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中專語文不同于中學語文,其學習質量評價標準、原則、方式方法也應該有其獨特性。我們要在對中專學生語文學習質量評價準確定位的基礎上,明確中專學生語文學習質量評價的功能,正確把握中專學生語文學習質量評價的原則與方法,構建中專學生語文學習質量評價目標體系。構建科學有效的語文學習質量評價標準對提升中專語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中專學生 語文學習質量 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中專學生語文學習質量評價研究在我國還屬于起步階段,現行的評價體系幾乎都是搬用中學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存在很多缺陷,如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重“紙上”輕“行動”,重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輕評價的導向和激勵功能等。這種學生學習質量評價,人為地造成了少數成功者和多數失敗者,嚴重制約了素質教育的推進,影響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更很難適應中專教育實際。
我們知道,與中學教育相比,中專教育注重的是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與指導——即傳授職業知識、培養職業技能、進行職業指導,而不是書本知識的傳授與灌輸。因此,我們應該致力于研究出符合中專語文學習的語文學習質量評價標準。
1 中專學生語文學習質量評價的定位
中專學生語文學習質量評價是指對中專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學習方式方法、學習過程及結果等學習行為的一種綜合性的動態的診斷和評估。這種綜合性診斷和評估,可以是針對中專學生整個中專階段語文知識水平、語文能力等狀況的發展層次進行總結性測查,但更多的是針對學生某一學期或學年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文水平、語文素養及語文學習態度、方式、方法等狀況的發展變化情況進行階段性測查。
2 中專學生語文學習質量評價的功能
(1)檢測功能。中專學生語文學習質量評價能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優劣、效果的好壞,也能查驗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強弱、素質的高低。
(2)反饋功能。一方面教師能從語文學習質量評價的結果分析中得到反饋信息,知道教學的成功經驗和癥結所在,幫助自己及時調整教學思路,改進教學工作,達成教學目標;另一方面,中專學生語文學習質量評價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實際的語文水平和語文能力,發現自己的優勢與不足。
(3)導向功能。中專學生語文學習質量評價的內容與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教學理念,對教師在教學中把握教育發展方向,順應職業教育改革趨勢能起到較強的指示作用。
3 中專學生語文學習質量評價的原則
語文學習質量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更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多種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中專學生語文學習質量評價應堅持以下原則:
(1)發展性原則。中專學生語文學習質量評價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只有兩個字——發展,促進學生、教師、課程的發展。立足發展,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就會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立足發展,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就會始終著眼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和語文能力的全面訓練,注重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立足發展,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就會始終講究民主、尊重學生,把合作學習真正落到實處;立足發展,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就會始終注重發掘課程資源,促進教學大面積豐收。
(2)筆試與面試相結合的原則。重筆試輕面試,這是語文學習質量評價的一貫做法。但是,筆試不能檢驗出學生的全部語文能力,特別是對應試能力較差的中專學生,他們的語文能力更多的是在試卷之外,所以我們必須筆試和面試并重,筆試側重于讀、寫,面試側重于聽、說及其它語文交往能力的評價。
(3)分項測試與綜合測試相結合的原則。綜合性是語文固有的基本特性之一。 在測試語文基礎知識的“語言積累”和測試語文基本能力的“語言運用”中,我們既要實施分項測試,又要實施綜合檢查,將字、詞、句、篇的基礎知識滲透于聽、說、讀、寫語文能力的測試中。
(4)課內考試與課外考查相結合的原則。對于中專語文教學來說,大部分考試應在課內進行,以保證評價不會因為學習地點的變化而出現偏差。但某些考查可在課外實施,通過實踐、活動等形式進行,寓考查于活動之中,從而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評價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5)教師評定與學生自評相結合的原則。單憑教師個人評定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偏頗。因此,可以采用學生個人自評、同桌互評、小組評議等學生自評的方式,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動學生的力量對學生進行評價。
4 中專學生語文學習質量評價的方法
只有恰到好處的評價方法, 才能有效地進行語文學習質量評價。單純的書面測驗和考試已經不能適應中專學生語文學習質量評價的發展需要,運用多種方法對中專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進行評價勢在必行。在實踐中,中專學生語文學習質量評價應以真實的日常教學為基礎,圍繞考試內容和考試方法兩方面進行改革。取消期中考試、淡化期末考試。采取書本、課內、課外相結合,側重能力與素質的考察,注重選擇現實生活材料。考試方式采用動口、動手和動筆相結合,增加口語表達、書寫能力、動手實踐操作,開放式習作、閱讀能力等方面內容,這樣既考查了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能力,減輕了學生過重負擔,又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5 中專學生語文學習質量評價標準體系
我們擬構建的中專學生語文學習質量評價標準體系,主要由評價內容、評價方式及權重三部分組成,其中評價方式主要有考試、考查和考核三種方式。而評價內容是整個評價體系的重點,我們擬從一、二、三級指標角度加以綜合考查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平時表現及期末測試成績;其中,我們主要從學生作業完成的數和量、語文學習能力、語文學習態度和方式三方面來考查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平時表現。而期末測試則主要由語文基礎知識、語言積累、語言運用三個部分組成。語文基礎知識是從語文的知識內容層面上來考慮的,包括語音知識、語法知識、文學知識、文章知識等幾方面的內容;語言積累和語言運用則是從對語言的掌握和使用的角度分來劃分的,語言積累分為數量積累、質量提升、語感發展,側重于字、詞、句、篇的語文基礎知識的累積,主要測查識字、寫字、背誦等方面的內容;語言運用包括運用方式、運用策略、運用技能幾方面的內容,側重于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主要測查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兩方面的內容。最終,我們將按照“平時表現得分40%+期末測試成績60%=學期總評”的公式計算出某學生本學期的語文成績。具體情況見表1:
中專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的評價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應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思想,對評價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進行實驗,逐步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使之為全面培養中專學生的語文能力、全面提高中專學生的語文素養、全面提升中專語文教學質量服務。
參考文獻
[1] 范曉玲.教學評價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 唐曉杰.課堂教學與學習成效評價.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