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圍刺法、艾灸結合按摩治療網球肘的治療效果,探討臨床上治療網球肘的最佳治療方案。
方法:將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網球肘患者按隨機性原則分為觀察組36例和對照組32例,觀察組為圍刺法、艾灸聯合按摩治療網球肘;對照組為中藥聯合按摩治療網球肘,比較兩組治療有效率。
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7.2%,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90.62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皆無不良反應。
結論:圍刺法、艾灸結合按摩治療網球肘治愈率高,患者滿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網球肘圍刺法艾灸按摩
【中圖分類號】R22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080-02
網球肘又稱之為肱骨外上髁炎,屬中醫痹癥的范疇。網球肘發病人群以有勞損或外傷史的青壯年為主,近年患網球肘的家庭婦女及白領也日漸增多,且大部分無明顯誘導因素。網球肘發病慢,臨床癥狀多表現為肘關節疼痛,并向伸腕肌方向放射,部分患者可出現前臂、上臂外側疼痛不適,嚴重者影響日常生活?;贾鲋怅P節屈曲、伸腕或握拳等旋轉運動時,疼痛更甚。圍刺法是一種圍繞病灶周圍進行針刺而提升治療效果的刺法。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網球肘患者36例運用圍刺法、艾灸結合按摩治療,收到滿意的治療效果,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符合標準網球肘患者68例,按隨機性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6例,女性16例,男性20例,年齡30~69歲,平均年齡(43±3.36歲),發病時間為6天~8月,平均發病時間為(3.1±1.37月);對照組32例,女性14例,男性18例,年齡為28~66歲,平均年齡為(44±1.34歲),發病時間為5天~9月,平均為(2.9±1.54月)。全部患者皆運用X線檢查肘關節以確診為網球肘。兩組患者在發病時間、年齡、性別等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診斷標準。①有過度的前臂旋轉等運動損傷史和勞損史,但多無外傷史。②發病慢,肘關節局部腫脹,無力握物,影響日常生活。③肱骨外上髁壓痛明顯,肘關節雖旋轉受限,但伸屈正常。④Mills征陽性。
1.3治療方法。
1.3.1圍刺法。取直徑0.3mm、長1.5寸的毫針,在病變部位周圍皮膚區域刺入,針尖呈10°平刺向壓痛點0.5寸,直刺曲池穴,再圍刺壓痛點周圍的4個阿是穴,若病變范圍大,可在以上基礎上再圍刺一圈,所有穴位均需獲得針感。點燃長約1cm的艾條,置于針柄上,皮膚距艾條約1.3cm,留針至燃燒盡后。
1.3.2按摩?;颊呋贾庞谥委熥郎?,微屈肘關節,用拇指實施推、揉、按手法,順手陽明大腸經從肱骨上髁按摩至腕關節處,肱骨上髁處壓痛點是手法的重點,若患者發病時間久需對穴位實施拔、彈、按、點等,5min1次,刺激強度不宜過大。之后需施行腕關節背伸及前臂旋前運動,分別作4次左右,最后伸直患側上肢,延手陽明大腸經用掌擦法使手五里穴到陽溪穴發熱,熱感需深達肌肉,1次約4min。
1.3.3中藥湯劑。方用獨活寄生湯加減。處方:獨活、桑寄生、秦艽、細辛、寬筋藤、雞血藤、田七、細辛、透骨草、黃芪、茯苓、當歸。水煎服,1d1劑,分2次口服,1次250ml。
1.4療效標準。治愈:日常生活、勞動無明顯影響,肘關節功能恢復正常,屈腕旋轉試驗陰性,肘關節無壓痛及疼痛;顯效:肘關節功能恢復正常,屈腕旋轉試驗陰性,無疼痛,肘關節處略感乏力酸脹;好轉:肘關節功能恢復良好,屈腕旋轉試驗陰性,肘關節壓痛及疼痛輕微;無效:肘關節疼痛改善不明顯,屈腕旋轉試驗陽性,日常生活不能正常進行??傆行?好轉率+顯效率+治愈率。
1.5統計學方法。利用統計軟件SPSS13.0進行統計,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90.625%,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7.2%,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網球肘的癥狀首先由Grunge在1873年總結出,Morris于1882年第一次提出了Tennis Elbow。網球肘發病率約2%,是針康科較常見的疾病之一,發病人群以青壯年為主,因其持續時間長,癥狀重,反復發作,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也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壓力。網球肘是慢性肱骨外上髁伸肌總肌腱損傷性肌筋膜炎,主要是肘和前臂過度使用,且腕部背屈及前臂旋轉多在有阻力下進行,導致肱骨外上髁伸肌牽拉過度,持續損傷撕裂肱骨外上髁附著處,以致肌肉、肌腱等周圍組織不斷修復,發生粘連或瘢痕[2]。網球肘屬中醫“痹癥”、“傷筋”范疇,主要發病原因是勞損,發病機制是肘腕關節過度使用,勞則氣血耗傷,肘部失去濡養,風寒乘虛侵犯肘部;或筋脈損傷致淤血形成,筋絡失去調和,痹阻不通,不通則痛。圍刺法具有滑利關節、松解粘連、活血化瘀疏、通經脈的功效,使患處筋脈通暢,通則不痛;艾灸祛散寒邪,溫通經脈,灸散邪,針行氣,二者共同作用于病灶以達到治療目的。按摩具有緩解疼痛,疏通經脈的作用。本文應用圍刺法、艾灸結合按摩較中藥聯合按摩治療網球肘效果好,患者比較滿意,值得臨床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俞茂華.網球肘的治療現狀和進展.臨床醫藥實踐.2009,28(4):311-313
[2]邢維強.溫針灸配合循經按摩治療網球肘56例.河南中醫,2006,26(1):391
[3]萬余慶.針刀為主治療頑固性網球肘45例.浙江中醫藥學報,2006,30(70):410-412
[4]謝文鏗,楊楚徐.舒筋活血湯配合圍刺法治療頑固性網球肘46例[J].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5,20(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