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討論益氣活血湯聯合化疔,治療大腸癌的療效觀察。
方法:自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選擇我院36例大腸癌患者,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18例,治療組18例采用益氣活血湯配合化療,對照組18例采用單純化療。經過6個月的治療,并堅持2年的隨訪,對比兩組的臨床效果。
結果:全身癥狀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為61.1%;對照組總有效率為38.9%;治療組的生存質量為72.2%,對照組的生存質量為44.4%;治療組癌癥控制情況總有效率為66.7%,對照組為33.3%;治療組不良反應率為38.9%,對照組為61.1%;隨訪2年內癌癥復發和轉移幾率治療組為27.8%,對照組為66.7%,各項數據P<0.05,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益氣活血湯配合化療治療大腸癌,對提高大腸癌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存活時間有很好的療效,建議臨床應用。
關鍵詞:益氣活血湯化療聯合治療大腸癌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024-02
大腸癌可根據癌癥發生的部位不同分為直腸癌、結腸癌和肛門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據有關調查,美國大腸癌的發生率占全部惡性腫瘤的第二位,我國每年的發病率及病死率也逐漸上升,在城市居民中甚至達到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三位。大腸癌類似中醫的腸覃、鎖腸痣、便斑或臟毒,一般治療以化療為主,但化療對人體的副作用很大,不僅殺死癌細胞,正常健康細胞也會被破壞,特別是對人體的免疫功能有重要作用的白細胞也會被破壞減少,胃腸道反應強烈,對本就患病虛弱的患者也是一種心理身體的雙重折磨。為減輕化療的副反應,我院嘗試益氣活血湯聯合化療應用,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自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選擇我院36例大腸癌患者,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18例;治療組18例,年齡40—64歲,平均年齡51.5歲;其中男10例,女8例;按照病理分型:其中粘液腺癌1例,高分化腺癌8例,中分化腺癌6例,低分化腺癌3例;按照病變部位分類:其中結腸癌8例,直腸癌9例,肛門癌1例;按TNM臨床分期標準,Ⅰ期7例,Ⅱ期6例,Ⅲ期5例;對照組18例,年齡42~64歲,平均年齡53.2歲;其中男9例,女9例;按照病理分型:其中粘液腺癌2例,高分化腺癌7例,中分化腺癌5例,低分化腺癌4例;按照病變部位分類:其中結腸癌9例,直腸癌7例,肛門癌2例;按TNM臨床分期標準,Ⅰ期6例,Ⅱ期8例,Ⅲ期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理類型、病變部位和臨床分期、臨床癥狀等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臨床特點和診斷標準。大腸癌的主要癥狀為長期表現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自我感覺脘腹脹滿疼痛,無故汗出,氣短懶言,大便不暢甚至多日不行,有暗色瘀血血塊,按照卡氏生存質量評分達不到正常標準。
根據Moertel的診斷標準,病理檢查每個腫瘤全部為癌;排除癌組織是從另一癌灶轉移而來或復發;6個月內獲得診斷者,必須癌灶間有≥5cm的正常腸壁間隔,6個月以上診斷且切除者,必須距切除口≥5cm以上,吻合口部位無炎性異常;家族性或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引起的原發癌不計其內。
1.3治療方法。兩組同時采用FOLF0x4方案化療,化療藥物選用奧沙利鉑(oxaliplatin),85mg/m3,加入20ml生理鹽水混合后靜脈注射;第一天同時進行水化;第一天、第五天加用氟尿嘧啶(5—Fu),750mg/m3,靜脈點滴;第一天第五天加亞葉酸鈣(CF),100mg/m3,連續3周為一個療程。兩組應用藥物、藥量、療程相同。對照組單用化療。治療組在化療開始前3天加用益氣活血湯,每次250ml,每日3次,連續應用至化療結束后2天為。益氣活血湯,方用(g):黨參20、黃芪各30、赤芍14、當歸12、茯苓12、白術12、川芎12、葛根10、丹參12、乳香8、地龍10、菖蒲8,甘草6,并隨癥加澤瀉、貝母、紅花等。治療6個月后觀察療效,隨訪兩年。排除在兩年內死亡者。
1.4觀察要點。觀察全身癥狀是否減輕,乏力、脹悶、氣短等有無緩解;血液檢查白細胞計數,看白細胞是否減少;化療完成后檢測癌胚抗原情況;觀察胃腸道反應,看是否有惡心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情況;復發后轉移及生存時間。
1.5療效標準。根據治療前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改變判定,無癥狀為0分、輕癥狀為1分、中等癥狀為2分、重癥狀為3分,如果治療后比治療前,積分減少≥2分者為顯效;積分減少1-2分者為有效;積分減少≤l分或增加者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2結果
2.1兩組全身癥狀改善情況見表1。
2.5經過隨訪,2年內治療組有5例發生復發和轉移,比率為27.8%,對照組有12例發生轉移和復發,比率為66.7%,P<0.05,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化療是臨床上治療惡性腫瘤包括大腸癌的主要方法,但是化療也對人體產生很多的毒副作用,化療缺少對腫瘤細胞的選擇性抑制,毒性較大,正常細胞與腫瘤細胞間沒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在化療過程中抑制了腫瘤細胞生長,也殺死了正常細胞,特別是殺傷白細胞等免疫細胞,大大的損害了人體正氣,抑制免疫功能,出現胃腸道反應如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以及白細胞下降、免疫力低下等毒副反應,惡性腫瘤患者對化療的恐懼甚至超過對死亡的恐懼,因為死亡是看不見的,遙遠的,而化療的毒副作用之強是有目共睹的,經過化療后,可能人的精神狀態更為消沉,產生消瘦、脫發、嘔吐等一系列強烈的反應,這種肉體的折磨,加上高昂的醫療費用,對治療結果的未知,可能會迫使患者和家屬選擇中斷化療,因此,怎樣盡可能減少毒副反應,提高化療對癌癥患者的救治效果,已經成為化療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祖國醫學經過幾千年的沉積和洗禮,歸納總結了大量的寶貴經驗,并且在實踐中得到證實。中醫認為大腸癌是臟腑經絡失調,臟腑虛損,正氣不足引起的。依照中醫基礎理論和中醫診斷基礎,以及中藥學方面知識,完全可以應用中藥輔助化療,調動抗病能力,增強正氣,減輕毒副反應。臨床也證實,配合中藥進行化療,扶正固本能力大大增強,化療中產生的毒副反應減輕,化療的完成率和有效率提高,化療藥物增敏作用增強。益氣活血湯,由我傳統方藥組方而成,根據大腸癌的病癥特點,選用以下藥物(g):黨參20、黃芪各30、赤芍14、當歸12、茯苓12、白術12、川芎12、葛根10、丹參12、乳香8、地龍10、菖蒲8,甘草6,并隨癥加澤瀉、貝母、紅花等。黃芪、黨參能夠益氣生津,大補元氣,治療氣虛津傷之癥。據藥理學研究,黃芪和黨參能增強巨噬細胞和T、B淋巴細胞功能,提高免疫力,增強機體對長期化療的耐受,減輕毒副反應增強療效,使損傷的造血系統盡快得到修復;黃芪通過提高免疫功能起抗癌作用,誘導干擾素提高淋巴細胞轉化,促進DNA及蛋白質的合成,補充血細胞數量。方中赤芍、地龍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當歸、丹參、乳香補血活血止痛,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白術補氣健脾、利水燥濕,川芎祛風止痛、活血行氣,葛根升陽生津,石菖蒲化濕和胃,甘草調和諸藥,與化療相配合,減毒作用明顯,減少白細胞減低癥的發生,提高化療的完成率。運用益氣活血湯配合化療,提高了患者生存質量,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王珺平.中藥配合化療治療大腸癌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1,17(13):2044-2046
[2]敬新蓉,陳健,閔敏,鐘國成,岳倫莉,廖浩,王躍蓉.參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療治療大腸癌的臨床觀察[J].現代腫瘤醫學,2007,15(3):384-387
[3]潘敏求,潘博,黎月恒.益氣調腑湯配合化療治療大腸癌43例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藥導報,2003,9(11):12-15
[4]莊虔翠,于紅.補中益氣湯加減配合化療治療大腸癌的臨床觀察[J].吉林醫學,2008,29(15):1307-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