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房屋拆遷是城市化過程中的熱點問題,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深入,城市改造進行的城市拆遷日益增多,由此導致的城市拆遷矛盾不斷激化,究其內在原因是未對啟動城市拆遷的前提即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進行法律上的明確界定。本文旨在通過分析我國城市房屋拆遷的現狀闡明明確界定公共利益的必要性
[關鍵詞]城市房屋拆遷 公共利益 界定 私權利
一、公共利益是明確能否強制拆遷的核心概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42條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
由此可以看出以公共利益為目的,是能否實行國家征收土地的關鍵條件。然而作為界定公共利益概念人在城市拆遷面前對拆或不拆這個重要財產權問題沒有選擇權。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為目的可以征用公民的土地。現實中被拆遷人對是否拆遷沒有選擇權,而只有獲得公平賠償的權利。而對于非公共利益的城市拆遷,因尊重被拆遷人選擇不拆的財產權。按照市場規則進行,只有在被拆遷人協商,達成轉讓協議,才可以進行拆遷工作。因此作為在城市拆遷中區分能否強制拆遷的核心概念“公共利益”,對其本身的嚴格界定,是城市拆遷的關鍵問題。
二、我國當前城市拆遷中矛盾愈演愈烈要求界定公共利益
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開始了大規模城市化進程,我國住房建設增長迅速。然而我國城市建設取得重大成績時,因城市拆遷糾紛引起的上訪,訴訟也激增。許多拆遷惡性案件頻頻見諸報端。如2007年轟動全國的重慶“最牛釘子戶”案件中出現了斷水、斷電、斷氣、斷路等非法拆遷行為。城市拆遷矛盾愈演愈烈,嚴重影響到社會穩定。而究其原因集中體現在沒有對公共利益嚴格把關,大量商業利益打著公共利益的幌子,侵害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個人在城市拆遷面前對拆或不拆這個重要財產權問題沒有選擇權,只能被動接受拆遷現實。而由于拆遷的商業利益目的,開發商或拆遷人需要有利潤空間,總是期望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期望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少的賠償完成拆遷,為此不惜動用非法甚至暴力的拆遷行為逼迫被拆遷人達成拆遷協議。在此背景下,開發商或拆遷人允諾的拆遷補償金往往不足以讓被拆遷人在市場上購買住房,以維持拆遷前的生活水平。導致被拆遷人只能采取激烈的抗爭行為以期獲取合理的拆遷補償,因此導致城市拆遷矛盾突出,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三、我國當前城市拆遷中政府行為錯位呼喚界定公共利益
在我國城市拆遷的結構中,政府本應在拆遷過程中行使中立監管的職責,平衡拆遷人和被拆遷人的利益。然而我國現行法律制度中缺乏公共利益的明確實體界定,賦予了界定機構極大自由裁量權,現行法律中公共利益程序的認定主體是政府機關。但是政府機關在拆遷中大多數情況下是利益相關者,違背了“不能充當自己案件的法官”的原則。導致政府機關以自身政府利益或者政府部門的利益為目的選擇介入或不介入城市拆遷中。在需要政府部門發揮監管者作用時,例如開發商補償方案不合理、強制拆遷手段不合法、房屋評估機構非法評估時,政府消極不介入。而無需政府介入時,政府卻強力介入。甚至在房屋拆遷執法過程中,政府各部門聯合執法,執法手段粗暴,采取斷水停電威脅,甚至暴力執法。因此急需明確公共利益的涵義,以正確的指導政府的行為,明確政府在強制拆遷中的執行者或居中裁判者的地位,從而保障拆遷活動的公平正義。
四、我國當前城市拆遷中公權力侵犯公民私權利急需界定公共利益
我國憲法中規定“公民的私人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憲法的效力具有最高性,財產權作為憲法上規定的一項公民基本私人權利,應當在各類法律立法中予以保護。對于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關系中的財產權保護,我國在物權法、各類單行法和司法解釋中都有詳細的規定以保護。一旦涉及到公權力涉及公民私權利的領域,法律中缺乏對公權力使用的限制規定和對私權利的救濟途徑。而公權力是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私權利相對于公權力而言天然地處于弱勢地位,因此對公權力的限制對保障私權利而言尤為重要。
在當今中國,房價居高不下,許多人成了“房奴”。房屋是人們安居立命,遮風避雨的產所,房屋所有權應當做公民極其重要的財產權在法律上予以保護。法律上雖然規定了公民對房屋享有所有權。但同時憲法規定土地所有權規國家所有,國家可以因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土地,在這點上公民沒有拒絕權。
因此對公共利益的范圍和定義加以界定,是限制征收和強制拆遷的啟動條件,即從本源上限制公權力濫用,確保只有以合理的條件下,法律明確的范圍中,才能使用公權力。以此嚴格限定公權力使用的條件,減少對公民私權利的侵害。
五、結語
城市房屋拆遷中界定公共利益即是必要的,也是緊迫的。是解決當下城市拆遷矛盾的有效途徑,有助于完善城市拆遷結構,平衡城市拆遷各方利益,保障城市拆遷中的公平正義的實現。因此我國應盡快在法律中明確界定公共利益的內涵和范圍。
參考文獻:
[1]張麗蛾:《作為城市房屋拆遷理由的公共利益解釋》[D],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11月1日。
[2]楊金梅:《拆遷中公共利益的界定研究》[M],法制與社會,2010年4月.
[3]彭小兵,譚亞:《城市房屋拆遷中公共利益的界定問題研究》[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
作者簡介:陳晨牧,性別:男,籍貫:福建福安,工作單位:昆明理工大學法學院,職務:研究生,學位:碩士,研究方向:經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