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膽汁返流性胃炎的臨床特點進行分析及探討。
方法:選擇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就診的48例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各24例患者。觀察組患者采用普瑞博恩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嗎丁啉治療,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及服藥后不良反應率的差異。
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的臨床顯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兩組臨床顯效率具有差異性(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率具有差異性(P<0.05)。
結(jié)論:采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噯氣、胃酸等癥狀,用普瑞博恩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具有療效快、臨床效果顯著、不良反應率低等優(yōu)點。
關(guān)鍵詞:膽汁反流性胃炎普瑞博恩臨床診斷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111-01
膽汁反流性胃炎亦指堿性反流性胃炎,通常發(fā)生在手術(shù)后幽門功能降低或幽門擴約肌功能失調(diào)等原因造成的腸液、胰液、膽汁等內(nèi)容物倒流進行胃部,并在胃酸的作用下,導致胃黏膜屏障遭到破壞,并引起酸性離子增加,從而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癥的發(fā)生。[1]對反流性胃炎進行有效的診斷及治療,可有效緩解內(nèi)容物對胃黏膜造成的破壞。本文將對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進行就診的48例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并對診治結(jié)果進行歸納總結(jié),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就診的48例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別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各24例患者。其中觀察組患者男性16例,女性8例,患者年齡為19~72歲,患者平均年齡為(45.2±4.3)歲,患者病程為3個月~5年不等,平均病程為(2.4±1.2)年;對照組患者男性14例,女性10例,患者年齡為16~69歲,平均年齡為(46.3±5.1)歲,患者病程為2個月~6年,平均病程為(2.7±1.3)年。
1.2診斷及排除標準。采用胃吸出物測定法對患者膽汁進行測定,從患者鼻腔中插入胃管直至胃腔,到達胃腔后抽吸空腹和餐后胃液,并測定膽酸的含量,患者空腹時胃酸分泌量小于3.5mmol/h,膽酸超過30ug/ml,則可判斷患者為膽汁返流性胃炎。排除標準:有嚴重的心腦血管性疾病及呼吸系統(tǒng)性疾病,胃十二指腸病變、有消化道出血及胃癌患者。
1.3治療方法。觀察組患者采用普瑞博恩治療,每天服用劑量為40mg,每天服用2次,七天為1療程,持續(xù)服用3個療程;對照組患者采用嗎丁啉治療,每天于飯前15~30分鐘服用,服用的劑量為10~20mg,每天服用2次,七天為1療程,持續(xù)服用3個療程,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臨床治療效果及服藥后不良反應率的差異。
1.4療效評價[3]。痊愈:經(jīng)胃吸物進行分析,患者膽酸含量與正常水平相當,患者胃炎的臨床癥狀消失;有效:經(jīng)胃吸物進行分析,患者膽酸含量水平較治療前明顯改善,患者胃炎的臨床癥狀也明顯改善;無效:經(jīng)胃吸物進行分析,患者膽酸含量并沒有改善,胃炎的臨床癥狀沒有消失,甚至變得嚴重。
1.5統(tǒng)計學分析。本組患者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13.0進行分析,組間差異性采用X2進行檢驗,其中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顯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兩組臨床顯效率具有差異性(P<0.05),結(jié)果見表1。觀察組患者中有1例出現(xiàn)頭暈,而對照組患者中有2例出現(xiàn)頭暈,有1例出現(xiàn)胸悶,有2例出現(xiàn)惡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率具有差異性(P<0.05),結(jié)果見表2。
3討論
嗎丁啉是臨床上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常用藥物,它可以促進胃部排空,減少膽液在胃部停留的時間,從而促使胃部反流性物質(zhì)的排空,增加十二指腸及胃竇的運動,協(xié)調(diào)幽門進行收縮,增強食道及食道下端括約肌的張力。[4]但嗎丁啉不適用于心臟病患者,容易加重患者的病程,對于胃腸出血性患者也不適用,且嗎丁啉容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胸悶等不良反應。
普瑞博恩是一種胃腸動力藥物,其可以協(xié)助及加強胃腸運動,防止食物返流及食物停滯,可選擇性地促進乙酰膽堿的釋放,增強胃腸的運動力,但其不影響?zhàn)つは碌纳窠?jīng)叢,因此不會改變胃部黏膜的分泌。大量的體外實驗證實,普瑞博恩可以促進胃部及十二指腸排空,促使大腸及小腸蠕動的同時不會抑制乙酰膽堿的活性,不會增加胃酸的分泌,不會對胃部造成刺激。
參考文獻
[1]李小剛,陳錫美.膽汁反流和幽門螺桿菌感染在膽汁反流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發(fā)病中的作用[J].中國內(nèi)鏡雜志,2005,6:639-641
[2]林金坤,胡品津,李初俊等.原發(fā)性膽汁反流性胃炎診斷的探討[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7,42:81-83
[3]張萬岱,曾錦章.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病機和診治進展[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8,9(1):31-34
[4]盧王,黃裕新,王景杰.膽汁反流的診斷及發(fā)病機制的研究現(xiàn)狀[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08(11):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