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宮頸疾病患者心理特點進行分析,針對心理特點進行有效的心理指導及健康教育以及取得效果進行總結,以近一步加強此疾病的健康指導幫助患者正確認識該疾病,獲得精神上的支持,提高認知水平。
方法:對宮頸癌前病變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方法及取得效果進行總結。
結果:通過實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心理護理和情感支持,緩解了患者的焦慮程度,調動了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結論:改變宮頸疾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況,獲得了保健知識,提高了普查意識,有利于宮頸癌的早發現和治療。
關鍵詞:宮頸癌前病變心理特點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38-02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IN)是與宮頸浸潤癌密切相關的一組癌前病變,它包括宮頸不典型增生和宮頸原位癌,反映宮頸癌發生發展中的連續過程[1]。宮頸癌前病變的發生發展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2]。隨著宮頸癌篩查技術普及使用,已經有效地預防宮頸癌的發生。由于檢查設備的改進及普查工作的開展,近年來,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患者越來越多。宮頸癌前病變出現了明顯的年輕化趨勢。由于宮頸癌前病變患者的日益增多,這就要求護士針對門診患者不同心理特點及其具體情況實施不同的心理護理,一方面做好宮頸疾病的篩查,另一方面能讓宮頸病變的病人得到有效治療及定期復查,現報道如下。
1心理特點分析
1.1對宮頸疾病篩查意義不了解,很多病人來婦科看病,醫生建議做宮頸細胞學篩查時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有些人認為自己宮頸只是糜爛,沒有不適,做不做細胞學篩查都是一樣,就是遵從了醫生做了篩查發現有宮頸病變也認為是沒有大問題,對治療不積極。
1.2對疾病缺乏認識,宮頸癌前病變一般病人是沒什么感覺,因為有很多宮頸疾病是單位體檢或是病人來看其它疾病時醫生建議宮頸篩查時篩查出宮頸病變。其實病人對宮頸病變實際意義不了解。
1.3宮頸癌前病變的心理特點。由于對疾病的未知、對治療過程及愈后的未知,從而產生極其復雜的恐懼心理,很多人一聽到宮頸有病變或是宮頸有病毒感染就想到是宮頸癌。因為宮頸癌是女性生殖系統疾病,絕大多數患者擔心治療會引起女性特征、性功能、生育能力等喪失,會遭到丈夫、朋友及社會的鄙視和遺棄,害怕因患病而失去職位,減少或失去經濟來源[3]。特別是宮頸合并有HPV感染時,就又會想到是性病,會想到配偶不忠,或是覺得對不起配偶,出現多種猜疑心理。絕大多數患者認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癥”,過多思慮引起失眠、多夢,因此極度痛苦,產生絕望的心理,表現為暴躁、易怒、孤獨消沉,喪失信心,甚至懷疑醫生的診斷,有些患者不肯進行進一步診斷與治療,拖延甚至放棄治療,錯過了治療有最佳時期。
2宮頸病變宮頸門診應對措施
針對上述宮頸病變的特點,宮頸門診應做好以下應對措施。
2.1做好體檢的宣傳,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識,凡是有性生活的婦女,每隔1-2年進行一次宮頸脫落細胞涂片檢查,對高危或是曾有宮頸病變行宮頸椎切術后的患都每半年到一年進行一次宮頸脫落細胞及宮頸乳頭病毒(HPV病毒)的檢測。
2.2實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因為門診病人多,看病時間短,病人想對疾病了解多些,可以在候診廳內放宮頸疾病宣傳資料,病人在候診等待過程中可以對疾病的了解。還有就是宮頸疾病篩查三階梯,哪些人群需要做宮頸癌前病變的篩查做成宣傳畫形式上墻,讓病人一看就明白,讓病人多了解積極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的認知程度。
2.3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加強溝通交流:醫護人員的態度,可以極大地影響患者的心情[4]。護士對患者要有高度的同情心,責任心,多與患者溝通交流,多關心體貼,耐心傾聽,讓患者將心中的不快全部傾訴,
及時糾正其不良情緒。要讓患者明白:充滿希望和信心的良好情緒可以改善肌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有利于獲得最佳療效。同時,良好的治療效果又可增強患者的抗病信心,如此形成良性循環,最后控制疾病而達到痊愈。醫護人員為患者提供簡單易懂的有關宮頸疾病的知識宣傳,讓患者了解當前國內外治療本病的發展情況,以及讓同種疾病治療效果好的患者現身說法,使患者消極心理變為積極心理,充分調動患者維護自身健康的潛能,激勵患者積極參與促進康復的護理過程,鼓勵患者參與治療與護理計劃,讓她們對宮頸癌前病變有一個重新的認識。
2.4正確的指導性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影響宮頸疾病患者性生活質量主要的因素有認知因素、疾病和治療相關因素、身體狀況、性伴侶的觀念、文化程度及其他因素[5]。因此我們必須對患者加強心理疏導,了解患者健康狀況,提醒患者遵醫用藥,加強鍛煉,加強自我防護能力,做好患者性生活指導,消除其焦慮情緒。告知患者有乳頭病毒(HPV病毒)感染時性生活應戴避孕套預防交叉感染,減少交叉感染機會乳頭病毒(HPV病毒)容易清除,宮頸活檢術后禁性生活1個月,保持外陰部清潔等。幫助患者勇于面對現實,提高心理適應能力。
3結論
作為護理工作者我們有責任護理好每一位患者,尤其是宮頸癌前病變患者,要給予熱情的關懷,做好溝通交流,在生活上給予關心。隨時觀察者的心理變化,滿足他們的各種需求,以消除患者的恐懼自卑心理,在健康宣教方面結合宮頸癌前病變的心理特點的不同,制定相應的衛生宣教內容。讓他們了解自己病情,穩定自己的情緒,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做好自我照顧,同時加倍關心格外尊重他們,同時做好宮頸疾病宣傳提高女性婦科普查意識定期進行宮頸防癌涂片檢查,可及時發現宮頸異常病變,實現早診斷、早治療[6],有效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改善宮頸癌的預后,此作用已經得到了醫學界的公認[7]。為此,提醒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進行一次婦科普查。加強宮頸癌前病變患者與家屬的健康教育對宮頸癌前病變認知水平的不足,必然影響宮頸疾病患者的診斷、治療及康復效果。宮頸疾病的發生、治療必須爭取丈夫的支持與配合,所以加強對宮頸疾病患者與家屬的健康教育勢在必行。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宮頸疾病患者對其相關知識的知曉率定期婦科檢查、宮頸細胞涂片及陰道鏡檢查,可以檢測到宮頸細胞的早期病變,及早發現問題,早治療。多種途徑獲得宮頸疾病知識,在診療的活動中,始終貫穿健康教育,并進行婦科常見病防治知識講座,消除和控制宮頸疾病的危險因素,提高女性的自我保健意識。
參考文獻
[1]樂杰,主編.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85-288
[2]張惠蘭,陳榮秀.腫瘤護理學[M].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8
[3]劉婭.宮頸癌患者的心理護理[J].當代護士,2005,7:78-79
[4]顧如燕.試論強化醫德教育對和諧護患關系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5,22(1):78-79
[5]劉欣彤,周穎清.宮頸癌患者性生活質量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10):946-948
[6]王存花,戴永蘭.對育齡婦女實施宮頸相關知識健康教育,疾病監控與控制雜志,2011,5(5):320-322
[7]黃慧英.高頻電刀治療宮頸癌前病變的臨床觀察及護理,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8,22(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