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A大會是狂歡節
Oshkosh,這個人口不及中國一個縣城的美國小鎮因為有一年一度的EAA AirVenture(國內稱之為EAA或“飛來者”)而名揚全球。每年7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是EAA 大會的“法定”舉辦日, Oshkosh就成為飛行愛好者及航空迷的“麥加”,屆時這個人口不足7萬人的小鎮竟然會聚集超過50萬的游客和上萬架飛機。
國內將EAA AirVenture稱為“飛來者大會”,因為很多人是千里迢迢駕著私人小飛機輾轉數日、甚至十數日飛到Oshkosh的。但稱它為“大會”卻不甚貼切,因為這里沒有主會場、沒有主席臺,這不是官方“大會”。去年的EAA大會上,我巧遇Oshkosh市長Mark Rohloff先生,我很好奇,這么大的活動,他老先生卻有閑心在社區花園散步。閑聊中他告訴我,這只是EAA(實驗飛機協會)在他的城市租用機場舉辦的民間活動,一切由EAA去組織和安排,他要去看飛行表演也得買票。
這里有世界上數量最多、機型最全的飛機展示,有各種論壇、Party、科普與航空體驗活動,有露天音樂會、燒烤、焰火,是航空愛好者的殿堂與樂園。
大會期間,像Motel 6這樣的平常一晚只需三、五十美元的汽車酒店的價格會飆升到200多美元,且酒店床位極其有限,所以很多人會租住在當地的民居家里,或者自己帶帳篷駐扎在帳篷營地里。每年我們國內的參觀團都會提前3個月租下一個大別墅,EAA大會期間這別墅就成為了我們自己的營地。今年的EAA大會,國內通航圈內好友幾乎悉數到達。
熱鬧與門道
這是我“朝拜”EAA AirVenture的第三個年頭。如果僅僅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的話,一次足矣,這場面每年都差不多,甚至連各參展商的參展位置都不會有大的變化。但如果你用心的話,總會得到不少新的收獲,如每年主辦方都會設一些紀念主題,以紀念某些典型的老爺級機型或有名的英雄飛機、英雄人物,你可以從中了解許多航空史實、了解和認識許多有故事的航空人。每年的特技飛行表演除了傳統的經典保留節目,也總會帶給你新的精彩。
此外,參觀者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論壇和新聞發布會了解通用航空領域最前沿的各種創新、創意與取得的科技進展。所以,參加一些論壇、交流、體驗活動及場外豐富多彩的各種聚會,尤其是去造訪一下機場周邊蔚為壯觀的私人飛機營地是更有意義的事。那些普通的飛行愛好者很樂意向你講述他們的飛行故事,讓你分享他們飛行的激情。最后的兩天周末人氣更旺,飛行表演也更精彩,特別是周六晚上激動人心的夜間飛行表演(Night Air Show)及焰火晚會。這兩年參加EAA的中國人不少,可等到國際游行時剩下的寥寥無幾,希望明年EAA大會國際游行時在中國國旗下能聚集更多的中國人。
鼓勵實驗、創新,動手做自己的飛機,然后駕駛它飛上藍天,這最能體現人類的創新與航空精神。EAA旗下聚集了近17萬航空迷,所以,在EAA大會期間一定要去DIY營地。那里有資深的航空前輩教你如何做自己的飛機,還有EAA博物館邊上的少兒航空科普與體驗營(KidVenture),許多小孩子在志愿者的指導下學習航空知識、畫飛機圖畫,做飛機模型,在展示區還有孩子們自己裝的真飛機。眾多青少年在這里認識通用航空、觸摸通用航空、體驗通用航空,感受真正的通用航空文化,并從此愛上了航空。美國人的航空精神就這樣一代一代被傳承。
參加EAA大會的中國人中有不少是來這里考察通用航空產業的政府官員和投資者,如果僅僅把通用航空產業理解為制造飛機的工廠和生產線,恐怕就得失望了,因為Oshkosh不是美國的航空制造地,這里沒有飛機工廠。但如果用心去看,從蜂擁而至的上萬架的私人飛機,從紛至沓來的航空愛好者及熙熙攘攘的參觀人群,從會場產品與配件交易廳中齊全得可以裝出整架飛機的成千上萬的零配件、機載及飛機周邊設施設備及飛行員裝備,不難發現通用航空有多么龐大的產業基礎。沒錯,群眾性、草根性、大眾化,這些正是通用航空產業的重要特征。
EAA的“中國元素”
“中國元素”是本次EAA大會的一大亮點。到EAA大會會場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今年保守估計至少來了三百人。不僅如此,在機場旁邊最好的位置還設有一個“中國館”。在EAA大會出盡風頭的是中國的“初教六”(美國人稱之為“Chinese CJ6”),第一天飛行表演竟然第一個出場,這讓在場的中國人自豪了一把。后來在我的好朋友、活躍于中美通用航空界的陳瑋先生引薦下,我們造訪了位于戰機展示區(WarBirds)的初教六營地。聽說我們來自中國,一位年愈60的美國老先生在他自己的初教六前非常興奮和自豪地向我們展示了他所珍藏的初教六總設計師陳不時先生在他飛機上的簽名。所以說中國不是通用航空的菜鳥(New Comer),早有與萊特兄弟同時代的世界航空史上的先驅中國航空之父馮如,現有深受美國飛行愛好者喜愛、已成為收藏級的中國研制的初教六,還有一群在中國民間非常資深且廣泛活躍于國際通航界的飛行家。
值得反思的是無論馮如,還是初教六,他們雖出生在中國,但卻成就于他國(初教六的確為中國空軍的軍訓立了大功,我這里是指民間用途)。國內也有一群初教六的超級愛好者,比如我的好朋友環球飛行家陳瑋先生在美國組建了自己的初教六機隊,并正在籌劃中國人自己的初教六特技飛行表演隊。另一位國內的好朋友、資深的民間飛行家竇如潮先生,在他的機庫里就靜靜地停著兩架保養完好的初教六,他說:“我要精心維護我的兩架初教六,等待能飛的那一天”。
企盼中國的精彩
從國際經驗看,人均GDP達到4000美元是通用航空得以發展的基本經濟條件,而我國在2009年就已跨過了這一門檻,具備了發展通用航空的經濟條件,且蘊藏著巨大的通用航空市場需求。美國通用航空制造業協會(GAMA)發布的《2011通用航空發展年度報告》顯示,2011年全球通用飛機的出貨量僅為1865架,比2010年下滑了3.5%,與2007年高峰期的4276架更是無法同日而語。
然而,中國通用飛機市場卻是增長迅猛、一枝獨秀,2011年中國通用飛機的數量增長了14.3%。國際通用航空界有理由興奮,因為這只是開始,截止2011年年底,中國擁有的通用飛機數量總計僅有1154架,相比于美國的23萬架,中國通用航空市場的發展空間盡可以讓人們去大膽想象。
而外國朋友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我們能否在中國的天空飛行?”這不僅僅是你們的愿望,更是眾多中國飛行愛好者的夢想。相信中國未來的天空會有同樣的精彩。
(作者:高遠洋,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產業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