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綜合分析山東省矮砧蘋果栽培現狀(栽培面積、生產分布、矮砧類型及利用方式、品種結構)的基礎上,根據山東省不同區域的生態特點,提出了山東省矮砧蘋果適宜的栽培區域,包括膠東半島栽培區、魯中南山區、魯西南沖積平原區、魯西北沖積平洼區和魯北濱海栽培區,并分別提出了各栽培區域適宜的矮砧類型、利用方式以及適宜品種;提出了山東省蘋果矮化砧木栽培發展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山東;蘋果;矮化砧木;區劃
中圖分類號:S661.1(252)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2)12-0051-03
蘋果矮砧栽培是當前國內外蘋果發展的一大趨勢。推廣蘋果矮砧栽培模式,對于推動老果園更新、現代栽培制度的建立具有重大意義。目前山東蘋果矮砧栽培已經具有了一定規模,但在生產實踐中由于忽視了矮化砧木對各地區土壤、氣候和栽培條件的適應性,導致生長結果不良、經濟效益低下的問題十分突出,嚴重影響了山東蘋果矮砧栽培的健康發展。為充分發揮蘋果矮砧栽培的經濟效益,促進山東蘋果產業持續發展,根據不同類型蘋果矮化砧木的特性與分布現狀,以及區域土壤、氣候等生態特點和栽培技術水平等條件,提出山東省蘋果主要矮化砧木栽培區劃方案及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1 山東省蘋果矮砧栽培現狀
11 栽培面積與生產分布
截止2009年,山東矮砧蘋果園面積28 593 hm2,占蘋果總面積的894%,其中中間砧面積28 236 hm2,占矮砧蘋果總面積的9875%,自根砧面積357 hm2,占矮砧蘋果總面積的125%(表1)。
全省矮砧蘋果栽培分布以青島市面積最大,約8 534 hm2,占全省矮砧蘋果栽培面積的2985%;其次為威海和煙臺,分別為6 453 hm2和5 137 hm2,占全省矮砧蘋果栽培面積的2257%和1797%(表1)。矮砧蘋果栽培面積較大的前10個市(縣)依次是:膠南8 333 hm2、榮成
12 矮砧類型及利用方式
山東省蘋果生產上應用的矮化砧木主要有M26、M9、MM106和SH系。其中,M26應用最為普遍,總面積約為27 368 hm2,占矮砧蘋果面積的9572%;其次是M9、MM106和SH系,分別占矮砧蘋果面積的171%、137%和121%(表2)。
矮化中間砧蘋果園普遍采用八棱海棠作基砧,部分地區(主要是臨沂)用平邑甜茶作基砧。矮砧蘋果園品種以富士為主,占70%左右,其他品種有嘎拉、紅將軍、紅星、國光、藤牧1號等(表3)。
13 品種結構
矮砧蘋果園的品種結構以晚熟品種紅富士為主,栽培面積為22 233 hm2,占7776%;紅將軍等中熟品種,栽培面積約4 140 hm2,占1448%,早熟品種(代表品種為嘎拉、滕牧1號等)栽培面積為2 213 hm2,占774%。2 山東省蘋果主要矮砧栽培區劃方案
21 適宜栽培區域
膠東半島栽培區:包括煙臺、青島、威海三市全部,日照市區以及五蓮縣、諸城市的東南部山區。本區大部分為山地、丘陵,土壤多為肥沃的棕壤和土層淺薄的酸性粗骨土。
魯中南栽培區:包括泰安、淄博全部,濟南、濰坊、臨沂大部,濟寧、日照少部分,棗莊全部。本區平原、丘陵、低山均有,平原土壤主要為潮土、潮褐土、褐土,丘陵及低山地區主要是粗骨土、石質土、棕壤土和褐土。
魯西南栽培區:包括菏澤地區全部,濟寧市的嘉祥、梁山以及金鄉的一部分。本區除梁山、嘉祥一帶有小部分丘陵外,其它均為黃河沖積平原,土壤以潮土為主。
魯西北沖積平洼區:包括聊城、德州兩市全部,濱州市的惠民、濱城、博興等縣(區)的一部分,濟南市的商河、濟陽以及淄博市的高青縣北部。本區為黃河沖積平原,土壤以輕壤、中壤、砂壤為主。
魯北濱海栽培區:包括東營區、墾利、沾化、無棣全部,陽信、濱城區大部,廣饒、博興東部,壽光、寒亭、昌邑北部。本區主要為濱海緩坡地和淺平洼地,土壤以濱海鹽土和鹽化潮土為主。
各栽培區域氣候條件詳見表4。
22 區域化方案
山東矮砧蘋果區域化方案見表5。
3 山東省蘋果矮化砧木栽培發展意見和
建議31 嚴格控制苗木質量
選用優質大苗建園,一是完善苗木質量標準,建立標準化苗木繁育技術體系,提高現行矮砧苗木等級;二是建立現代化矮砧苗木繁育基地,實行優質大苗標準化生產;三是推廣應用3年生帶分枝的優質壯苗建園;四是必須選用脫毒苗栽培。
32 實行支架栽培,根據砧木類型選擇適宜樹形
為使樹體直立、不歪斜,保證全園樹相整齊、立體結果,要實行立架栽培。適宜矮砧栽培的樹形主要有細長紡錘形和高紡錘形,采取高定干、下垂整枝和冬、夏結合的修剪方法,簡化修剪技術,減少結果枝級次,構建優質高效樹體結構,為優質高效生產創造條件。
33 控制早期產量,防止樹勢早衰
栽植后前兩三年要嚴格控制產量,盡量少結果,以培養中干和擴大樹冠為重點,以保持中干優勢,保證后期產量,防止樹勢早衰。
34 加強肥水管理
矮砧蘋果對肥水的要求比較高,一是要求足量,以保證對產量的需求,二是需要均勻。有條件果園可實行水肥一體化管理,起壟栽培,地面覆膜,小溝灌溉,保證果樹的根系有足夠的水分和營養。實行生草制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機質,適宜草種有三葉草、苜蓿、鼠茅草、燕麥草等。 山 東 農 業 科 學 2012,44(1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