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糖尿病住院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方法:選取我院2008年4月到2011年4月住院治療的初診糖尿病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分別進行常規護理與針對性護理干預。
結果:兩組患者干預前的心理、飲食、運動、藥物治療與自我病情監測依從性評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干預后心理、飲食、運動、藥物治療與自我病情監測與干預前相比顯著提高(P<0.05),心理、飲食、運動、藥物治療與自我病情監測相比對照組干預后的依從性評分顯著提高(P<0.05)。
討論:針對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具有良好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護理干預糖尿病護理遵醫行為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00-02
糖尿病病人能不能遵照醫生的囑咐服藥,往往決定著血糖控制的好壞。因為糖尿病病人的服藥程序比起一般病人來實在繁雜了許多。服藥次數越多,要求方法越復雜,病人就越難做到,依從性也越來越差[1]。我院對糖尿病住院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08年4月到2011年4月住院治療的初診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患者年齡18歲~60歲,平均(42.3±4.8)歲;初中文化程度56例,高中文化程度29例,大專文化以上的患者15例;體重61.8±76.2kg,平均(68.4±5.1)kg。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糖尿病診斷標準,之前為接受系統化糖尿病健康知識的教育,排除存在肝腎嚴重功能性疾病的患者,排除存在精神與認知障礙的患者。將患者根據住院順序隨機分為兩組,經統計學軟件分析,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治療與護理,包括:①飲食和運動:老人的飲食最好按一日四餐或五餐分配,運動應量力而行、持之以恒,餐后散步20~30分鐘是改善餐后血糖的有效方法。②用藥護理:老人用藥應避免使用經腎臟排出、半衰期長的降糖藥物,加用胰島素時,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步增加。血糖控制不可過分嚴格,空腹血糖宜控制在9mmol/L以下,餐后2小時血糖在12.2mmol/L以下即可[2]。③心理護理:老年糖尿病病人常存在焦慮心理,老人要保持穩定的情緒,積極配合治療護理。④健康指導:增強老人的自護能力,提高生活質量的關鍵。注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細致地講解,同時配合各種教學輔助工具,教會老人及家屬正確使用血糖儀,掌握正確洗澡和足部護理的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營養與心理護理,應做到以下幾點:①宣傳營養與疾病的關系,使病人從理論上懂得飲食營養直接關系到自身疾病的康復。糖尿病者應注意低糖飲食等。②幫助病人學會對飲食的自制力,即不過食,不偏食,不以味美為主而應強調對合理營養的關注。這方面主要是從科學道理上來說明利弊,提高病人的認識水平。③開展飲食營養咨詢,指導病人從膳食搭配、口味調節、烹飪方法等方面去搞好合理營養。④解除病人的心理、社會屏障,促進飲食依從性:像執行其它醫囑一樣,關于飲食方面改變的醫囑,也決定于病人的順從性(遵醫行為)。有報道,根據疾病狀態,病人的不順從率高達40%~80%,其原因在于醫護人員忽視對病人的定向教育,病人對飲食問題認識不足。
1.3評價方法[3]。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患者護理前后的依從性進行調查分析,以Cyonbach’s a方法對問卷進行可信度分析,分值為0.88。由兩名專科護理人員在患者護理干預前后進行詢問與評價,一致性符合率為90%。問卷對患者心理、飲食、運動、藥物治療與自我病情監測的情況進行評價。將每項的依從性分為3級,完全依從為3分,部分依從為2分,不依從為1分。
1.4統計學方法。檢驗指標資料的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數單位以X2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依從性調查分析結果比較,見表1。兩組患者干預前的心理、飲食、運動、藥物治療與自我病情監測依從性評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干預后心理、飲食、運動、藥物治療與自我病情監測與干預前相比顯著提高(P<0.05),心理、飲食、運動、藥物治療與自我病情監測相比對照組干預后的依從性評分顯著提高(P<0.05)。
3討論
對于糖尿病病人來講,要想較好地控制血糖,盡可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或延緩發生,就不怕麻煩按醫生的吩咐按時、按量、按程序服藥。樹立長期作戰的思想,不厭其煩地頑強地與糖尿病斗爭。糖尿病自我管理及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是:使病人積極參與自身治療過程中,那些能夠積極管理并自我護理的糖尿病病人,比缺乏自我護理的病人后果要好。基于這個原因,通過有效的教育方法,促進病人做出合適的選擇。不是所有的糖尿病病人都有能力實行自我管理。如果病人不能自我管理好糖尿病,其家庭成員應該承擔這個角色,如果病人或其家屬不能做出與糖尿病的自我管理相關的決定,護士應該提供適當的家庭以外的資源和幫助。這些資源可以幫助病人及其家屬制定出合適的治療方案,以滿足他們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熊玉干,陳蕾,周正先等.綜合性護理干預對老年人2型糖尿病依從性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1,33(10):1590-1592
[2]仲梅.家庭護理干預對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康復,2011,26(5):393-394
[3]蔣先敬.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依從性的作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