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八月的四個周二,我都出現在百加得“經典延續”的全球調酒師大賽的中國地區選拔賽上。作為一個威士忌愛好者,成為這個全球暢銷朗姆酒品牌的雞尾酒大賽的中國區評委,讓我對各種朗姆酒的文化有了新的認識。
這種被稱為改變世界的烈性酒,完全是殖民地時代的真實寫照。因為當歐洲的政治力量、軍事力量以及經濟動力開始改變世界的時候,全世界的口味是依照歐洲的口味建立起來的,而糖滿足了人們最廣泛的對甜味的需求。無論經濟動蕩還是政權更迭,殖民地的糖依舊是宗主國的必需品。雖然后來人們對甜的需求在穩定地增長著,并且出現了更多替代品,但由殖民地生產的糖依舊是人類用來滿足某種特殊逾揚的重要物質。你可以想象即使在今天你帶幾塊糖去貧困山區,肯定要比你帶幾包咸菜更有意義。這種由甘蔗釀造的朗姆酒更是一種殖民地戰爭中的時代產物,因為最初朗姆酒作為貨幣結束了殖民地用烈酒換奴隸,然后用奴隸換蔗糖這種物物交換的原始方式。人們用朗姆酒購買奴隸,然后又用奴隸種植甘蔗生產蔗糖,而糖蜜又可以釀造更多的朗姆酒來購買奴隸,這種無限的交換使得殖民地的收入開始增加。
而這種最早成為軍隊必需品的烈性酒,早在1655年就成為了英國皇家海軍艦隊士兵的日常飲料,它取代了原來每天一加侖的啤酒,換成了每天半品脫的朗姆酒。喝過朗姆酒的人都會知道一天喝上這么多的朗姆酒會帶來什么樣的效率和軍紀,于是海軍司令下令每個士兵的半品脫朗姆酒必須兌上兩品脫的水。也許大家對于品脫的概念沒有認識,一品脫就是473毫升,相當于每天發給士兵一斤白酒,但是必須要再兌上兩斤的水!這種做法并沒有讓士兵們感到有何區別,因為平淡無味的淡水依舊可以兌上朗姆酒而變得津津有味。但是艦隊司令想到了加入檸檬汁和糖。這樣一個簡單的雞尾酒做法創造了英國皇家海軍艦隊的歷史地位,因為當時士兵航海在外缺乏維生素C,而在1795年這個以法律名義頒布的雞尾酒調制方法,使得當時英國海軍的戰斗力大為增強。因為航行在海上的人易患壞血病,而根治這個病的主要方法就是增加維生素C。啤酒里面無法加入檸檬汁和糖,但是朗姆酒里加入檸檬汁和糖之后卻變得更加容易入口。
而當時法國海軍的配酒則是每人每天700毫升的葡萄酒,和我們現在的瓶裝標準類似。當然,法國海軍在長途遠航的時候,又會把這個700毫升葡萄酒變成僅有3/16升的白蘭地。葡萄酒里面還有少量的維生素,而白蘭地里面的維生素則更少。這樣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導致了法國軍隊的戰斗力下降。所以今天看來,180年前在特拉法爾角,英國皇家海軍艦隊大勝法國艦隊以及西班牙艦隊,還真是需要歸功于這個改變世界的朗姆酒。
寫到這里我的確很想談談中國白酒在過去以及未來所扮演的角色,篇幅有限,我只希望他們可以少談一些貢品的傳說,多增加一些老百姓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