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來到一所學校,發現沒有校門,沒有門衛,也沒有圍墻,你一定會發出疑問:“這是學校嗎?”
對于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的母校——哥廷根大學,先前聽聞一些傳說,很想實際去看看。前些日子,我去到德國,在那里的親身經歷,證明了之前關于這所學校的傳聞都是事實。
哥廷根大學是一所有著輝煌歷史的大學,也是一所真的沒有校門、沒有圍墻的大學。任何人都可以隨便出入,沒有人前來阻攔,也沒有人要求查看相關證件。我好奇地問校方的一位工作人員:“沒有圍墻,難道你們不擔心有閑雜人員進入嗎?”工作人員驚訝地回答說:“在我們的眼里,沒有什么人是閑雜人員。凡是來我們學校的,都是客人、朋友。哥廷根大學屬于整個文明世界,永遠向各國人民敞開。您可以隨便參觀我們的學校。如果您有興趣,還可以走進教室,坐到椅子上旁聽。”
“沒有圍墻和門衛,萬一有不法分子進來搗亂,那該怎么辦呢?”我繼續問。工作人員笑著說:“不會的,每個來這里的人都會變成君子,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一個文明的地方。哥廷根大學從建校到現在,已有將近300年的歷史,幾乎沒有發生過什么流血事件。當然,即便有壞人進入,那也不用擔心,學校有專門負責安全的校警,他們會24小時在校內值勤。有什么事情,他們會第一時間處理。正是因為沒有圍墻和校門,學生可以自由出入,他們就有很多接觸社會的機會,可以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這對他們了解社會、融入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沒有圍墻和校門,外界也可以更加直觀、深入地了解學校、監督學校,非常有利于學校的招生和教育的發展。”
哥廷根大學不光沒有圍墻,連學校圖書館也是完全對外開放的。不管你是不是本校的學生,也不管你是不是德國人,只要你來到哥廷根大學,就可以隨意地閱讀圖書館里面的書籍和報紙雜志,并且不收取一分錢費用,也不用辦理任何手續。如果你喜歡其中的某本書,只需要支付一定的紙張費,就可以復印一本帶走。
我們都知道,德國曾在二戰中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國家基礎設施破壞嚴重,并且還要支付巨額的戰爭賠款。但只用了短短幾十年時間,德國就扭轉了局面,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強國。從根本上講,是德國重視教育的結果。德國的教育經費投入居世界第一,幾乎占國家財政總支出的10%以上。為了讓盡可能多的人受到好的教育,德國幾乎所有的高校都沒有圍墻。德國沒有專門的高考,只要高中畢業就可以直接進入大學,還可以隨時更換學校和專業,這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學生都不能享有的待遇。
學校是一個傳道、授業、解疑、釋惑的地方。一所一流的高校,應該具有一顆包容之心、接納之心。也許,修一堵墻,設一扇門,只會將學校封閉起來,隔斷與外界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