構施工;德貢公路(貢山段),滇藏新通道(六丙一期)正在如期進行中。怒江民用機場項目、瀘騰二級公路,六蘭二級公路、躍片二級公路、躍進橋至丙中洛段、金六高速公路等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
處處呈現出一片轟轟烈烈的景象,這對于生活在沿江或是隱藏在大山背后無數山民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這為山民們帶來極大方便之時承載了他們對幸福的無限期盼;為外界無數人所向往、依賴的福地也帶來無限的期望??焖侔l展的交通設施建設,使怒江更加歡快!這改變了閉塞的怒江,使她從落后走向進步,從封閉走向開放,從開放走向飛躍!
二、能源開懷顯寶藏
以科學的態度,開拓的思想、可持續發展的思路、處理好生態保護與加快發展之間的矛盾,科學地開發和利用怒江得天獨厚的水資源、電資源、礦資源,在怒江“二次跨越”發展的宏圖中,展現出一幅幅無盡的畫面。享有“云南有色金屬之鄉” “滇西北高原明珠”“有色金屬王國的王冠”盛名之“蘭坪”,以科學、務實,開放、創新的思想建設“綠色鋅都”,同時也在發展銅業、銀業,不斷做大礦業。當前,蘭坪縣的銀礦儲量在全國居第五位,礦業年產量達15萬噸、產值15億,為怒江“二次跨越”發展添姿增彩。
黃登水電站前期籌建,1#導流洞開挖完成90%,2#導流洞I層開挖支護完成80%,預計完成投資4.08億元。大華橋水電站前期籌建,大久跨江大橋1#橋墩完成樁基、承臺施工,2#橋墩完成樁基、承臺施工便道完成200m,預計完成投資0.72億元。怒江干流開發,積極爭取批準怒江干流規劃;怒江州府所地的瀘水正在進行“一庫四級”的水電開發,充分利用大自然賜予的厚禮作為發展的資本;電網工程項目,在建110kV千伏亞谷—瀘水線路工程、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無電地區電力建設工程,預計完成投資0.79億元。兩江支流中小水電開發,在建自基河電站、木加甲河一級站、施底河一級電站、堵洛一級電站14座,2012年全州在建新開工電站共22座,裝機規模45萬千瓦,預計完成投資1.69億元。將資源優勢逐步轉化為經濟優勢。處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三、產業更新、社會進步服民生
調整產業結構,合理優化配置,著力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發展民生,推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獨龍江鄉整鄉推進獨龍族整族幫扶“六大工程”全面實施。片馬口岸首次納入到國務院《關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中進行國家層面的規劃建設,同時被列為全省五個對外開放邊境經濟合作區之一。
逐步建立起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相結合的路子。目前,已實施推廣大棚蔬菜種植,并積極發展養殖業,不斷擴大經濟植物的種植面積,改善人們的生活,提高人們的收入。
堅持教育在各項工作之中的重要地位,把建設“教育強州,質量強教”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支撐,從源頭上轉變人們的思想,充分利用“農村書屋、廣播電視、農村群眾文藝匯演、科技進村入戶”等載體,不斷提升人民素質,為怒江跨越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著力推進布拉底水庫、板瓦水庫、其科當水庫;福貢縣垃圾處理場、貢山縣垃圾處理場、貢山縣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等項目的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起動怒江流域生態及瀾滄江沿岸水土流失治理的前期規劃工作。六庫新城區建設,在建市政基礎、辦公、商住等40多個項目有序推進,預計完成投資2.51億元。黃木水庫,完成進口洞土石方開挖、進口洞噴護,預計完成投資100萬元。瓦姑水庫,導流隧洞已竣工,大壩及附屬工程施工方已進駐現場開工建設。怒江州工業園區建設也在穩步推進;蘭坪園區開展了蘭坪工業園區金頂片區的征地、拆遷、安置工作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啟動怒江流域生態及瀾滄江沿岸水土流失治理的前期規劃工作。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呈現出邊疆安寧、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的祥和的氛圍。
四、旅游發展盡顯民俗風情與自然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得怒江的景致集險、奇、秀、雄于一體,競相嫓美,爭奇斗艷。怒江的獨龍族、傈僳族、怒族、普米族等民族的風情風俗別具特色;怒江是塊難得的旅游、考古和科學考查的圣地,是世界獨一無偶的高山峽谷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為一體的生態文化園,是人間尚存不多的一片凈土、凈水、凈山。境內有國家級高黎貢山北端自然保護區和國家級怒江自然保護區,擁有峽谷奇觀“石月亮”、怒江第一灣、獨龍江秘境、人神共居的丙中洛、蘭坪羅鍋箐丹霞地貌等自然景觀。
立足民族文化“多元化、獨特性、神秘性”的特色資源,福貢努力打造“傈僳之概,祈福圣地……石月亮故鄉”旅游品牌。蘭坪推出“三江之門”旅游文化品牌,民族文化影響力顯著提升。以一種更加大方熱情,更加開放的心態來迎接和容納四方來客。經濟、政治、文化、宗教各種文明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交匯,到此旅游就能讓心靈自由散步,讓心靈自由呼吸,讓心靈自由戀愛。怒江“二次跨越”發展開起了讓外界了解怒江、認識怒江,從此怒江不再沉睡。
在怒江“二次跨越”發展戰略的引領下,人心進取、人心思變,展示“高原的情懷、大山的品質”; 昨天他們依靠自主創業建設了自己的家園,今天,他們依靠創業來推動爭先進位跨越發展,明天,創業精神仍然是引領他們走向輝煌的未來!
昔日的怒江換新顏,奔流的怒江在歡笑,發展的怒江在飛躍!
責任編輯:董 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