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倉單質押作為一項新興的物流增值服務,它適合我國目前企業融資難,銀行貸款難的現狀,很好的解決了企業和銀行的矛盾,同時也給物流企業帶來了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由于倉單質押業務涉及法律法規、信息化、內部管理、人員素質等諸多方面的一系列問題,可能會產生一定的風險,只有有效防范,才能使倉單質押成為物流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關鍵詞】物流企業 倉單質押 風險 對策
一、倉單質押概述
倉單是指倉庫保管人員應存貨人的請求而填發的有價證券。倉單質押作為一種新型的服務項目,其是以倉單為標的物而成立的一種質權。從性質角度看,倉單質押可劃分為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兩部分,對于動產質押而言,其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占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并且,動產質押具有四大顯著特征:動產質權是一種擔保物權;動產質權的客體僅以動產為限;動產質權人必須占有質物;動產質權的內容在于留置質物,并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以質物的價值優先受償。對于權力質押而言,其是指以所有權之外的財產權為標的物而設定的質押。權利質押主要以債權、股東權和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利作為標的物。
二、物流企業開展倉單質押業務的意義
倉單質押業務涉及到物流企業、貨主和銀行三方的利益。因此,物流企業需要具有一套嚴謹、完善的操作程序,才有助于規避倉單質押業務實施過程中的各種風險,并促進物流企業、銀行、貨主“三方共贏”。
(一)物流企業的利益
就物流企業來說,一方面,其通過利用貨主企業辦理倉單質押貸款的優勢,吸引更多的貨主企業進駐,最大限度上提升倉庫空間利用率,并增強貨物存儲數量;另一方面,其有助于倉儲企業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完善各項配套設施,很大程度上增強了企業的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銀行的利益
就銀行來說,質押融資作為一種金融產品,其不僅為物流企業提供更多的借貸機會,而且還培育出新的經濟增長點;另一方面,物流企業通過不斷強化貨物監督管理力度,有助于增強貨物的真實性、安全性,提高貸款安全系數,規避銀行壞賬風險,拓展銀行金融服務領域。
(三)貨主的利益
就貨主企業而言,其利用倉單直接向銀行貸款,不僅有助于緩解企業資金短缺問題,保證貨主企業經營活動順利開展,而且還進一步加快了流動資金周轉率,為實現貨主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價值最大化奠定了良好基礎。
三、物流企業開展倉單質押業務面臨的風險
(一)客戶的資信風險
資信風險是指財務報表發生不正確、不完全或偏差的風險。因此,企業在選擇客戶時,需重點考察客戶的經營能力和信用狀況,一旦客戶將非法獲得物或他人貨物進行壓制,勢必將造成質物落空的風險,從而,給予物流企業和銀行帶來重大經濟損失;其次,若客戶信用不好,在操作中可能存在種種惡意行為,如在補貨時提好補壞,從而,給予物流企業帶來壞貨風險;最后,慎重審查客戶的資產負債率。通常情況下,企業財務穩定時,其資產負債率將控制在30%左右,隨著市場經濟和金融業的發展,物流企業資產負債率將大大提高,從而,給予物流企業帶來了極大的破產風險。
(二)市場風險
由于市場價格的波動和金融匯率的變化,會造成質押物的價格在不同階段隨時發生變化,從而造成質押物品的變現能力的改變。市場風險是指未來市場價格、利率、匯率等的不確定性對企業實現其既定目標的影響。市場風險主要包括權益風險、匯率風險、利率風險以及商品風險。對于物流企業而言,其商品品種呈現多樣化,但其并非每種商品均適合進行質押,因此,需合理選擇質押商品,一旦質押商品選擇不當,勢必將導致市場價格在質押期間內大幅度下降,從而,產生企業貸款額高于質押價值的現象。
(三)內部管理和操作風險
在監管過程中,很多物流企業信息系統還不完善,內部管理粗放,造成企業和銀行間信息不對稱,信息失真和信息滯后;另外,在異地倉庫監管質押中,用于在監管質押的倉庫有可能是第三方的或是客戶自己的,這種情況下,可能產生監管脫節,物流企業可能會出現監管漏洞,給某些惡意的質押人以可乘之機,造成未經質權人同意而將質物轉移、挪用,致使銀行的質權落空。
從內部管理來看,由于物流企業信息化程度低或人員素質不匹配,管理制度不完善,這些都會形成管理風險。
(四)倉單風險
倉單作為質押貸款和提貨的有效憑證,其不僅是有價證券,還是物權證券。現階段,我國倉庫所開倉單還有待進一步規范與完善,即不規范的倉單一旦為物流企業經營倉單質押業務應用,勢必將產生一系列的風險。
四、物流企業倉單質押風險防范關鍵環節
(一)慎重選擇質押商品
現階段,我國倉單質押業務通常為動產質押,對于該類質押銀行要求能夠在一定時間內保值且易于處置。就現行物流企業而言,其要求質押商品必須易于保管、不易變質,因此,這就需要流動企業慎重選擇質押商品,在選擇過程中,應切實嚴禁選擇性質不穩、流通性差、市場價格波動大、易損耗、無經常性市場需求的商品。
(二)選擇信譽好的客戶
物流企業開展倉單質押業務時,基于銀行對申請貸款企業的信用狀況把握不全面,需要在物流企業的輔助下進行,因此,這就需要物流企業可依據主營業務增長率和資產負債率選擇有信譽的貨主企業,其信譽主要表現在信用級別高、經濟市場雄厚,經營能力強。
(三)規范監管質押手續
首先,完善合同手續,物流企業和貨主企業、銀行之間要簽訂相關合同,明確三方的權利義務。其次,規范操作流程。在業務操作過程中,嚴格按流程操作,一方面,物流企業需規范倉單質押操作流程,完善提貨手續,明確相關人員權責,強化倉庫信息化建設。同時,物流企業進行貨權驗收時,需檢查申請貸款企業是否相關證明、文件、手續齊全;另一方面,全面落實單據的管理。單據是倉單質押業務的重要憑證,因此,物流企業應派遣專人對其進行科學化管理,確保單據的有效性、唯一性和真實性。
(四)加強企業內部管理
在績效管理這樣的機制下,即使可以從利益角度對全體員工乃至管理層進行觸動,致使其關注利潤與銷售,同時能夠達成各類管理項目,可是并非代表了員工同管理層以及戰略目標同績效管理間實現協同,最多也就只能算捆綁在一起。這種從上到下的管理方式,最多只不過是將高層長官的想法進行了體現,沒有實現真正的溝通,員工也沒有真正的參與。
參考文獻
[1]鄭金波,齊美志.倉單質押及其管理[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5(15).
[2]朱長征.物流企業倉單質押業務風險控制探討西安郵電學院畢業論文,2008.
[3]戴湘榮.一種新型增值服務模式—倉單質押.物流技術,2004,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