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節約、綠色、低碳是人們崇尚的生活方式。
6月10日的北京晴空萬里,烈日炎炎。天氣雖熱,但前來參觀“2012中國北京國際節能環保展覽會”的觀眾卻更熱情高漲。觀眾中有這樣一批人,統一騎乘自行車到達北京展覽館,這是來自國管局公共機構節能司的工作人員,他們用這種方式號召大家積極參與綠色出行,讓綠色出行由一種意識逐漸成為行為與習慣。
這次展覽會是自2005年以來北京發改委舉辦的第七屆國家級專業展覽會。如今,“節能展”已成為宣傳節能環保政策、培育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展示推廣節能環保新技術新產品的重要窗口和平臺。此次展覽會的五大特點是: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成重點;展示先進、急需的節能環保技術新特點;引領低碳家庭新亮點;關注城市節水新焦點;聚焦清潔空氣新熱點。
置身于這個空前的盛會中,你會被一股股的熱流推著前行……一撥撥身背相機的記者穿梭于采訪直播和各種主論壇分論壇之中;一群群觀眾扎堆在“低碳之家”和節能產品周圍反復咨詢;一串串個人碳排放數據讓觀眾驚奇的瞳孔一次次放大。這里的每個角落都在踐行著低碳的理念,傳達著節能的信息……
論壇案例實處著手
論壇從來就是各種展覽會的重點戲,這次展覽會的論壇更是緊緊圍繞“綠色產業,創新發展——綠色,讓城市更宜居”展開。本屆展覽會論壇徹底摒棄那種不切合實際的夸夸其談,而是從小處著眼,每個問題都有實打實的案例,并對案例做具體分析。
最具說服力的是在“低碳生態城市建設國際論壇”上,住建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主任楊榕對廈門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意見。他說:“廈門屬于夏熱冬暖地區,建筑節能應該遵循‘被動優先、主動優化 ’的原則,規劃設計時應首先考慮被動技術。采光、通風、遮陽等都屬于被動技術,而空調、照明等屬于主動技術。也就是說,主動技術依賴得越多,建筑能耗就越大,使用成本也就越高。”
在“城市設計與發展國際論壇”上,上海市建筑設計院副總建筑師錢平對地下車庫燈光也提出了綠色建筑的巧思和創意。“以往地下停車庫是24小時亮燈,大面積的地下車庫燈光耗費了不少電能。后來我們試用一種叫做‘光通管’的燈光設備,它的頂部在地面,白天只需要簡單折射地上陽光到地下車庫,就能夠取代人工光源,而且不用進行轉換就能直接使用。”
而2012中國綠色低碳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則由兩場分論壇舉辦,分論壇主題分別是低碳建筑建材科技創新發展及工業、交通及新能源科技創新發展。論壇上,各行業專家學者對低碳建筑技術、熱力節能、綠色建筑規劃、低碳經濟理念、交通節能動力技術等進行了深入探討;對綠色建筑的發展與展望、“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現狀和趨勢等進行了分析解讀。
20余場專業論壇、技術推介和新聞發布活動吹響了節能環保的集結號,而記者如趕場子般奔波在各種會議的之中,將專家、學者、企業家的聲音傳向大眾。
“綠色生活” 親密接觸
“低碳之家”是人氣最高的展區。這是一個互動體驗展區,集中展示綠色家裝、家庭智能化管理體系和家庭綜合節能技術等,為百姓提供實用型的低碳之家解決方案。同時,在現場設立互動咨詢和講座培訓區,將節能環保新技術直接地分享于市民。
綠色陽臺是一面面立體蔬菜墻,墻上栽種著西紅柿、韭菜、生菜等。“無土栽培的蔬菜只需20天左右,就可以摘下來食用。” 工作人員介紹說。
許多人是專門奔著“低碳之家”的無土栽培來的。“我家的兩個陽臺閑置很久了,這種無土栽培的蔬菜瓜果,新鮮又沒有污染 。以前在電視上見過,特想嘗試一下,如果能像《養生堂》節目那樣,開設科普講堂,講解具體的操作程序,那就更好了。”一位先生說。
位于低碳之家展區入門處的“智能客廳”里,小小的智能插座展臺被圍得水泄不通。一個10多厘米長,后接三孔插頭線的白色長板,看上去和普通的電源接線板沒什么差別。工作人員講,“這里面的門道可比普通的電源接線板大多啦!用這種插座,您可以完全切斷電器的電源,作用等于拔掉插頭,做到完全的節電。”
水是生命之源,如何節約用水?有什么節水法寶?是觀眾最想知道的。
“家里的噴頭用時間久了,里面就會有水垢堵塞,總要換噴頭,這種問題能解決嗎?”一位女士問道。
工作人員展示了一個淋浴花灑。擰開水龍頭的開關,花灑里隨即噴出了霧狀的水柱。關上開關,花灑不再出水,卻見一股水流自花灑尾部的小孔里流了出來。工作人員說:“我們在花灑的尾部安裝了‘文氏孔’,關閉水流后,花灑里殘留的水會通過這個小孔排出去,這樣就不會在噴頭里形成水垢。 這個噴頭上還安裝了增壓閥,這樣噴頭在出水的同時還夾雜了30%的空氣,在節水的同時也讓感官上更加舒服。”
省電的接線板、節水的淋浴花灑讓觀眾直觀感受到了節能環保確實走進了他們的日常生活。
體驗個人碳排放量
今年節能環保展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一進入展廳首先就是政府展區,碩大的電子球形LED屏甚是打眼,滾動播放有關節能環保的知識,另有互動查詢屏與電子球相連,人們可以通過觸碰查詢屏查詢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還可以在查詢屏上寫字,幾秒鐘后,你的字跡就在電子球上顯示出來。
針對今年大熱的PM2.5問題,此次展會特設了清潔空氣技術專區,宣傳并展示與大氣污染治理相關的技術產品。
工作人員對燃料電池、VOC回收濃縮及裝置、清潔汽油、汽車催化轉化器、抑塵劑等技術做著祥細的講解,觀眾通過與專業人員的深入交流,了解到了什么是PM2.5?如何治理?清潔空氣技術為觀眾揭開了PM2.5的神秘面紗。
可計算出自己一年的碳消耗量的最新節能環保科技成果——碳排放計算器,讓參觀者紛紛與“綠色生活”來了一次親密接觸。
碳排放計算器包含了衣、食、住、行、用五個方面。比如“衣”一欄,可填入年購入衣服數量,填入一年使用的洗衣粉的公斤數;“行”則包括飛機、火車、輪船、低油耗轎車、中油耗轎車、高油耗轎車的公里數,地鐵、公交車乘坐的站數等。所有的內容選完后,會列出一個人或一個家庭一年的碳排放量明細,餅狀圖會清晰地展示生活中哪一方面的碳排放量最大,并可將一個人的碳排放和中國人均、全球人均作對比,并給出建議。經過計算,碳排放開車是乘地鐵139倍。如果要消除掉一年的碳足跡則需要植樹20棵,也可以捐款586.24元人民幣用于碳匯造林。
當測試者看到自己一年的碳排放量時,都表示要少開車,多坐公交車。此時,節約、綠色、低碳的理念已被人們所接受:節能環保,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