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無縫隙護理在手術是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將我院2012年1月至5月實施無縫隙護理管理的擇期手術的150例設為觀察組,另選取實施無縫隙護理以前擇期手術的150例患者為對照組,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
結果:觀察組的器械準備評分、巡回護士配合技能評分、儀器設備管理及消毒隔離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風險事故發生率、患者投訴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護理質量評分、患者及醫生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結論:無縫隙護理管理有利于提高手術室護理的質量。
關鍵詞:風險管理手術室護理安全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02-02
隨著患者自我保護和法律意識不斷增強,其對護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加強對手術室護理管理,對提高護理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無縫隙護理由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湖地醫療中心在1989年首次提出,是一種現代護理管理理念的突破[1],自應用以前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我院2012年1月至5月對150例擇期手術的患者實施無縫隙護理,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150例實施無縫隙護理管理的擇期手術的患者(觀察組),均符合以下條件:①對本研究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者;②患者神志清楚,聽力完好,能夠進行正常的語言交流,有足夠的理解能力;③排除心、肝、腎、循環、呼吸、神經、代謝等方面的功能嚴重紊亂者;④精神病患者;其中男性90例,女性60例,年齡22~74歲,平均(45.5±7.3)歲。均為普外科患者。聯合麻醉及腰麻60例,局麻32例。文化程度:文盲15例,小學15例,初中47例,高中50例,大學及以上23例。另選取150例實施無縫隙護理管理以前的普外科擇期的患者為對照組,兩組在一般資料方面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無縫隙護理管理。
1.2.1流程無縫隙。日常護理服務、疾病護理等制定標準流程,編制手術室物品準備卡和擺放定位圖,當患者被送往手術室時,按照以下流程進行工作,在手術室門口迎接→交接患者→進行手術→送患者到病房或ICU→詳細交班→補充手術間物品、清潔滅菌,把工作做細、做精,形成流程和模板[2],實現全程服務無縫隙。
1.2.2手術過程無縫隙護理。由語言能力表達較強,且經過專門經過禮儀培訓的護士對患者進行集中訪視,以患者健康為中心,提供人性化、個性化、細化服務,實現主動服務無縫隙;重視患者知情權和參與權,將治療方案和護理內容及時告知,實現透明服務無縫隙;對不同病種及人群的心理活動、個性特征和心理問題進行有步驟、有技術的健康教育、心理干預,實現心理干預、健康宣教無縫隙[3]。
1.2.3規章制度無縫隙。嚴格執行手術室核心制度,健全各種規章制度,規范工作流程,把好準備關、無菌關、清點查對關,制定綠色通道、麻醉意外、呼吸心跳驟停、停水、停電、突發火災等應急預案,本著預防控制、主動報告、積極處理、實事求是、患者至上的原則,完善細節管理。
1.3評價指標。比較兩組的護理質量評分、護理差錯發生率、術前手術物品準備完善率及切口感染率、患者及醫生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①護理質量評分:用我院年度護理質量考核表進行評價,滿分100分。②滿意度:根據我省醫院護理工作管理規范標準結合我科室實際情況,制定統一的護理質量考察標準,對患者、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進行調查。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處理,用(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用T檢驗,百分比描述計數資料,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質量比較。見表1。
3討論
手術室是提供治療、診斷及搶救的重要基地,具有技術性強、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風險高的特點,其護理質量一直以來都是醫務工作者關注的焦點。無縫隙護理即“零缺陷護理質量”管理,是現代護理管理的新突破,主要目的是保證護理的連續性和完整性,以患者的需求為導向,以患者滿意為目標,全面提高護理質量[2]。我院在手術室實施無縫隙護理模式,本著“以患者為中心,讓患者受益”的基本原則,按照手術室護理工作發生質量縫隙的因素[3],通過流程無縫隙、手術過程無縫隙護理、規章制度無縫隙等措施,不斷的質量改進的護理方法,制定詳細可操作性的護理質量考核標準,在職能、運作、組織銜接等方面進行專業改善,科室管理工作實現了規范化、標準化,使護士知曉職責范圍、工作內容和要求,明確職責和標準,滿足患者無縫隙需要,使護理工作透明,全面提高工作效率、護理技能、重癥監護、基礎護理、護患溝通服務滿意度。結果發現,觀察組的護理質量評分、護理差錯發生率、術前手術物品準備完善率及切口感染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及醫生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這提示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手術室護理質量,使護理工作有的放矢、環環相扣,各環節緊密相連,提高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陳瀚熙,趙瑜,藍惠蘭,等.無縫隙護理管理在危重癥監護病房的應用實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16):62-35
[2]章一華,張金鳳,古錦屏,等.無縫隙應對模式提高手術室夜間和節假日創傷急救質量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22):2022-2023
[3]黨玉連,李秀婷,胡家墻,等.手術室三級無縫隙質量管理的落實及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8):1718-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