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法制建設的日臻完善,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健康意識和維權意識也日益增強,對醫院和醫務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社會、經濟、法律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的條件下,醫療糾紛無處不在已成為醫療界的共識。護理工作是醫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臨著巨大的風險。護理人員風險意識淡薄,是護理糾紛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就是對現有和潛在的護理風險進行識別、評估、處理和評價,有組織、有系統地消除或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及風險對患者和醫院的危害,能有效規避護理風險,減少護理糾紛。
關鍵詞:護理人員風險意識護理糾紛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182-01
1常見護理糾紛的原因
1.1查對不認真,違反護理規范、常規藥物名稱、劑量查對失誤,由于醫院里同一劑型、同樣藥瓶的藥物數不勝數,若查對時疏忽極易發生混淆造成用藥錯誤;有的護士從固定位置取藥后,憑經驗認為不會錯,因而不認真查對;部分護理人員將治療單上的小數點或零看錯,造成病人因用藥劑量過大中毒甚至死亡,病人姓名床號查對失誤,因對病人姓名、床號查對失誤導致用錯藥、輸錯血等事件在護理糾紛中占有較高的比例,主要是由于護士發藥時未認真查對床號、姓名所致。
1.2不嚴格執行醫囑,專業知識有限盲目執行醫囑,不按要求執行醫囑主要體現在隨意改變用藥途徑,轉抄醫囑時不認真查對,輸液速度過快等。
1.3服務態度不良,缺乏責任感在臨床工作中,部分護士缺乏服務意識,態度冷淡,對病人漫不經心,不及時處理或解答病人提出的問題,甚至訓斥病人等,由此而引起護理糾紛。
1.4醫療收費不當由于醫療制度改革,病人自己負擔的醫療費用比例加大、藥品價格上漲和大型儀器設備的使用,使病人醫療消費超出其承受能力,收費不當極易造成護理糾紛。
1.5護理人員法律知識缺乏。防范意識不強部分護理人員忽視有關法律法規的學習,法律責任意識不強,過分自信和疏忽大意,常因侵犯病人權益、違反操作規程等造成護理糾紛,如未履行告知保密義務等。
2加強護理風險意識的措施
2.1查對意識。工作中的查對意識是每個護士應養成的良好工作習慣,查對工作不僅對患者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對護士工作的自我保護。每天治療時,如果護士不認真查對,出現差錯,輕者引起醫療糾紛,重者出現生命危險導致醫療事故。所以護理人員要具有強烈的查對意識,將查對制度滲透到每一項護理工作中。
2.2檢查意識。由于護士素質層次不一、工作中難免導致對自己行為約束不夠,工作不到位的現象,因此,護理人員在工作中要相互督促,增強檢查意識,才能保證護理質量。建立護理警示標志規范、醒目、溫馨的護理警示標識,對護理人員起提醒警示作用,有助于降低護理風險的發生[1]。此外,成立科室安全小組,每月對科室安全工作進行檢查,在杜絕差錯的同時,充分調動護理人員參與檢查的積極性,集思廣益,切實提高護理質量,保證護理安全。
2.3崗位意識。建立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理管理、按崗取酬的科學管理機制,每位護理人員明確各自崗位職責。完善以績效考核為核心的護理人員薪酬管理體系,績效考核充分體現護理人員的中作績效、崗位風險、工作成效,形成護理人員激勵的長效機制。根據病人情況及時調整各個班次,注意彈性排班。掌握不同護理人員的特長及適合的崗位,盡可能讓每位護士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每天的工作。
2.4素質意識。護理人員的素質是在護理工作中體現出來的,包括政治素質、職業素質和道德素質[2]。素質好的護士,工作認真負責、責任心強、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工作讓人放心,此類護士應作為工作中的骨干加強培養。對工作不主動、積極性不高、素質稍差的護士,多注意鼓勵其積極性,將此類護士作為工作中的高危護士??剖叶ㄆ诮M織護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學習相關制度、新知識、新技術。難度大、風險高的操作要求資深護士完成,以保證操作的準確性和安全性。同時,組織護士認真學習藥理知識,懂得常用藥的作用、副反應、劑量、極量、使用方法、禁忌證等,提高正確識別醫囑的能力,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尊重病人的知情權、隱私權,履行告知義務。
2.5預警意識。護理人員要保持冷靜,頭腦清醒,有條不紊的進行工作,尤其是節假日、夜班、交接班等重點時間段和環節,人員變動或帶教護生時的重點人員進行預警教育,實行創新排班,使新護士與有經驗的、工作出色的護士配對上班,杜絕、減少各類差錯的發生,增加護士工作的責任感和風險意識。要督導、鼓勵護理人員及時上報安全隱患,建立不良事件、安全隱患自查報告制度、護理缺陷分享制度等,教育護理人員轉變觀念,上報的目的,不是懲罰,而是在第一時間采取補救和整改措施,降低風險危害,保護護理人員。
2.6法律意識。護理工作的性質和服務對象,決定了護理行為具有重要法律意義。護理人員要加強法律、法規的學習,掌握醫療法律知識,明確護理人員在醫療護理中的法律責任和義務,增強護理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保證護理工作處于安全狀態。護理文件記錄要真實到位,不認真記錄、漏記或錯記都易引起護理糾紛。護理人員在書寫護理記錄前,一定要與患者交流溝通,善于觀察,從觀察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詳細記錄。
3總結
把發生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極處理變為積極預防,實施護理風險的前瞻性管理,是保障護理安全,提高護理質量的基礎和關鍵。沒有安全,質量無從談起。隨著科學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人們對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護理工作作為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患者入院時最先面對的是護士,在住院期間,接觸最多的是護士。因此提高護理人員風險意識是適應新時期護理工作需要,是轉移醫療護理風險,促使醫療、護理新技術的良性發展,加快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步伐的時代要求。
參考文獻
[1]鄭芝芬,蔡學聯,陳愛初,等.護理標識在護理風險管理中的實踐和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3):1177-1178
[2]陳昆梅.基層年輕護士長管理能力培養方法初討[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9,30(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