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苦豆子的抗炎作用。
方法:通過二甲苯導致小鼠耳腫脹實驗、角叉菜膠致小鼠足趾腫脹實驗觀察苦豆子的抗炎作用。
結果:苦豆子能減輕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腫脹;能減輕角叉菜膠致小鼠足趾腫脹。
結論:苦豆子具有抗炎作用。
關鍵詞:氧化槐果堿抗炎作用二甲苯角叉菜膠腫脹度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010-02
炎癥是機體的組織細胞對各種致炎因子損傷所發生的復雜的防御反應:是致炎因子刺激所引起的機體主動反應的過程。各種組織發生的炎癥,基本病理變化都包括變質、滲出和增生三項。一般來說,炎癥早期,主要表現是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滲出和水腫;炎癥中期以血小板黏附及白細胞游走為特點,與免疫反應緊密相關;而慢性炎癥或炎癥的后期則以纖維組織增生、肉芽屏障形成等為特點。
氧化槐果堿(oxysophocarpine,Osp)是從寧夏特色植物苦豆子(S.alopecuroides L.)中提取分離得到的一種喹諾里西啶類生物堿[1]。研究表明:以氧化槐果堿為代表的苦參類生物堿具有鎮痛、抗病毒、平喘、升高白細胞、抗腫瘤、免疫抑制、抗菌殺蟲抗心律失常[2]等作用,但氧化槐果堿是否有抗炎作用,尚未見文獻報道。為此,本實驗通過二甲苯導致小鼠耳腫脹實驗、角叉菜膠致小鼠足趾腫脹實驗來觀察氧化槐果堿的抗炎作用,為氧化槐果堿的進一步開發與應用提供實驗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1.1.1動物。昆明種小鼠100只,雌雄各半,體重20±2g,清潔級,由寧夏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1.1.2藥品與試劑。氧化槐果堿,二甲苯,生理鹽水,阿司匹林,1%角叉菜膠。
1.1.3儀器。打孔器,分析天平。
1.2方法。
1.2.1藥品的配制。氧化槐果堿配制:準確稱取氧化槐果堿0.8000g溶于100ml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得80mg/kg的氧化槐果堿高劑量、取一半體積的80mg/kg氧化槐果堿溶液用生理鹽水等體積稀釋得40mg/kg的氧化槐果堿中劑量、同理得20mg/kg的氧化槐果堿低劑量。阿司匹林溶液的配制:將阿司匹林常溶片用研缽研成粉狀,準確稱取粉末2.5g溶于100ml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得0.25g/kg的阿司匹林溶液。1%角叉菜膠配制:準確稱取角叉菜膠0.0100g溶于100ml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得1%角叉菜膠。
1.2.2實驗分組。取健康昆明種小鼠50只,雌雄兼用,稱重,隨機分為5組,每組10只,即空白照組(生理鹽水組),氧化槐果堿溶液高、中、低劑量組,陽性對照組(阿司匹林,0.25g/kg)。
1.2.3給藥及取材方法。
1.2.3.1對二甲苯誘導小鼠耳腫脹的實驗。以上各組給藥方法均為腹腔注射,1次/d,連續3d。末次給藥后1h,以30ul二甲苯涂于小鼠右耳兩面致炎,左耳不涂,致炎后60min處死小鼠。分別在左、右耳同一部位用直徑9mm的打孔器打下圓形耳片,精密稱重,以左右耳片間重量差作為腫脹度,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
1.2.3.2對角叉菜膠致小鼠足跖腫脹的作用。以上各組連續ip5d。末次給藥后1h,在每鼠右側足跖皮下注射1%角叉菜膠0.05ml,5h后沿踝關節剪下左右兩足,稱重,以左側足為正常對照,求腫脹度(左右足重量差值)和抑制率。
1.3檢測指標。小鼠耳腫脹度和足趾腫脹度及抑制率。
1.4統計學方法。實驗數據以均值±標準差表示(X±S),采用t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以P<0.05為具有顯著性差異。
2結果
3討論
氧化槐果堿(oxysophocarpine,Osp)是從寧夏特色植物苦豆子(S.alopecuroides L.)中提取分離得到的一種喹諾里西啶類生物堿。研究表明:以氧化槐果堿為代表的苦參類生物堿具有鎮痛、抗病毒、抗腫瘤、免疫抑制、保肝、抗腫瘤心率失常、免疫調節、升高白細胞及殺菌、殺蟲[3-8]等作用。本研究以通過二甲苯導致小鼠耳腫脹實驗、角叉菜膠致小鼠足趾腫脹為炎癥模型,來觀察氧化槐果堿的抗炎作用。
本研究表明,氧化槐果堿對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腫脹及角叉菜膠引起的小鼠足跖腫脹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并有一定的劑量依賴性。綜上所述,氧化槐果堿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機理尚待進行進一步研究。
4結論
氧化槐果堿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參考文獻
[1]楊清娥,張宏利,韓崇選,等.氧化槐果堿的提取分離工藝及其毒性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6,21(3):111
[2]趙晨光,李逐波.苦參堿類生物堿的現代藥理研究[J].獸醫導刊,2009,28(10):50
[3]焦霞,沈其韻,王利民,等.氧化苦參堿對哮喘小鼠抗炎作用的研究[J].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學報,2002,22(4):303-305
[4]張紅菱.氧化苦參堿對四氯化碳損傷大鼠肝細胞的保護作用[J].鄖陽醫學院學報,2002(5):273-275
[5]陳偉忠,林勇,謝渭芬.苦參堿抗腫瘤機制的研究進展[J].腫瘤學雜志,2002,8(1):4-6
[6]黃彩云,謝世榮,黃勝英,等.苦參堿抗心率失常作用的實驗研究[J].大連醫科大學學報,2002,24(3):177-179
[7]紀瑛,藺海明,陳垣,等.施氮對苦豆子生物量及生物堿積累的影響[J].草業學報,2008,17(3):40-46
[8]洪美玲.病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