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比較奧美拉唑不同劑量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效果,探討合適劑量。
方法:經胃鏡檢查確診的消化性潰瘍出血的80例患者按隨機自愿的原則分為大劑量組及常規劑量組各40例,實施常規綜合治療常規劑量組應用奧美拉唑40mg靜推,1次/d,大劑量組應用奧美拉唑40mg靜推,Bid。
結果:大劑量組出血停止時間平均(22.96±8.34)h、輸血量平均(1.59±0.34)U小于常規劑量組的(34.12±9.85)h、(2.22±0.78)U(P<0.05),大劑量組總有效率95.00%高于常規劑量組的80.00%(P<0.05)。
結論:大劑量奧美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高效、安全,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奧美拉唑消化性潰瘍出血不同劑量效果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169-02
消化性潰瘍是指胃腸粘膜層的局部缺損,最主要的并發癥之一就是出血,且容易復發,因此對本病選擇療效顯著的藥物治療具有極其重要意義[1]。本資料回顧分析我院收治的經胃鏡檢查確診為消化性潰瘍出血的患者經不同劑量奧美拉唑西治療的臨床資料,重點分析不同劑量奧美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的臨床療效差異,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2007年5月-2012年8月經胃鏡檢查確診為消化性潰瘍出血的80例患者,排除服用其他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藥物的患者,其中男41例,女39例,年齡最小22歲,最大70歲,平均(50.13±15.12)歲,臨床表現為嘔血或便血表現,并伴有不同程度頭暈、乏力、血壓下降等,所有患者均排除有嚴重心腎功能障礙、哺乳或妊娠期婦女及對藥物過敏者。按隨機自愿的原則分為大劑量組及常規劑量組各4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出血部位及程度等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患者均需進行補充血容量治療。對于有休克、感染等癥狀的患者,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進行抗休克、抗炎等治療。①常規劑量組:奧美拉唑40mg靜推,1次/d。②大劑量組:奧美拉唑40mg靜推,Bid。
1.3觀察指標。①止血時間;②輸血量;③臨床療效[2]通過觀察出血停止情況進行判斷(胃管內注入生理鹽水,轉動體位抽取胃液.觀察顏色并作潛血OB檢查,出血減少或停止:嘔血停止、黑便次數減少,腸鳴音恢復正常,P小于90次/分,血壓平穩)。顯效:3天內出血停止;有效:3~7出血停止;無效:7天以上出血未停止。④藥物不良反應。
1.4統計學處理。數據結果均使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應用t檢驗,各指標率的變化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大劑量組出血停止時間平均(22.96±8.34)h、輸血量平均(1.59±0.34)U小于常規劑量組的(34.12±9.85)h、(2.22±0.78)U(t=4.11,3.98,P<0.05),大劑量組總有效率95.00%高于常規劑量組的80.00%(X2=6.12,P<0.05)。
3討論
消化性潰瘍的發生是由于對胃、十二指腸黏膜有損害作用的侵襲因素與黏膜自身防御/修復因素之間失去平衡的結果,潰瘍的最終形成是由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潰瘍侵蝕血管時則發生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潰瘍出血多為自限性的,但對于活動性出血或近期有出血征兆患者,應采用抑酸劑,并應在內鏡下監測病情發展,對消化性潰瘍出血的治療達到較好的效果,恢復血小板凝血功能使其形成穩定的血栓,促進創面盡快愈合等尤為重要,研究發現,當胃液pH值>6才能獲得較好的凝血效果。因此,抑酸劑是消化性潰瘍合并出血搶救治療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3]。
奧美拉唑能明顯抑制胃酸的分泌,其通過抑制壁細胞分泌小管的H+-K+-ATP酶,使胃酸分泌的最終環節受阻,其抑制作用強而持久,可使胃內達到無酸狀態,防止凝血塊脫落,為凝血過程創造了條件,又使體液與血小板誘導的作用得以發揮,有助于血凝及血小板凝集后不能解散而起到止血作用,減少胃酸對于血小板凝聚及其他血液凝固機制的不利因素,防止了氫離子向胃粘膜內逆擴散造成的胃粘膜進一步損害,同時減少了胃蛋白酶活性,從而有利于胃粘膜屏障的重建和控制出血[5],本文結果顯示常規劑量組應用奧美拉唑治療,總有效率78.26%,這主要是由于常規劑量雖然可提高胃內pH值,但維持時間不夠,不能使胃內pH值12h保持較高值,致使形成的血痂又被胃酸或胃蛋白酶溶解,從而造成消化性潰瘍并發出血患者繼續出血不止[6]。而質子泵抑制劑治療用藥劑量與治療效果呈明顯的正相關,大劑量的質子泵抑制劑可以更快的起到止血的作用[7],本文結果顯示大劑量組出血停止時間(22.96±8.34)h、輸血量(1.59±0.34)U小于常規劑量組的(34.12±9.85)h、(2.22±0.78)U(P<0.05),大劑量組總有效率95.00%高于常規劑量組的80.00%(P<0.05),因此,大劑量奧美拉唑是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高效的、安全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周彪,牛旭平.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與治療新進展[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19):31-34
[2]中國醫師學會急診醫師分會.消化性潰瘍合并出血急診診治專家共識[J].中國急救醫學,2010,30(4):289-293
[3]中華消化雜志編委.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診治指南(2009,杭州)[J].中華消化雜志,2009,29(10):682-686
[4]段愛芳.不同劑量埃索美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5):94-95
[5]侯中寧.兩種不同劑量的質子泵抑制劑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0):119-120
[6]李明.大劑量質子泵抑制劑和H2-受體拮抗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86例[J].臨床醫學,2011,31(2):56-57
[7]謝軍,王銀章.不同劑量奧美拉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0,12(1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