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要避免這類指控,或者要在對做空機構的對決中勝出,最最重要的,還是公司要有正確合理的經營理念,不做假賬,不投機取巧,建立一個完善的財務報告系統。
做空機構的接連來襲,讓中國海外上市公司連連受挫。實際上,公司沒必要害怕這些機構,應對此類攻擊也有方法可循。另一方面也要明白,做公司不可投機取巧,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近幾年來,中國海外上市公司接二連三成為做空機構“獵殺”的目標,像渾水公司這樣的做空機構,對若干中國海外上市公司的業績發布質疑攻擊報告,其“戰果”頗為驚人。成立不足兩年的渾水公司,對中國概念股的研究開始于2010年的東方紙業,其后接連對大連綠諾、中國高速頻道等發起過獵殺。截止目前渾水公司“攻擊”過包括分眾傳媒在內的7家中國概念股,4家遭退市或暫停交易。而香櫞研究成立已經十幾年,它從2006年起就關注中國公司,截至去年,5年間它“獵殺”的18家中國海外上市公司中,有15家股價跌幅超過66%,其中有7家已經退市。2011年,香櫞研究在中國最成功的一擊是做空東南融通。
香櫞研究跟渾水公司并不是特例。在美國,類似的做空機構,包括一些律師公司已經成為整個資本市場監督體系的一部分。只要去國外上市,除了要遵循官方的政策之外,還意味著會置身于諸多做空機構、法律公司審視的眼光之下。絕大部分的此類機構,所針對的目標,也并非只有中國公司。這些做空機構質疑與指控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做空盈利。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要了解這個游戲的構成,做好減少被攻擊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準備,萬一公司不幸面臨質疑與指控,要怎么辦。
普華永道中國審計合伙人張勤女士建議:“公司在披露財務狀況的時候要披露得完整、準確、清晰,為什么比行業好很多,原因是什么。”比如渾水公司在做空大連綠諾時,指責綠諾公司偽造虛假合同,在其披露的9家客戶中,包括寶鋼、萊鋼、重鋼、粵裕豐鋼鐵等5家公司否認向綠諾購買產品。香櫞研究在與奇虎360的爭斗中認為,2010年第三季度奇虎稱其網頁游戲收入為970萬美元,付費游戲用戶數為87000,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即使是像網易、暢游、盛大這樣的游戲公司,也不可能完成每個付費用戶平均每月貢獻收入53美元的指標。(奇虎對此已反駁,與MMORPG游戲相比,網頁游戲游戲周期更短,人均收益更高,奇虎360網頁游戲每月人均收益保持在380元人民幣左右。)可以看出,類似的指控多是緣自做空機構對于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合理性分析。
如果去分析那些被做空機構攻擊成功的公司,會發現其中大部分是反向收購(又被稱買殼上市,指購買一家處于休眠狀態的美國殼公司資源,將自家公司資產注入實現上市)的公司。張勤表示,以前通過反向收購上市,跟正常上市的流程相比,所需要的各種審查都比較簡單,而公司所用的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往往也不是一流的。通過這種方式上市的公司,通常是先上市到OTC(美國場外柜臺交易系統),這個市場是相對小規模的市場,規范要求也相對比較低。
不過,由于反向收購的問題頻出,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2011年下半年的時候已經修改了相關規定,收緊反向收購公司上市標準的規定。按照新的上市標準,任何通過反向收購成為上市公司的,在納斯達克、紐約泛歐交易所和紐約交易所掛牌交易之前,必須滿足更嚴格的要求。
公司要避免這類指控,或者要在對做空機構的對決中勝出,最最重要的,還是公司要有正確合理的經營理念,不做假賬,不投機取巧,建立一個完善的財務報告系統。而公司對于要披露的信息,有一個必要的控制,使得披露是正確的、完整的、合理的。就像曾成功反擊渾水公司的展訊通信CEO李力游說的那樣,“展訊公司的內部控制體系及管理框架均是按照美國法律所要求的模式構建,不存在虛假的問題,我們的賬目都是透明的。公司處在健康的發展軌道,不怕任何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