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腹膜透析并發感染的因素及防治對策。
方法:調查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我科陸續收治的10例因慢性腎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而發生腹膜感染病人。
結果:其中1例院內感染,9例院外感染,分析腹膜感染的原因與無菌操作不嚴、患者的營養狀況、文化背景及家庭環境等有直接關系。
結論:腹膜透析腹膜感染受多種因素影響,預防和治療腹膜感染需要采取綜合措施。
關鍵詞:腹膜透析腹膜感染預防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178-01
腹膜透析是終末期腎病患者的一種終生維持治療手段[1]。它是用腹膜作為透析膜,依賴彌漫和超濾的作用達到清除體內過多水份和毒素的目的,從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腹膜感染是腹膜透析最嚴重的2012年7月陸續收治的10例腹膜透析病人發生腹膜感染的原因及治療護理總結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臨床資料。我院腎內科2011年1月起收治腹膜透析患者發生腹膜感染10例,男2例,女8例,年齡55-77歲,平均年齡66歲,家庭透析10例,因發熱、腹痛、伴有壓痛及反跳痛。透出液檢查:混濁、甚至出現蛋白凝塊,白細胞升高,這些病人所使用的透析液均為同一廠家的產品(廣州百特),對該產品院感科進行質量抽檢,檢查結果提示該產品完全達到相關質量要求。
1.2腹膜感染診斷標準。按照1987年全國血液凈化會議提出的腹膜透析并發感染性腹膜炎的診斷標準進行診斷:①有發熱、腹痛、惡心、腹膜刺激征等;②透出液混濁,透出液檢查白細胞大于或等于100×106/L,其中,中性粒細胞大于或等于50%;③腹透引流液涂片或培養陽性,真菌性腹膜炎必須找到真菌[2],符合上述3項中2項可確診,具有一項可疑診。
2腹膜透析并發感染性腹膜炎的影響因素
2.1營養狀況。主要指標是血紅蛋白(Hb)及血清蛋白(AIb)低于正常。腹膜透析患者多存在營養不良抵抗力低下[3]。
2.2無菌操作不嚴格如未戴帽子口罩,未洗手或洗手不符合要求,不慎碰觸無菌點,未更換新的碘伏帽,操作過程中連接系統脫落,腹透液不合格
2.3個人衛生狀況如頭發不干凈,皮膚有皮屑、指甲過長或有污垢、衣服不干凈整潔等
2.4周圍環境狀況如空氣不消毒、透析時開窗、開空調、有人走動、有灰塵、養寵、物等
2.5有無其他部位感染如呼吸道腸道、泌尿道、生殖系統、腹腔臟器、皮膚、五官等部位的感染。
總的來說,家庭腹膜透析患者執行無菌操作情況、以及患者的文化背景及家庭環境,是否伴有其他疾病等。本組并發腹膜炎10例病人中,通過責任護士直接與患者或其看護者交流和觀察透析操作,并對其操作考核,從中發現造成腹腔感染的原因,經調查發現2例為有其他部位感染未及時治療導致腹膜炎,1例為養寵物致腹膜炎,7例患者為無菌操作不嚴,導致腹膜感染。
3結果
經系統用藥、抗炎治療2周后,腹痛、發熱、腹膜刺激癥減輕,透出液混濁現象逐漸消失,血象、透出液細胞數用病原微生物培養正常。住院時間平均20d,經專業護士再次系統培訓后,出院繼續進行家庭腹膜透析。
4防治措施
4.1腹膜透析室的環境,要求光線充足,空氣流通,清潔整齊,溫濕度適宜,于透析前進行紫外線空氣消毒,用消毒液擦洗門窗、桌椅,每日擦地1次,并定期作空氣培養。
4.2嚴格患者及看護者的訓練,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腹膜透析患者最常見的腹腔感染途徑是無菌操作不嚴,在接卸、連接管時細菌由腹透管進入腹腔。
4.3家庭透析病人,最主要的原因是操作不規范而污染管道接口所引起的腹腔感染,因此,操作前要洗手,戴口罩,檢查透析液的的質量。在接管、封管、更換透析液及引流裝置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4.4透析液在灌洗前要加溫到30℃(夏天可不加溫)溫度太低可引起腹膜血管收縮,降低透析效率,并可引起寒戰、腸痙攣、疼痛。溫度過高可造成腹腔臟器損傷,引起腹膜充血,蛋白漏出增多。
4.5加強飲食指導。病人發生腹膜炎時,蛋白質的丟失比平時腹膜透析時更多,在常規腹膜透析時每天丟失蛋白質10g左右,如有感染或蛋白滲出過多時,每天丟失蛋白質可達20g左右,因此,易引起低蛋白血癥,營養不良,因此,腹膜透析病人的營養和飲食具有特殊性。
4.5.1蛋白質的補充患者需優質高蛋白飲食1g/(kg·d),加上腹透丟失約10g~20g/d,并需食用優質蛋白(如魚、瘦肉、牛奶、雞蛋等含必需氨基酸豐富的動物蛋白)。不需要嚴格控制植物蛋白的食入,特別是豆類及豆制品。
4.5.2充足的熱量,最好攝入較高的熱量,每日熱量宜>146.3kJ/kg。熱量主要來源于飲食中的脂肪以及飲食和透析液中的糖類成分,其中從透析液中吸收的葡萄糖約能提供總熱量的20%~30%。
4.5.3充足的維生素。提供B族維生素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5討論
腹膜透析患者在醫院由護士按規范的操作規程進行(包括透析環境的清潔、洗手、戴口罩、透析操作等)出院后要求在家中自主進行治療,雖然經過系統培訓,但由于文化程度、家庭環境、營養狀況及患者依從性等,也是導致腹腔感染的主要原因。
通過以上10例腹膜透析并發腹腔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提示護理人員要正確分析病人的各種癥狀和反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尤其是對于家庭透析病人,應反復向患者及家屬強調腹腔透析的正確操作規程,告訴患者回家后必須有一個獨立的透析環境,記錄每次腹透液進出液體的量、顏色、有無混濁、絮狀物等,通過培訓和指導患者及家屬熟練掌握技術和有關的護理知識,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于各個環節,加強防范意識。定期家訪可減少發病率,給病人以心理支持[4],評估家庭透析環境,檢查無菌操作是否達標,尋找腹腔感染的可能原因并加以解決,降低腹腔感染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陳敏章,邵丙楊.中華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2632
[2]王海燕,主編.腎衰竭[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381-383
[3]沈清瑞,葉任高,余學清,主編.血液凈化與腎移植[M].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190-194
[4]王濤,王蘭.加強護士在腹膜透析治療中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