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108-01
現代醫學的發展進步,逐漸摒除舊的觀念,宣揚新的理念,任何疾病的診療、護理均以科學為依據,而不是想當然的去理解,以錯誤的方式來解決,不接受新的知識,結果錯過了疾病的最佳治療時機,延誤了疾病的治療,造成不可預知的嚴重后果。現將門診患者對眼科常見病的幾點認識誤區歸納如下:
誤區一:老年性白內障直到看不見才可手術。
白內障是指晶狀體混濁,是我國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臨床表現:雙眼呈漸進性、無痛性視力下降。
糾正:由于顯微手術技術的快速發展,如果視力下降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質量,即主張手術,改善功能性視力,提高生活質量。
手術方法:目前被公認的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術。
誤區二:翼狀胬肉可用藥物消除。
翼狀胬肉也是眼科常見病和多發病,是瞼裂區增殖的球結膜侵襲到角膜上呈三角形,形似翼狀。
臨床表現:小的翼狀胬肉,偶有異物感,進行性翼狀胬肉,頸部和體部肥厚充血,頭部前端侵及瞳孔區影響視力。
糾正:翼狀胬肉是球結膜增生的產物,目前沒有哪種藥物可以消除這種增生組織,最佳治療為手術切除,現階段有效的手術方法是翼狀胬肉祛除聯合角膜干細胞移植術。
誤區三:早期低度真性近視戴鏡會加深近視度數。
在調解放松狀態下,平行光線經眼球屈光系統后聚焦在視網膜之前,稱為近視。
學生時期的近視眼主要由于長期近距離不正確用眼閱讀、書寫形成的。許多家長不愿意為已近視的孩子配戴眼鏡,認為戴鏡會加深近視度數。
糾正:不戴眼鏡,眼睛過度調節,產生眼脹、頭痛、惡心、視物不清等疲勞癥狀,最終加重視力下降。戴鏡幫助調節眼屈光度,減輕用眼負擔,同時注意用眼衛生,定期到醫院檢查視力及屈光。
誤區四:高血糖高血壓自行控制血糖血壓就可以,不用查眼底。
糖尿病性及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均不被重視,但卻是主要的致盲眼病。
糖尿病主要損害視網膜的微小血管,視網膜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失去其屏障功能,發生滲漏從而引起視網膜水腫及視網膜小點狀出血,視網膜長期水腫留下硬性脂質存留及黃斑囊樣水腫。
而長期高血壓使視網膜動脈管壁硬化、管徑狹窄,血管管壁開始滲漏血漿,致使視網膜水腫、滲出,兩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視力下降。
糾正:高血糖、高血壓注重飲食及藥物治療外,應定期到醫院監測、調整血糖參數及降壓藥物劑量,還要定期散瞳檢查眼底,不可自我感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發生不可逆的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總結:患者本身有必要對疾病有一個科學的認知,這對自身健康也是最基本的保障,及時發現,及早就醫,正確治療,減輕因錯誤認知給自身帶來的身心及經濟負擔。同時要求醫護人員不斷學習,正確解答,認真宣教,糾正患者錯誤認知,減輕對疾病的恐懼,在心理上對患者也是一種支持,最終達到消除疑慮及治愈疾病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燕燕,蔣臘梅.眼耳鼻喉口腔科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2]劉洪超,曲慶衛.超生白內障的社區健康教育.適用護理雜志
[3]趙曉霞,王麗麗.角膜干細胞移植治療翼狀胬肉的療效觀察國際眼科雜志
[4]薛寶靈.學生近視防治措施應用探討.基層醫學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