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093-02
低蛋白血癥尿毒癥患者的死亡危險比白蛋白水平正常的患者高數倍,因此糾正患者營養不良,預防低蛋白血癥是尿毒癥患者治療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為探討機體微量元素水平與低蛋白血癥的關系,我們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對我們縣醫院及中醫院兩家二甲醫院血液透析中心80例尿毒癥患者進行了血液生化檢測,分析了微量元素與低蛋白血癥的關系,為預防尿毒癥患者低蛋白血癥的發生,改善其生存質量提供參考數據。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上述2家醫院血液透析中心的尿毒癥患者為對象,符合入選標準100例,其中男63例,女37例,平均年齡(54.9±16.1)歲。根據血清蛋白(Alb)檢測結果,分為低蛋白血癥(Alb<35g/L)34例和對照組(Alb≥35g/L)66例。
1.2指標檢測。采用一次性真空負壓抗凝采血管于清晨空腹抽取肘靜脈血3ml,上下倒轉3次,存放冰箱。應用BH-5100智能型火焰原予吸收光譜儀及配套試劑,專人嚴格按規程操作,測定兩組患者全血中鐵、鋅、硒、銅、錳等微量元素水平。
1.3統計分析。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兩組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影響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檢驗水準為0.05。
2結果
3討論
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蛋白質攝入不足、厭食或消化道功能障礙以及酸中毒狀態抑制蛋白質合成等原因,常導致低蛋白血癥,并常伴隨機體微量元素水平的混亂。微量元素參與機體多種代謝過程,在體內雖然量少,但活性大。本研究結果顯示,血銅和錳水平可能和低蛋白血癥發病有關;進一步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血銅和血錳水平是低蛋白血癥的影響因素。與對照組相比,高血銅水平和低血錳水平是尿毒癥患者低蛋白血癥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其中血銅水平的相關性最顯著,機體較高的血銅水平可使低蛋白血癥發病的危險性增加5.186倍,而較低水平的血錳可使低蛋白血癥的危險性增加4.228倍,提示尿毒癥患者可能由于腎臟功能部分喪失以及食物攝入的不均勻,使機體微量元素水平紊亂,進而影響了低蛋白血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