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合理用藥現象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存在。目前不合理用藥出現的形式、動因以及造成的后果,所有的醫療專業技術人員都應該將確保合理用藥當作提供健康服務的大事。提高合理用藥水平,促進醫療和社會保健的質量。
關鍵詞:不合理用藥 動因形式后果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135-02
在實際針對疾病的藥物治療中,醫療行為并沒有完全遵從合理用藥的原則。因此,沒有達到以上標準的行為我們就稱之為不適當用藥或者不合理用藥。據WHO估計,有超過一半的藥物被不恰當地處方、調配和銷售,有一半的患者沒有正確使用藥物。不合理用藥現象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存在。下面就談一下不合理用藥出現的形式、動因以及造成的后果。
WHO認為,全球有1/7的人不是死于自然衰老或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藥。而患者中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藥。我國的不合理用藥形式多樣,例如無明確指征、違反禁忌癥,劑量過大或不足、劑型不適當等,其中以選藥不當、用藥品種過多、配伍錯誤最為突出。
1常見的不合理用藥
1.1抗菌藥物使用劑量不足、使用方法不妥或無指征使用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如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時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外科手術無原則的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更為常見,國內已經制定了相關的指導原則以規范抗菌藥物的使用。
1.2過度使用注射劑也是常見的不合理用藥現象之一。已有報道藥物不良反應以注射途徑最為常見。
1.3不按照臨床指南用藥,在藥物治療過程中用錯藥。
1.4不能提供恰當的、安全的和有效的藥物。
1.5使用安全性不可靠的藥物。
1.6使用那些本不需要的昂貴藥物,如適合一線窄普抗生素的患者給予了三代廣譜抗生素。
1.7使用了正確的藥物,但是給藥途徑、劑量和療程不當,如口服甲硝唑即可達到治療目的的患者卻滴注甲硝唑。
1.8不恰當地自我藥療。藥物的過度使用、使用不足或者使用錯誤都會導致有限的衛生資源的浪費,給人類健康造成危害。
2不合理用藥的動因
臨床用藥不只是醫師、藥師、護士或患者單方面的事,而是涉及診斷、開方、調配發藥、給藥、服藥、監測用藥過程和評價結果的全過程。因此很多原因可以導致不合理用藥。導致不合理用藥的主要動因可分為:來自患者的、來自處方醫生的、來自醫療機構的、來自包括生產廠家影響在內的藥品供應系統的因素、來自法規的因素、來自藥物正確的和錯誤的信息因素以及以上幾種因素之和。
2.1患者方面。錯誤的藥物信息。信任被誤導、不恰當要求使患者對藥物產生錯誤的認識。
2.2醫生方面。缺少教育和培訓、角色不適當、缺少客觀的藥物信息、經驗缺乏及藥物療效的認識被錯誤引導等使醫生對制訂藥物治療方案判斷錯誤。
2.3醫療機構方面。患者太多、人手不夠、開處方壓力太大及化驗室能力不足,導致患者得不到合理的藥物治療。
2.4藥物供應系統方面。不可靠的供應商、藥品短缺、供應過期藥物等造成藥物使用問題。
2.5藥物政策。執法力度不夠,對政策的理解欠缺、監管制度不落實均會影響患者獲取和使用藥物。
2.6企業方面。不恰當的藥品推銷活動、不合理藥品宣傳廣告及不適度的利益驅使都會不同程度地誤導患者用藥。
3不合理用藥的后果
當前,不合理用藥已成為威脅患者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合理用藥可造成藥品乃至醫藥資源(物資、資金和人力)有形和無形的浪費。不合理用藥將增加不良事件風險和耐藥性的發生率上升;造成不良的社會、心理影響,甚至對社會和患者產生危害。不合理用藥必然導致不良的后果,這些不良后果有些是單方面的,有些是綜合性的;有些程度輕,有些后果嚴重,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1延誤疾病治療。不合理或濫用藥物不僅會使疾病治療失去良機,還極易使病原微生物產生耐藥性,降低治療效果。
3.2浪費醫藥資源。不合理用藥可造成物資、財經及人力資源的浪費。如無病用藥、重復給藥和無必要的合并使用多種藥物,不但加大了醫藥資源的耗費,還增加了疾病治療的難度。
3.3產生藥物不良反應甚至藥源性疾病。超量、超時、誤服、錯用以及不正常使用藥物不但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產生的機會,還會導致新的因藥物引起的疾病。
3.4釀成藥療事故。因用藥不當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被稱為藥療事故,一方面是發生了嚴重的甚至是不可逆的損害,如致殘、致死;另一方面是涉及人為的責任。
用藥是治療的重要手段,所有的醫療專業技術人員都應該將確保合理用藥當作提供健康服務的大事。政策制定者和機構需要使用一些有效的工具和辦法來監測、干預、調整和評估藥物的使用,在開展合理用藥調研的基礎上找出不合理用藥問題的類型和動因,從而制訂相應的干預措施,提高合理用藥水平,促進醫療和社會保健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