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術中心理護理對肛腸手術患者的效果,以供臨床借鑒和參考。
方法:以2009年5月~2012年4月在我院肛腸科接受手術治療的155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組后實施不同的護理干預。對照組給予術中常規護理,觀察組加強術中心理護理。觀察兩組患者術中血壓、心率等指標,并比較兩組患者術中焦慮、抑郁等情緒狀態及其對護理質量滿意程度的差異。
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術中血壓、心率等指標較低;焦慮、抑郁程度較輕微;對護理質量滿意程度較高,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
結論:對肛腸科手術患者實施術中心理護理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穩定血壓和心率,對保證手術成功和提高手術效果具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術中心理護理肛腸手術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046-02
外科手術是治療肛腸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常采用局部麻醉方式。在手術過程中患者處于清醒的意識狀態。患者常由于手術牽拉刺激、心理因素而產生焦慮、抑郁、恐懼等負性情緒,引起應激性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反應,使其對手術的耐受性和配合度均下降,甚至可能影響手術的正常,對手術效果和預后也產生一定的影響[1]。筆者對肛腸科手術患者術中加強心理護理,取得了良好的干預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以2009年5月~2012年4月在我院肛腸科接受手術治療的155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同時排除未成年人、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心肺功能不全、出凝血機能障礙、意識不清、精神病史、嚴重聽力和語言障礙等不能耐受手術和配合護理操作的患者。
將所有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78例,男性40例、女性38例;年齡18~70歲,平均年齡為(42.51±10.68)歲;體重52~78kg,平均體重為(65.22±6.74)kg;手術原因包括肛周膿腫23例、肛瘺10例、痔瘡30例、肛門直腸黏膜脫垂7例、肛裂8例;文化程度包括大專以上25例、高中32例、初中及以下21例。觀察組77例,男性41例、女性36例;年齡20~74歲,平均年齡為(42.69±11.12)歲;體重49~80kg,平均體重為(64.98±6.25)kg;手術原因包括肛周膿腫22例、肛瘺11例、痔瘡28例、肛門直腸黏膜脫垂7例、肛裂9例;文化程度包括大專以上24例、高中31例、初中及以下22例。
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其性別、年齡、體重、手術原因、文化程度等方面均無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干預方法。對照組給予術中常規護理,觀察組加強術中心理護理。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巡回護士向患者問好,向其介紹手術室環境,核對信息無誤后將其安置在手術床上。注意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及時鼓勵患者克服不良情緒,使其認識到良好的情緒狀態對麻醉效果和手術效果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向患者介紹手術醫生的經驗豐富、醫療技術過硬,整個醫護團隊配合默契,使其充分信任醫護人員的水平。術中執行各項護理操作前告知患者,使其做好心理準備,以免由于溝通不良引起患者的恐慌和痛苦。對患者提出的疑問進行耐心細致的解釋和說明,以消除其擔憂和疑慮。術中注意保暖,遮蓋患者的隱私部位,以減輕患者的緊張感和羞恥感,以輕松的心態接受各項治療和護理操作[2]。
術中護理人員主動地適時與患者進行親切的交談,以分散其注意力。手術操作過程中醫護人員不得高聲喧嘩或竊竊私語,不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術中發生意外突發事件時應沉著冷靜,配合有度,切忌引起患者驚慌。手術操作輕柔,盡量避免手術器械的碰撞,同時將各種監護儀器的報警聲調低,以免造成惡性刺激,加重患者的緊張感和焦慮感。術中可播放輕柔的音樂以轉移注意力,放松情緒、緩解病痛感。對緊張感強烈、語言疏導無法緩解的患者,可囑患者深呼吸,并握住其雙手或撫摸其額頭,給予心理支持。手術過程中及時向患者報告手術進度,告知患者手術效果良好,以緩解其焦慮感。避免患者看到切除的組織和帶血的敷料,以免產生不良刺激[3]。
此外,注意保持手術室環境干凈、整潔、安靜、光線柔和,調節適宜的溫濕度,提高患者的舒適度。營造溫馨舒適的手術室環境有利于溝通交流和心理護理的開展。
1.3判斷標準。采用華裔教授Zung編制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患者焦慮程度,共包括20項內容,均采用四級評分法,將全部各項得分相加得到總粗分,乘以系數1.25后取整數部分得到SAS標準分。以50分為臨界值,SAS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焦慮程度越嚴重。
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患者抑郁程度,其評分方法和標準類似于SAS量表[4]。
1.4統計學方法。將所有數據均錄入到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進行組間比較,當P<0.05表示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血壓、心率比較。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術中收縮壓、舒張壓、心率等指標較低,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具體數據詳見表1。
3討論
近年來,隨著護理學科的發展和人們自我意識的提高,對護理治療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臨床護理模式從傳統的“以疾病為中心”逐漸向“以患者為中心”轉變。心理護理在整體護理操作中的地位得到較大的提升,患者對心理護理質量的要求也上升。
在肛腸科手術過程中,患者常由于對手術環境的陌生感、手術操作的恐懼感和疼痛、牽拉等刺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5]。在應激狀態下,患者體內神經-內分泌系統異常激活,釋放大量兒茶酚胺,引起血壓、心率的劇烈波動,常有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心跳加速等臨床表現[6]。此外,焦慮還可通過調節自主神經系統,易化對疼痛刺激的感受能力和敏感度。血壓上升、心率加快后可增加心肌收縮力和心肌耗氧量,使術中出血、心腦血管意外、術后感染的機率大大增加,對手術的正常進行和術后康復均造成不利影響[7]。手術期間良好的心理護理對手術效果十分重要。
本研究發現:對肛腸科手術患者實施術中心理護理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穩定血壓和心率,對保證手術成功和提高手術效果具有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尹琛瑛.術中快速冷凍切片患者圍術期的心理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18):37~39
[2]馬文莉,王蕾,劉爽,等.肛腸科患者388例圍手術期的心理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29):7161
[3]譚愛平,陳秋輝,皮茂.肛腸科患者術中的心理干預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1):99~100
[4]郭艷玲.淺談手術室術中清醒病人的心理護理[J].中國療養醫學,2010,19(7):617~618
[5]田秋玉.心理干預對手術中病人的應用效果[J].黑龍江醫學,2010,34(12):947~948
[6]劉秀立,楊鵬.心理干預對病人術中疼痛、血壓及心率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1,25(11):2955~2956
[7]錢春麗.醫護人員言行對術中病人心理狀態的影響[J].當代醫學,2009,15(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