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推拿科常見病標準化病人(SP)與志愿病人來培訓中醫學生臨床醫患的交流能力,提高交流的技巧和策略。
方法:分為應用推拿科志愿患者培訓中醫學生醫患交流能力組(簡稱應用患者組)和應用SP培訓中醫學生醫患交流能力組(簡稱應用SP組)。應用SP組,采用先期招募、遴選、培訓、考核、讓中醫學生與腰突癥SP進行面對面交流、實訓結束后,SP向中醫學生提供對交流過程的反饋意見的流程;應用患者組采用中醫學生互動模擬醫患交流,創造與臨床真實患者交流、進行對志愿患者的接診、進行推拿治療、給予解答日常咨詢等具體臨床實踐等步驟。兩組進行對比以及多站累加后換算分值統計。
結果:應用SP組與應用患者組醫患交流能力評分在實訓前后比較均為P<0.001。實訓后兩組學生醫患交流能力評分比較P<0.05,應用患者組優于SP組。
結論:兩組多站累加后換算分值應用患者組較應用SP組高。
關鍵詞:推拿實訓醫患交流標準化病人
【中圖分類號】R22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066-02
現代社會,醫療領域的現實矛盾主要是醫學模式在向生物-心理-社會轉變,以及對社會醫療制度與醫生自身素質的要求不斷攀升,造成醫患間責任與信任之爭愈演愈烈。中醫學歷來重視與患者的交流,作為醫生職業特性的一部分,必須從中醫學生的培養抓起,這已成為世界醫學教育的必然發展趨勢。良好的醫患溝通既能促進醫生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理,又能加強患者戰勝病魔的信念,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率。本研究結合推拿科特色,應用推拿科常見病標準化病人(簡稱SP)與志愿病人培訓醫學生臨床醫患交流能力,提高醫學生與患者交流的技巧和策略。
1研究方法
分為應用推拿科志愿患者培訓中醫學生醫患交流能力組(簡稱應用患者組)和應用SP培訓中醫學生醫患交流能力組(簡稱應用SP組)。應用患者組15例;應用SP組12例。評估模式參考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模式,結合推拿科專科特點,在現有腰椎間盤突出癥SP資源的基礎上,建立中醫學生推拿實訓醫患交流能力多站式評估方法,具體考核站點設置:接診時的交流→專科查體時的交流→推拿治療時的交流解答→日常咨詢時的交流。每個站點考核結束后,立即評估中醫學生交流表現。累加各站評估結果,換算成分值,根據各站在臨床實際中的重要性,分值加權后再累加。評估結果及換算后分值可較為全面地反映中醫學生推拿實訓后的醫患交流能力。
2研究結果
各項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分析,分類資料采用X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Ridit分析;均數比較:正態分布和方差齊時采用參數檢驗法(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Paired-Samples t test)檢驗,非正態分布和方差不齊時采用非參數檢驗法(Mann-Whitney test)檢驗統計分析結果如下:
2.1實訓前應用SP組與應用患者組比較。
應用患者組與應用SP組實訓前站點評估及多站累加后分值比較無差異。實訓前后多站累加后分值比較,兩組均顯著升高。應用SP組在接診、查體站點評估結果較好,應用患者組在推拿治療、日常咨詢站點評估較好,兩組比較均有差異;兩組累加后分值應用患者組較應用SP組高。
3討論
參與受訓的中醫學生們進入多個SP站點,面對面交流;交流過程結束后SP給予受訓者反饋意見。這樣做減少了初入臨床接觸患者的恐懼感,鍛煉了如何準確向患者傳遞信息,如何全面理解患者反饋的信息,形成中醫學生1對1模擬推拿醫生與腰突癥患者間的交流。模擬后學生間討論及實訓教師糾偏,對整個模擬交流過程的總結和有益補充。中醫學生開始初涉醫患交流的訓練,通過對志愿患者的接診、推拿治療、解答日常咨詢等具體臨床實踐,進一步提高與患者交流的能力。這一環節中學生接觸到的是真實患者,沒有固定模式,更接近復雜化的臨床實際。
應用SP組中醫學生在接診、查體站的交流邏輯性強,尤其是與腰突癥典型表現者交流時比較熟練;應用患者組中醫學生在推拿治療站與解答日常咨詢站的交流時,獲取的患者信息更加真實全面,面對各種推拿臨床問題時應變能力更強。但多站點交流能力綜合評估應用患者組優于應用SP組。
4結論
應用SP可根據需要設置針對性病例,降低評估偏倚,規避醫學考試可能涉及的道德倫理問題,訓練中醫學生的詢問技巧和操作手法;順利完成從醫學生到執業醫生的過渡。同時也存在不足,SP不能完全解決醫學生臨床實踐的困境,只能模擬疾病的主觀部分,難以模擬疾病的客觀表現;針對能夠模擬的疾病種類和癥狀有限,對醫學生的訓練可能陷入重復和固化,不能再現臨床實踐的復雜性。而且招募、遴選及培訓SP成本比較高。
中醫學生互動模擬醫患交流配合與志愿患者交流的聯合作用有很大推動作用,學生除了從醫生的角度理解醫患交流這種過程,還會換位思考;還可部分降低SP的培訓及勞務費用;與志愿患者之間的交流訓練更接近臨床實際。
實訓后中醫學生的醫患交流交流技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比未經實訓、直接進入臨床實習的學生更為熟練;交流過程中較少出現遺漏信息或出錯的情況,并能運用一定的溝通技巧獲得更全面準確的患者信息。總結有如下優勢:①受訓學生可通過反饋信息了解交流過程的真實全貌,從而修正其交流方式、內容及技巧。②推拿科實訓環節將重點放在推拿手法治療時的醫患交流上,體現了推拿專業醫患交流實訓體系的特點及優勢。③建立學生互動模擬醫患交流、SP、與志愿患者交流能力三者配合培養實訓體系。學生互動模擬,使中醫學生除了從醫生的角度理解醫患交流這種過程,還會換位思考。SP與真實志愿患者交流配合,使中醫學生交流能力實訓更接近臨床實際,兼顧臨床交流時邏輯性及應變能力的培養,還可部分降低SP的培訓及勞務費用。三者結合,既吸收了單純應用SP或志愿患者實訓模式的優勢,又可彌補各自的不足,取長補短,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