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及健康殺手,你可以脫口而出的有哪幾種?癌癥、脂肪肝、腸胃疾病……種種“殺手”之中,心血管疾病則是最具殺傷力的那一種。
心血管疾病與許多健康問題緊密聯系,比如動脈粥樣硬化、血脂紊亂等。正確的生活方式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以及減少其發作的關鍵,這其中包括健康飲食,適量運動等等。膳食中的蛋白質,尤其是植物性蛋白質,被認為對于膽固醇和血壓的調節有著獨特的作用。來自意大利米蘭大學和美國肯塔基大學的科學家們對這些方面的研究進行了總結,并發表在《動脈粥樣硬化》雜志當中。
心血管健康的營養干預措施
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血脂異常,血壓升高,以及糖尿病、吸煙、超重等。臨床上通常檢測的血脂項目包括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其中前三項與冠心病的發生息息相關(見下文表格),而總甘油三酯的影響尚待進一步研究。有數據顯示,20%-30%的成年人存在血脂異常的情況;而其他風險因素在人群中也很普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有80%-90%會同時存在一種甚至多種危險因素。
正確的生活方式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以及減少其發作的關鍵。有研究表明,改變生活方式可以使早期冠心病的患病風險降低82%,其中營養干預措施就可以使風險降低60%。通過改變碳水化合物、脂肪、膽固醇、和膳食纖維的攝入量,人們可以降低血清中的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超過30%。
近年美國心臟學會營養專業委員會列出了針對心血管疾病預防所需要達到的膳食和生活方式目標,包括:健康飲食,適宜的體重(體質指數BMI在18.5至24.9之間),保持正常的血脂水平、血壓水平、血糖水平,進行運動,避免吸食或是接觸煙草產品。其中針對膳食方面的建議則包括:攝入蔬菜水果豐富的膳食,選擇全谷物和高纖維的食品,每周至少吃魚兩次,最好選擇脂肪較多的油魚;飽和脂肪攝入比例在總能量的7%以下,反式脂肪酸比例在1%以下,膽固醇每天少于300毫克,此外盡量減少飲料或加糖食物的攝入,選擇低鹽食物或是烹調少用鹽,飲酒適量。另外,美國FDA在健康聲明中也提出:每天攝入25克大豆蛋白,有助于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率 。
植物性蛋白有助降低血液膽固醇
為了達到上述飲食目標以及實現控制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險因素的目的,采用新穎而且科學的營養改善措施是有效的方法。營養干預措施往往可以從3種途徑開展:富含營養物質的普通食品或飲品;功能性食品或飲品;膳食補充劑。
加拿大圣邁克爾醫院的一項人體研究顯示,適度限制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攝入,同時使用植物性蛋白質來替換動物蛋白,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4周內降低了19%-29%,并在1年內降低了15%。有學者提出,“素食”類膳食有可能降低冠心病風險20%,甚至40%。
不論在動物性實驗還是人體研究中,大豆蛋白都顯示出有助改善高膽固醇血癥的特性。科學家們發現,每日攝入大豆蛋白超過6克的人,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缺血性癥狀以及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發生都有所減少。這些改善作用最初是在嚴格素食的人群的研究中觀察到的,之后又在中國、日本等國人群中也得到證實。近年,美國一項名為“護士健康研究”的大規模人群研究完成了20年的追蹤觀察,結果表明植物性蛋白的攝入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在一項伊朗女性代謝綜合征患者群中開展的研究也表明,以大豆蛋白為主要蛋白質來源的膳食可以發揮有益作用,不僅改善血脂代謝過程,而且血液中的炎癥指標得到降低,體內胰島素的作用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實際上,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有科學家將大豆蛋白制品應用于重度高膽固醇血癥的人群,在為期6周的干預試驗過程中,受試者總膽固醇降低了20%-22%,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了22%-25%;而且大豆蛋白制品的改善作用在膽固醇水平較高的受試人群中表現得更為突出。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醫學研究的不斷發展,目前對于血脂水平非常高的患者已有針對性的臨床藥物和處理方法,大豆蛋白制品的應用已經較少了。但是大豆蛋白對于血液膽固醇的降低作用仍然得到了科學研究的進一步證實。在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刊登的一項匯總分析中,大豆蛋白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其中膽固醇偏高人群降低的幅度最多可達24%,而血脂正常人群中的降低幅度也有7.7%。
正是由于大豆蛋白對膽固醇的降低作用,并能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美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了一項關于大豆蛋白的健康聲稱,指出在攝入低飽和脂肪以及低膽固醇膳食的情況下,大豆蛋白可以通過降低血液膽固醇水平來減少冠心病的風險。
大豆蛋白的作用機制,目前還在探索當中。現在的研究分析表明,大豆蛋白膳食可以使肝臟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識別和結合能力提高,促進血液中的膽固醇進入肝臟的代謝過程。相比之下,動物性蛋白膳食攝入對于肝臟的識別和結合能力并不會得到改善,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也并不會降低。
植物性蛋白有助調節血壓
美國圖蘭大學聯合中國北京阜外醫院和協和醫院共同開展了一項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受試者在服用大豆分離蛋白12周后,收縮壓平均降低4.31毫米汞柱,舒張壓平均降低了2.76毫米汞柱,其中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降低幅度較為明顯。
另一項由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與中國上海癌癥中心開展的研究也表明,經常食用豆類食品的人們不論收縮壓還是舒張壓水平都相對較低。其中,每日大豆蛋白攝入量達到25克以上的受訪者,收縮壓和舒張壓比攝入量較低的人分別低了1.9和0.9毫米汞柱。
此后哈佛大學一項研究也進一步顯示,在改變生活方式的基礎上,用25克大豆蛋白替換其他蛋白質的方法有助于降低血壓水平,其中高血壓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降低了9.9%和6.8%;血壓正常的人們的血壓水平也降低了5.2%和2.9%。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受試者的血液膽固醇水平也降低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