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臺又開始熱播臺灣偶像劇了,女主角林依晨從純純的校園女生一下子成了30歲的職場女強人。在接近劇終的一場戲里,面對是去新加坡發展還是留在臺北與男友結婚,女主角無奈糾結地對朋友說道:“女人到了30歲,要么選擇事業,要么就要選擇家庭,總之是要做出選擇的。”
30歲是很多女性都不想面對的數字,30歲對女性來說意味著很多,因為它不僅代表著年齡的增長,容顏的變化,還預示著女性扮演的角色不斷轉變,從女孩到女人,從女人到母親,從下屬到上司等等。其實,從大學畢業到30歲,留給女性在職場發展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六七年。所以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門檻。
忽然想到,如果我三十歲了,還能做什么?要么進入管理層,要么就自立門戶,很難想自己到了三十多歲老女人的那一天,還跟一幫剛畢業的年輕人競爭。
有一句話說得好,女人到了30歲,千萬別說有老公。如果要做全職太太,除了嫁王老五,其他的還是免談。
事實上,成功者畢竟很少,機遇和能力總是有分別的,只要竭盡所能,展示優秀的一面,做得有聲有色,自己滿意,就可以。
女人的三十歲,成熟韻味剛剛萌動,在我看來,這正是女人最好和最美的時候,理解以下這些關鍵字,職場對于30歲的女人來說便可駕馭得如魚得水:從不幼稚,也永不變老。
年齡:女孩子一過二十五歲就開始隱瞞自己的年齡,其實大可不必。現在青年期都延遲到四十五歲了,三十歲又算得了什么呢?
缺陷:也許你個子矮,也許你長得不好看,也許你的嗓音像唐老鴨……那么你的優勢就是你不會被自己表面淺薄的亮點所耽擱,少花一些時間,少走一些彎路,直接發現你內在的優勢,直接挖掘自己深層的潛能。
漂泊:漂泊不是一種不幸,而是一種資格。趁著沒有家室拖累,趁著身體健康,此時不漂何時漂?當然,漂泊的不一定是身體,也許只是幻想和夢境。新世紀的時尚領袖是漂一代,渴望漂泊的人唯一不漂的是那顆心。
薪水:只是給人打工,薪水再高也高不到哪兒去。所以在三十歲之前,機會遠比金錢重要,事業遠比金錢重要,將來遠比金錢重要。對大多數人來說,三十歲之前干事業的首要目標絕不是掙錢,而是掙未來。
存款:這倒不一定是因為我們錢少,年輕人現在誰都知道錢是有生命的。機會這么多,條件這么好,可以拿錢去按揭,做今天的事,花明天的錢;也可以拿錢去投資,拿錢去“充電”。錢只有在它流通的過程中才是錢,否則只是一沓世界上質量最好的廢紙。
房子:除非你買房子是為了升值,要么就是你結婚了。我有個同學,家在外地,大學畢業之后,單位沒有宿舍,家里就給他買了一套房子。他曾經有過去北京工作的機會,但是他覺得剛買了房子就離開這座城市說不過去,就放棄了。到現在他工作穩定,但一事無成。唯一的成就就是結婚了,并且有了孩子,因為他覺得不該讓這房子永遠空著,所以房子變成了家。房子是都市生活的寓言,這個寓言不應該過早地和我們相關。
失戀:不是不在乎,是在乎不起。三十歲前最怕失去的不是已經擁有的東西,而是夢想。愛情假如只是一個過程,那么正是這個年齡應當經歷的,假如要承擔結果,三十歲以后,可能會更有能力,更有資格。其實,三十歲之前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稍縱即逝,過久地沉溺在已經干枯的愛河河床中,與這個年齡的生命節奏不合。
離婚:不是不在乎,是一切還來得及。一位三十八歲的女友與老公結婚十五年,冷戰十三年,終于分手。她說:“假如說后來不愿意離婚是為了孩子,那他第一次提出離婚我沒有同意,現在想來真不知道為什么。假如那個時候早分手,我的生活絕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現在再重新開始,總覺得一切都晚了。”
失敗:我的老師曾經跟我說,一個人起碼要在感情上失戀一次,在事業上失敗一次,在選擇上失誤一次,才能長大。不要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那樣的老話,失敗來得越早越好(要是三十歲、四十歲之后再經歷失敗,有些事,很可能就來不及了)。
在乎:這是一種拿不起、放不下的心態,它的反面不是放棄,而是天馬行空,自由安閑,永遠保持革命樂觀主義的精神。
女人三十歲意味著很多很多……一但以上很多女人擔心的這些事,女人大可不必太在乎。希望JM們從中有所領悟,使以后的生活更加輕松、心情更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