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溝通技巧在基層醫院護患關系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選取我院從2009年到2011年所收治的1214例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的600例患者給予常規的護理干預,觀察組的患者614例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在護患關系中應用溝通技巧,并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統計兩組患者對醫院綜合服務的滿意度。
結果:經調查得知,觀察組的614患者中,對醫院綜合服務的總滿意度是97.4%(600/614);對照組的600例患者中,對醫院綜合服務的總滿意度是69.8%(419/600)。觀察組患者的總滿意度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在基層醫院的護患關系中,應用溝通技巧,可以提高患者對醫院綜合服務的滿意度。
關鍵詞:溝通技巧基層醫院護患關系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03-02
在基層醫院里,如何在有限的人員配置的情況下,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有效改善護患的關系,已經引起大家的高度關注。溝通技巧作為護患關系中最基礎、最重要的一點,應該得到高度重視。現對我院從2009年到2011年所收治的患者,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應用溝通技巧,并將其效果與常規護理干預的效果進行對比,具體的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從2009年到2011年所收治的1214例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的患者614例,其中男性患者316例,女性患者298例;年齡最小的是6歲,最大的是78歲,平均年齡是(39.8±1.9)歲。對照組的患者600例,其中男性患者311例,女性患者289例;年齡最小的是5歲,最大的是79歲,平均年齡是(38.9±2.3)歲。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均沒有顯著的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的600例患者給予基礎護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用藥護理、皮膚護理、功能鍛煉以及健康指導等常規的護理干預。觀察組的614例患者在觀察組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在護患關系中,應用溝通技巧。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與環境,經常與患者進行溝通,以了解患者的真正需求,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提供解決對策。如果患者出現憤怒的情況,應該先安撫患者,穩定患者的情緒,盡量讓患者保持冷靜,等到患者心平氣和之后,再和患者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分析患者出現此種癥狀的原因,對于其中的誤會要及時的給予排除。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盡一切可能讓患者滿意。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如果出現患者不合作的現象時,一定不要指責患者或者是表現出不滿的情緒,可以找一個恰當的時間,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性格,而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調節措施。如果患者出現情緒低落的狀態,護理人員要更加的關心患者,使得患者有一種受重視的感覺,進而使得護患關系能夠更加的融洽。[1]
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患者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的內容:患者對醫院綜合服務的滿意度,分為五等,第一等是很滿意,第二等是滿意,第三等是一般,第四等是不滿意,最后一等是差,以了解在基層醫院護患關系中,應用溝通技巧的效果。[2]
1.3統計學方法。對于資料中的全部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5.0進行統計學分析,對于計量資料采用平均數±標準差(X±S)來表示,采用t進行檢驗,對于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來表示,采用X2進行檢驗,以P<0.05為顯著性差異,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3討論
護患溝通即為護士與患者之間相互作用以及信息交流的過程,對于患者的護理、康復等直接或者是間接的內容進行交流,與此同時,交流的內容還包括了護士與患者的愿望、感情、要求以及思想等。這么做的目的就是使得護士和患者能夠建立一個良好的關系,保持工作的協調性質、一致性。護理人員通過有效的應用溝通技巧,可以促進并發展良好的關系,在允許的條件下,滿足患者的各種所需,使得患者能夠早日恢復康復。[3]
在基層醫院里,考慮到醫院的實際情況,在人員配置以及醫療設備都有限的情況下,在護患關系中,巧妙、合理的應用溝通技巧,不但可以節約護理工作者的精力,還可以有效的改善護患關系。通過本次的研究發現,通過在護患關系中應用溝通技巧,可以有效的提高服務質量,進而提高患者對綜合服務的滿意度,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4]
參考文獻
[1]曾秀梅.香港兩所地區醫院護士工作滿意度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6):488-490
[2]蔡文智,鄧凌,魚敏.醫務人員遭受醫院暴力先兆經歷的訪談[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5):404-406
[3]胡辣先,李秀云,黃海珊.護理人員對護患溝通障礙、方法及技巧認知的調查[J].中國現代護理雜志,2011,17(23):2807-2809
[4]常玉芳.護患溝通的臨床實踐探討[J].中國民康醫學,2010,22(4):419-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