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從五個方面淺談在中考開卷形式下的初中思想品德的創新教育:(1)樹立創新觀念。(2)制定與中考開卷形勢相適應的教學目標。(3)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創新意識。(4)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5)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營造創造性教學氛圍。
關鍵詞 創新能力 積極性 創新氛圍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1 要樹立創新觀念
創新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是發展個性和創造性潛力的教育。創新教育的關鍵是教師。教師要以改革課堂教學為突破口,要把以講解教材、傳授知識為主的封閉式教學轉變為增長經驗、發展創新能力為主的開放式教學,把傳統的“你講我聽”的課堂教學改革為生動活潑、主動探索、民主協商的課堂教學。
教師要想改變傳統的課堂教育模式,必須要樹立與知識經濟相適應的課堂教育創新理念。首先,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師在課堂上要打破應試教育的束縛,把集中力量用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上來。其次,要樹立“民主平等、亦師亦友”的師生觀。教師是學習的參與者、合作者和引導者,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可以有助于形成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大教育家陶行知早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就說過:“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爆F在的中學生知識面廣,信息量大 ,自主意識強,思維日益成熟,若再把他們看成小孩子,隨意支配,不僅不能激發學生興趣,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在課堂上,教師要把每一個學生看成是平等的個體,他們都有向別人展示自己的愿望,也有被別人肯定的愿望。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上給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創造的機會,對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要給予鼓勵和表揚,這樣學生在愉快中接受教育,有利于啟迪他們的創新思維。
2 制定與開卷考試形式相適應的教學目標
我們省的中考模式是開卷形式。開卷考試的特點是:題目在書外,答案在書上,回答問題的答案不唯一。這就更要求我們學生有創造性思維能力。教師要根據這一要求,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目標。
思想政治課的創新能力要求學生面對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思想。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改變過去那種只固定在條條框框上的那種模式,要注意設計問題的新穎性,多樣性。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要了解當前國內外重大事件和當今社會上的有影響的大事,然后再用書本上的知識去解釋。把這些問題帶到課堂上,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真正地做到學以致用,也與中考開卷形式相適應。
3 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創新意識
現在很多的學生在學習上被動的,他們不愿意思考,更不愿意去提出疑問,覺得學習是在完成必須也是不樂意的任務。而很多調查表明,初中思想政治課在中學生中又是最不受歡迎的一門課。即使他們在課下饒有興趣地大談奧巴馬、利比亞戰爭等等,但是一到政治課上,他們百無聊賴、毫無興趣可言。由此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重要。
初中思想品德課是一門理論和實際聯系非常緊密的一門學科。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個重要的方法是讓他們感到學得有意義,學得有實用價值。教師可以讓他們在課下進行社會調查,用書上的知識去解釋調查的結果。比如,我在講解九年級關于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時,讓他們先去調查我們周邊的環境。學生把他們的調查拿到課堂上討論時發現,我們周邊的環境很不容樂觀。然后教師再引導:正是這樣我們國家提出了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并且告訴學生要想有一美麗的環境,必須從自己做起。教師也可以利用社會的熱點問題,讓學生理解書本上的知識。比如,在講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時,用多媒體展示“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交會的場面,讓學生的內心受到了震撼,也讓他們明白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意義和作用。這樣的教學教師不感到累,學生也學得很輕松、很愉快,并且能提高社會實踐能力,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 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現代的教學設計中不但要體現教學目標,還要體現過程和方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體現“怎樣教和怎樣學”就顯得非常重要。在這一環節的設計中,最能體現創新教育的就是創設教學問題情境,即要提供給學生創新的條件、機遇和氛圍。
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一定要慎重。在課堂上啟迪學生思維導向最主要靠提問來調控。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就要考慮到這些問題對學生是否具有制約作用,是否能活躍學生的思維。問題的提出在語句結構上對學生的回答方式不應有嚴格限制,不要形成像“是”或“不是”的標準化格式。例如,在學習九年級思想品德課《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特殊保護》時,預先設計這樣一串問題:“我們每個人,一出生就是消費者,為了生活,就需要消費。試問:今天或昨天,同學們買了什么?”片刻,有幾位同學舉手回答了問題。這時,將寫有“消費者”的字條粘在了“消費者權益”的下方。“誰向消費者提供商品和服務?”在同學們積極回答問題時,黑板的右側又粘上了“在買東西時,消費者都享有哪些權利呢?”請同學們分組討論。討論一開始,課堂氣氛活躍而熱烈,學生們有的翻書、有的思考、有的記錄著什么。幾分鐘的討論結束后,十幾位同學大大方方地概述了自己或家人在購物時權利未被保護的具體事例。我則因勢利導,根據同學們講述的事例作引導式的補充,在黑板上貼出了與之相對應的消費者享有的自主選擇權、知情權、公平交易權等權利。隨后又問:“在權利受到損害時,該怎么辦?”一位同學站起來說:“找消協!”我馬上反問:“班里有誰向消協投訴過?”沒有一位同學舉手。就此向同學們介紹“消協”的由來、作用、投訴程序等內容;接著又告訴大家,如果投訴不成功,還可以尋求法律援助。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和討論,同學們在輕松愉快中掌握了知識,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他們學習政治的熱情。
創設教學情境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活躍學生的思維,這樣有利于開拓學生的學習思路,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5 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營造創造性教學氛圍
現代思想品德課教學如果還運用過去那種只靠教師一個人在課堂上講,學生在課下聽的教學模式,顯然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了。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影視、歌曲、廣播等多種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氣氛,在課堂上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運用這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擴大課堂的容量,開闊學生的視野,能活躍學生的思維,從而有效地營造創造性教學氛圍。
總之,初中思想品德課既要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心要求,又要和當前中考開卷形式相適應。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優化教學方法,要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創新這棵樹思想品德課堂上茁壯成長,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