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盆腔炎的臨床診治措施和臨床意義。
方法:選取我院婦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確診為盆腔炎患者124例。依據診治方案的不同分為觀察組(綜合治療組)和對照組(常規治療組)各62例,對比分析兩組的臨床療效。
結果:觀察組治療8周后在癥狀消失及治愈率方面均好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P<0.01)。
結論:綜合治療對于盆腔炎患者能明顯改善癥狀,獲得良好的治愈效果,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盆腔炎診治分析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176-02
盆腔炎(PID)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圍組織的炎癥,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膿腫等在內都屬于其疾病范疇。炎癥可局限于一個部位,也可同時累及幾個部位。由于盆腔炎多發生在性活躍期、有月經的婦女,因此隨著女性生活方式的改變發病率逐日增多。盆腔炎發生后,長期的盆腔瘀血,患者可能出現月經失調,甚至導致輸卵管粘連而致不孕癥的發生,這給女性帶來生活工作的不便且影響生育。臨床治療時女性發病后大多僅僅服用一些抗菌消炎藥或者自行服用止痛藥,治療上存在不規范等問題,我院近期采取了綜合治療的方法,在盆腔炎患者的治療效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就此一些體會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婦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確診為盆腔炎患者124例。其中觀察組(綜合治療組)62例,年齡22~58歲,平均40歲,急性者8例,慢性者54例;對照組(常規治療組)62例,年齡24~60歲,平均42歲。急性者10例,慢性者5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等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盆腔炎概述。盆腔炎的范圍包括盆腔生殖器官(子宮體部、輸卵管、卵巢)及盆腔腹膜與子宮周圍的結締組織(又稱蜂窩組織)的炎癥。根據病原體的差異,盆腔炎又可分特異性盆腔炎和非特異性盆腔炎。盆腔炎在一些性生活紊亂、性病泛濫的國家中常見。我國近年來生活方式的改變,加上一些婦科小手術的無菌操作重視不足以及宮內節育器的廣泛應用,發病現象比較突出。
1.3臨床表現。急性者有發熱,下腹疼痛拒按,白帶膿性量多,可伴乏力,腰痛,月經失調。慢性者易感疲勞,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可有尿頻、尿急、尿痛現象。
1.4方法。
1.4.1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主要以靜脈注射喹喏酮類抗生素并配合直腸給藥、保留灌腸等手段(具體略)。
1.4.2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綜合治療,具體如下:
1.4.2.1生活指導。健康生活,保持樂觀心態,調整情緒,釋放壓力,禁食生冷、辛辣溫熱、刺激性食物,禁煙酒,飲食上可給予姜湯、紅糖水、桂元肉等溫熱性食物。積極避孕不要縱欲亂性,勤換內褲注意衛生。
1.4.2.2清洗治療。私處進行日常護理,每天清洗外陰時,選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每周一次沖洗陰道以避免造成菌群失調而引發細菌感染。
1.4.2.3物理療法。有短波、超短波、離子透入等促進盆腔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狀態,提高新陳代謝,以利炎癥的吸收和消退。
1.4.2.4中醫方藥治療。進行辯證后進行方藥內服,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溫經散寒為治則,選取丹參、赤芍、木香、桃仁、金銀花、蒲公英、紅花、茯苓、丹皮、生地等中藥為方,癰腫明顯加蛇舌草,葡公英,痛重時加延胡索、川芎,腹痛加三棱、莪術,膿性白帶加紅藤、敗醬草[1]。有積液者加土茯苓、澤蘭水煎服,1劑3煎,并可采取中藥并加水坐浴清洗。
1.4.2.5中醫輔助治療。進行針灸理療,以腎俞、次髎、足三里為主穴,輔以中極、子宮穴、關元、三陰交治療,部分患者還可對腹部穴位進行熱敷、熏洗。
1.4.2.6心理治療。消除思想上的顧慮,增強治療的信心,補充身體所需營養,注意勞逸結合,提高機體抵抗力。
1.5療效評定。治療8周后觀察兩組患者的主觀癥狀改善情況評定療效。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進行評定。
1.6統計學方法。采用統計學t檢驗,且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3討論
盆腔炎的發病原因很多,產后或流產后感染、宮腔內手術操作后感染、經期衛生不良、鄰近器官的炎癥直接蔓延等等都會造成盆腔炎的發生。女性盆腔范圍包括生殖器官(子宮、輸卵管、卵巢)、盆腔腹膜和子宮周圍的結締組織。現代生活的改變,人流手術的濫用等等均造成盆腔炎的發病率逐年上升。長期的炎癥易并發使附件粘連,影響女性生活工作,因此及時綜合的診療至關重要。
臨床大多屬慢性盆腔炎,在診斷時患者的病史經過很重要,如勞累、性交后及經期前后癥狀加重、易感疲勞、病程1年以上,此外還應結合婦檢和子宮部位觸診,當然超聲檢查對于該病的確診是必不可少的。
在治療上我們采取綜合性的手段,不光僅僅依靠臨床輸液治療,由于發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我們也在各個方面加以防范。女性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很重要,這可以從源頭上杜絕各種感染途徑,而且還應加強自我防范意識,在月經期、人流術后及上、取環等婦科手術后陰道有流血,一定要禁止性生活,禁止游泳、盆浴,被診為急性或亞急性盆腔炎患者,一定要遵醫囑積極配合治療。以往常規治療以抗生素為多,長期炎癥刺激易造成器官周圍粘連,抗炎藥物不易進入[2],抗生素的耐藥現象已經造成疾病治愈的延期。我們配合中藥進行清熱解毒、祛濕利水、活血化瘀治療,臨床也發現對于病情癥狀的緩解確實有很好的療效。
綜上,綜合治療對于盆腔炎患者能明顯改善癥狀,獲得良好的治愈效果,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劉建華,陳愛華,梅劍娟.中西藥聯用治療盆腔炎性包塊34例臨床觀察[J];江蘇中醫藥;2010,12:478
[2]張德忠,溫建艷,周文聰,等.女性盆腔炎病原菌分布與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3):1747-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