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148-01
新兒撫觸作為一種對嬰兒健康有益的自然醫療技術,通過對新生兒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系統的撫觸措施,促進神經系統的生長發育,刺激嬰兒的淋巴系統,增加胃腸激素的分泌,使新生兒攝入量增加。本研究旨在探討撫觸對新生兒睡眠、體重、奶量等各項生長指標的變化和影響。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2009年5月~2009年10月我院住院分娩的新生兒120例,按出生時間順序隨機分為撫觸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撫觸組胎齡(36~41)周,出生時的體重(2500~4000)g,APgar評分(7~10)分、身長(45~56)cm,對照組胎齡(37~41)周,出生時體重(2550~3950)g,APgar評分(7~10)分,身長(46~56)cm,均為母乳喂養,無窒息史,母嬰健康。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1.2研究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方法。撫觸組:每天進行3次撫觸,每次15min。住院期間按摩由醫院配備的專業護理人員操作。撫觸順序:頭面部、胸部、上肢、腹部、下肢、背部,每組動作4個八拍。使新生兒仰臥于舒適的撫觸床上,取適量強生潤膚油(夏天用強生爽身粉),輕輕地從頭額中央滑向兩側腦后,再用雙手指腹在臉頰上環形滑動,并用拇指在寶寶上唇畫一個微笑。同一方法按摩下唇。雙手放在兩側肋緣,右手斜向上輕輕滑至寶寶右肩復原,左手用同樣的方法進行。順時針方向按摩臍部周圍。用兩只手交替擠捏胳膊,從上臂到手腕部輕輕擠捏,然后用手指按摩手心并輕輕輪流牽拉五個手指,用同一方法按摩另一只手。按摩嬰兒大腿、膝部、小腿至踝,也是用雙手交替輕輕擠捏,然后按摩腳踝及足部并分別輕輕牽拉腳趾。然后讓新生兒俯臥位,用雙手指腹迂回從頸部到臀部,再迂回折轉向上至頸部。再從腰骶部脊柱兩旁輕輕提捏背部皮膚至頸部。觀察比較兩組新生兒各項生長指標包括體重、身長、頭圍、睡眠、奶量以及縮短胎便排出時間的變化影響。
1.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新生兒健康生長各項指標比較。兩組出生時體重、身長、頭圍、睡眠、奶量、縮短胎便排出時間6項健康生長指標變化比較不明顯,經過30d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系統的撫觸措施后,撫觸組的體重、身長、頭圍、睡眠、奶量、縮短胎便排出時間均有顯著變化,且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也有顯著性(P<0.05),見表1。
3討論
3.1撫觸按摩,觸摸。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皮膚是人體體表面積最大的感覺器官,有極豐富的神經感受器。能將傳導人體體表面積的信息反饋到中樞神經系統,通過情緒活動與大腦皮層邊緣系統和植物神經系統互為關系。在彌猴實驗中已得到證實:它寧可接受撫觸而不要食物。證明觸摸是人體的第一需要。
3.2嬰兒撫觸。是通過雙手對嬰兒全身各部位皮膚、肌肉進行科學的、有規則、有次序的、有手法、有技的輕柔愛撫與溫和的按摩。撫觸有利于嬰兒的發育,加強嬰兒的免疫能力和應激力,并能促進消化功能,減少嬰兒哭鬧,改善嬰兒睡眠[1]。同時,嬰兒撫觸可解除新生兒便秘,明顯增加新生兒體重和進食量[2,3]。
3.3撫觸對新生兒發育的影響。有研究報道,撫觸對新生兒生長具有許多益處,可作為新生其原因是撫觸能調節嬰兒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系統,增加迷走神經緊張性,促進胃泌素、胰島素分泌增加,增加攝取奶量,減少嬰兒焦慮情緒,增加睡眠時間,從而增加體重。同時撫觸也有利于促進嬰兒-內啡肽、5-羥色胺、腎上腺皮質激素、血清素等分泌,從而增加免疫功能,促進生長發育[4]。
綜上所述,撫觸可以增加新生兒的免疫功能,提高健康水平,促進新生兒的生長發育。撫觸作為一種對嬰兒健康有益的自然醫療技術,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Fie ld T. M assage therapy for infants and chidren. Ber Beher Ped iatr, 1995,16(2): 105~111
[2]柯國瓊,林小燕,黎寧,等.改良撫觸方法促進嬰兒生長發育的臨床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4):278~280
[3]王菊香,高玉先,張保榮.撫觸與新生兒健康[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1):30
[4]李秋波,徐心坦,牛峰海,等.撫觸對早產兒體格發育及血生長激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水平的影響[J].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8,44(6):41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