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歌公司一直在為這樣一件事自豪:近年來,谷歌把過時的服務器用于對處理能力需求較弱的應用,從而節省了購買9萬多臺新的服務器費用,使數據中心運營更高效、更環保。如果企業能盡量延長現有數據中心設備的使用壽命,就能從中受益。
日常保養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企業或機構完全忽視對數據中心設備的持續的日常的維護工作。比如就冷卻設備而言,Upsite Technologies公司的首席技術官Jim Fink表示,空調設備如果維護得當,能用上20年或更久,“單單安裝一套新的機房空調系統就要花5萬美元,而且整個安裝過程還會影響數據中心的正常運行。維護可以延遲這筆費用的支出,同時避免給數據中心的運行帶來影響。”
除了遵循廠商建議的維護計劃外,Jim Fink表示,要選擇適合數據中心本地特點的設備。“比如說,市面上有多種不同類型的數據中心加濕器,每一種都有不同的優勢。有的加濕器能容忍很差的水質,而有的就容忍不了。如果水質很差又選錯了加濕器,到頭來可能每過幾年就要更換設備。另外,如果購買水凈化系統可抵消維護所需的開支,則可以在數據中心里安裝該系統。”
xByte Technologies公司副總裁Ryan Brown表示,做一些像清掃灰塵這么簡單的工作也會對減少散熱量、最終防止設備出現故障大有幫助。他說:“應定期清潔系統,做這樣的維護需要系統停運時間極短,但卻能帶來重大的積極影響。臟兮兮的服務器會散發出更多的熱量,因而需要耗費更多的資源來冷卻,而且零部件也更容易出現故障。”他表示,此外,安裝BIOS和固件更新版可以使設備提升性能、減輕壓力。一般廠商會在發布BIOS和固件的原始版本12至24個月后推出更新版。
想好了再買
某些類型的設備天生就容易維護。Jim Fink舉例說,“考慮到運行方面的問題,冷卻水設備維護起來通常比較容易。冷卻水廠如果建在數據中心的外面,故障維修和設備保養就比較容易;空氣處理機可能仍需放在數據中心里面,但它們不那么復雜,維護起來不太費力。”
從長遠來看,購買能與自動化環境監測系統結合使用的設備很劃算,因為這延長了服務器及其他硬件的使用壽命,因為散發的熱量會給它們帶來不利影響。如果采用新技術,企業可以節省電力和冷卻資源,同時騰出場地,比如采用虛擬化技術就是一個例子。
Info—Tech 研究集團的分析師Darin Stahl表示,經濟衰退和虛擬化技術改變了企業看待設備的角度,設備更新周期已有所延長,企業正在竭力發揮設備的每一份功效。他表示,雖然服務器通常使用周期是5年,但現在更多的公司會延長到6年多,只有較少的公司每3年更新一次。
更新須知
舊設備總有一天要更換。Jim Fink表示,想知道何時要更換,一個辦法就是分析現金流出量趨勢,并預測未來。他說:“將現金流與新設備的資金成本做一比較,并考慮到購買新技術帶來的效率提高因素。”
Ryan Brown則表示,節省成本是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帶來的一個主要好處,因為“在購買新設備之前先升級總是更有優勢”。然而,如果新設備非買不可,他表示還要考慮到實施新系統的過程所帶來的“軟成本”,包括與新操作系統有關的開支、技術人員/實施成本,以及任何可能出現的停運時間。“如果資金是決定性因素,那么就等到升級舊設備這一做法無力支持業務發展時再購買新設備;如果性能是決定性因素,那么在廠商停止為設備提供支持后再等3個月再購買,這既能讓舊設備發揮余熱,又能避免花高價購買新的前沿技術。”
把更新的舊設備隨意送掉或棄之是許多企業常犯的一個錯誤。Ryan Brown說:“舊設備常常有某種價值,可以與把新設備賣給你的那家廠商進行交易。如果不行,那么也至少找到一家按金屬重量付錢給你的回收公司。”
如果想賣掉舊設備,那就要了解市場行情,還要知道何時賣最合算。Ryan Brown說:“按慣例,舊服務器在廠商停止支持后的3~6個月內反而會升值。賣舊設備時,要賣給囤積和銷售同類服務器的廠商,他們有活躍的最終用戶群,一般會給出較優惠的價格。”
行動方案
·購買天生容易維護的設備
·遵循廠商建議的維護計劃
·定期進行清潔
·經常進行BIOS和固件更新
·制定故障預測計劃
·設立有助于表明新的資本性支出合理的財務閾值
·密切關注市場并及時發現升級費用何時下降
鏈接
三大要點
● 培訓員工,以發現故障。Upsite Technologies的首席技術官Jim Fink建議企業對設備的操作人員進行培訓,以便在嚴重情況出現之前發現問題。比如說,有隱患的馬達或軸承出現故障之前聲音和工作溫度常常會發生變化。他說:“檢查之前故障間隔的運行時間,提前做好防范對策;預訂好零部件;制定出維護計劃。”
● 進行測試。舊設備可以重新利用起來,其眾多用途包括用于測試環境、備份以及數據中心遷移期間充當過渡設備。
● 即時部署。手頭備好可以即刻部署的額外設備,可用于非關鍵任務環境,否則購買或租賃都需要投入時間和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