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天氣變冷,空氣干燥,加上一般會緊閉門窗,室內的粉塵、塵螨、真菌等容易引起過敏的物質相對增多,孩子很容易接觸到各種過敏原,從而引發過敏。
過敏會引發多種疾病。作為父母,尤其是過敏性體質孩子的家長,應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盡量避免孩子接觸過敏源,預防過敏的發生。還需要對各種過敏性疾病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在孩子初發過敏疾病時就及時采取正確的治療措施,以免貽誤病情。
過敏引發的皮膚疾病
一、過敏性皮炎
有些兒童接觸致敏物質后,皮膚會立馬給“顏色”看,最常見的就是過敏性皮炎。
過敏性皮炎一般從兩頰、手臂等暴露的皮膚上開始發作,先是患處皮膚干燥、發紅和脫皮,再向臉部、頸部、腹部、四肢等處蔓延,嚴重時還會出現眼瞼水腫、眼結膜紅腫、流鼻涕等癥狀。由于瘙癢,孩子一般會表現得煩躁不安。
二、蕁麻疹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中醫亦稱隱疹,臨床表現為時隱時現、伴有劇烈瘙癢性的風團。一般多見于秋冬季降溫或大風的天氣,因為大風帶來的過敏原極易引發此病。同時,一些食物也會引起發病。
三、過敏性紫癜
過敏性紫癜季節性比較強,一般在季節轉換時,尤其是初冬容易發病,多發于3~10歲的兒童。一般表現為皮疹、關節腫痛和胃腸道癥狀。嚴重時會導致多種并發癥,如腦血管炎、消化道出血和腎病綜合征。
如果孩子患了各類過敏性皮膚疾病,除了藥物治療外,還要注意給孩子穿寬松、棉質、柔軟的衣服,保持室內清潔和適當的溫度、濕度,減少過度洗澡和避免使用刺激性沐浴品;同時,要避免食用會導致孩子皮膚過敏的食物,要少吃魚、蝦、牛奶等動物蛋白,多吃青菜、水果、碳水化合物類食物。喂母乳的母親要盡量避免食用會引起過敏的食物。
過敏引發的呼吸道疾病
一、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是兒童在春秋尤其是秋冬交替季節易發的疾病,有的孩子還會反復發作。
過敏性鼻炎與感冒癥狀很類似,往往容易混淆。因此,在孩子出現流鼻涕、打噴嚏等癥狀時千萬不要大意,不要“憑經驗”購買藥物服用。要及時就診,對癥治療。
過敏性鼻炎會表現為連續地打噴嚏、流鼻涕,同時會感覺鼻癢、鼻塞,有的還會伴有眼睛癢、眼睛紅腫和頭疼。一般來說,感冒一周左右就會康復。如果感冒時間超過一個星期,還是有無痰干咳、嗓子痛癢、打噴嚏、流鼻涕等癥狀,就應考慮為過敏性鼻炎。
二、過敏性咳嗽
過敏性咳嗽病因較為復雜,包括遺傳因素,如過敏體質;環境因素,如塵螨等。患兒往往同時伴有其他過敏性問題,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咽炎或過敏性皮炎等。初冬是兒童過敏性咳嗽的高發期,一般在夜晚或凌晨時發作,容易被認為是著涼引起的感冒。如果按照感冒治療,就會延誤病情。
過敏引發的兒童結膜炎
結膜炎(俗稱“紅眼病”)一般在夏天容易出現流行趨勢。但是,初冬氣溫變化大,病毒傳播機會增多,也會導致急性結膜炎的多發。
急性結膜炎發病速度快,有時幾小時到一天就會有明顯癥狀,眼睛紅腫、眼結膜充血發紅、流眼淚、怕光。孩子常因眼睛癢而揉眼睛,致使眼睛出現透明黏稠的分泌物。
過敏性結膜炎傳染性很強,家長要教育孩子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不用臟手揉眼睛。在結膜炎流行期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避免發生交叉感染。孩子一旦患了結膜炎,要在家休息,毛巾、水杯、臉盆等日常用品要分開使用和擺放,并進行全面消毒,防止傳染他人。
總的來說,對付過敏,預防是關鍵。隔離過敏原、注意飲食和起居是避免過敏疾病發生的最好手段。另外,為了做到心中有數,避免孩子反復被“過敏”所侵擾,做好 “過敏排查日記”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將孩子每日的食物、所到環境、接觸物品記錄下來,對過敏原的檢測和預防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
如果孩子已經確診為某種過敏性疾病,就應該及時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適合兒童的口服抗過敏藥來治療過敏,緩解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