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球帽和磁性兩種附著體在復雜可摘義齒修復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選擇在我院實施復雜可摘義齒修復60例,按隨機數字表將其分為傳統金屬卡環固定組(K);球帽附著體固定組(Q)和磁性附著體固定組(C),每組均為20例。治療后對患者進行隨訪,觀察和比較各組患者的基牙臨床指征和臨床療效。
結果:Q組和C組患者修復后各基牙指數較治療前顯著減小(P<0.05),且均顯著低于K組(P<0.05);修復后覺安裝義齒后咀嚼有力、發音清楚、美觀、舒適以及穩定的患者例數均高于K組,其中感覺發音清楚、美觀和舒適的例數顯著高于K組(P<0.05)。
結論:球帽附著體和磁性付著體等新型固定體,保存基牙效果,恢復患者口頜功能快,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傳統卡環固定體。
關鍵詞:球帽附著體磁性附著體可摘義齒修復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157-01
牙齒缺失或牙列缺損是一種重要的口腔問題,其在中老年人群中發病率較高,缺失或缺損率高達90%[1]。牙齒缺失或牙列缺損等會影響人們的咀嚼功能,嚴重者還會引起胃病、心臟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給人們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2]。臨床上對于牙齒缺失或牙列缺損的修復主要采用固定義齒修復和可摘義齒修復兩種方法。可摘義齒修復以其對基牙要求條件低,適應范圍廣的優點,廣泛應用于各種牙齒缺失或牙列缺損的修復中[3]。在可摘義齒修復中義齒的固定是重要一環,臨床上一般采用固定體對其進行固定。目前臨床上固定體的種類較多,除傳統的卡環外,還包括套筒冠、冠外附著體、磁性附著體、球帽附著體等均亦可用于可摘義齒的固位[4]。本文分別選擇磁性和球帽兩種附著體固定體對可摘義齒進行固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特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進行可摘局部義齒修復的60例牙齒缺失或牙列缺損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39~76歲,平均43.2±4.8歲。
1.2研究方法。按隨機數字表將60例患者分為3組,每組20例。第一組在可摘義齒固定時采用傳統金屬卡環固定(K組);第二組采用球帽附著體固定(Q組);第三組采用磁性付著體固定(C組)。治療后對患者進行隨訪,觀察和比較各組患者的基牙臨床指征和臨床療效。
1.3療效判斷。效果的評價標準參照Loe文獻所公布的標準。
1.4數據統計學處理。所有數據均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卡方(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所有數據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分析完成。
2結果
2.1各組固定后基牙臨床指征比較。表1結果顯示:K組牙齒動度、牙齦指數和牙周袋指數較修復前均無顯著改善(P>0.05);Q組和C組患者各指數較治療前顯著減小(P<0.05),Q組和C組患者修復后各指數均顯著低于K組(P<0.05)。Q組和C組間修復后基牙臨床指征間無顯著差異(P<0.05)。
3討論
近幾年,隨著牙科技術和牙科材料的進步和發展,可摘局部義齒的固位體也從單一的卡環形式發展為套筒冠、磁性附著體、冠外附著體、球帽附著體等多種形式[3]。新型的固位體相對于傳統的固位體卡環,具有不易暴露,固位和穩定性好,改善義齒修復效果佳等優點。不同形式的固位體,根據各自的特點和患者口腔實際情況,可配搭使用,設計形式靈活多樣,很大程度上擴大了可摘義齒基牙選擇范圍[4]。本文分別選擇磁性和球帽兩種附著體固定體對可摘義齒進行固定,結果發現擇磁性和球帽兩種附著體固定體對基牙動度、牙齦指數和牙周袋指數等較傳統卡環改善更加明顯,修復后患者滿意度更高。這與王培志等研究結果一致。綜合上述我們認為,球帽附著體和磁性附著體等新型固定體,保存基牙效果,恢復患者口頜功能快,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傳統卡環固定體。
參考文獻
[1]孫志廣.烤瓷和活動義齒聯合修復老年人牙齒重度磨耗伴缺失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15):2215-2216
[2]王培志,光寒冰,夏露等.多種附著體在復雜可摘義齒修復中的應用[J].口腔醫學,2012,1(32):19-21
[3]中華口腔醫學會《義齒護理指南》專家組.義齒護理指南[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1,1(46):4-6
[4]彭利輝,潘小波,鐘愛喜等.附著體義齒修復復雜牙列缺損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09,5(18):689-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