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分析針對農村婦女實施護理工作在婦科健康保健的效果與具體的護理辦法。
方法:選擇2009年9月~2011年9月間到我院進行全身檢查的4500例農村婦女作為臨床觀察對象,其中對在體檢中確診疾病的1867例(41.49%)婦女進行相關的護理工作。主要觀察其護理效果。
結果:1867例患者接受治療和護理后,大部分痊愈,癌癥患者均接受了手術治療,在住院期間,經良好的護理措施,愈合情況較好。最終全部出院。
結論:護理工作在農村婦科健康保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最大程度調整患者的身體以及精神狀態,實現保健目的。
關鍵詞:農村婦女婦科健康保健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48-02
在社會的發展歷程中,現代的女性也極大地參與到社會建設的過程中。肩負著家庭和社會兩個重擔,對于現代參與社會建設的女性群體而言,農村的婦女的工作性質相對比較特殊。因其日常勞作量大,工作及生活條件差,同時農村多在邊遠郊區位置,享有較少優質的醫療資源,所以農村婦女的醫療保健中存在較多問題,這急需引起社會的關注,加強對這個群體的關愛。本文主要探討分析針對農村婦女實施護理工作在婦科健康保健的效果與具體的護理辦法。具體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09年9月~2011年9月間到我院進行全身檢查的4500例農村婦女作為臨床觀察對象,年齡為20~64歲,平均年齡(33.5±12.5)歲。體檢中,確診疾病的婦女1867例,占總體檢人數的41.49%。主要的患病人群年齡是22~59歲。檢查中,顯示發病率比較高的是婦科炎癥,為1564例(83.77%),包括陰道炎、宮頸糜爛、滴蟲病以及附件炎等。其中婦科炎癥中,又以陰道炎和宮頸糜爛發病率最高,分別為41.56%(650/1564)和21.87%(342/1564),15.98%(250/1564)的患者同時患有2種以上的炎癥,除此之外,確診宮頸癌7例;子宮肌瘤45例;癌前病例CINⅠ-Ⅲ有17例;乳腺癌2例。更值得大家關注的是只有大約5%的農村婦女是自發性到醫院進行體檢的,其余都是農村婦女接受婦科普查普治體查的。
1.2護理辦法。
1.2.1日常的清潔衛生。因為農村婦女工作性質相對比較特殊,日常勞作量大,工作及生活條件差,所以對身體的護理條件也充分,尤其是在生理期,婦女勞累過度或者不注意清潔衛生,很容易引起婦科感染,因此在護理過程中,具體進行日常清潔衛生和生理期保健的指導,對農村婦女的幫助非常大。
1.2.2飲食護理。針對農村婦女的身體情況,首先從很大的體能消耗上看,就需要進行比較完善的飲食護理。這樣一方面能夠迅速增加機體的營養補給,提升抵抗能力以及恢復能力,另一方面對婦女的身體保健有很大的益處。好的飲食調節和食療能夠讓身體一直處于良好的狀態之中。在治療期間,盡量進食纖維豐富、清談的食物,不宜暴飲暴食,以免增加胃部的負擔。
1.2.3運動作息的指導。農村婦女需要參加比較多的體力勞作,但這并不代表其運動量是足夠的,其實勞動和運動是兩個不同的定義,運動能夠讓勞累過度的身體變得輕松和靈活。所以,農村婦女也要適當參加一些體育鍛煉,以活動全身,增強身體免疫力和抵抗力。
1.2.4對手術患者的疼痛護理。本組研究中,有7例宮頸癌癥患者和乳腺癌2例患者均轉上級醫院進行了手術治療,對于在本院癌前病例CIN-Ⅲ和子宮肌瘤患者共35列進行手術的病人,是不可避免術后患者的創口會疼痛,對于疼痛程度比較輕的患者,可以通過力所能及的娛樂活動或者思維活動轉移注意力,例如,看電視、聽歌、看書等,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地分散患者疼痛的感覺;而對于疼痛程度比較重的病患,可以適當使用一些止痛藥。密切觀察切口是否出現滲液、滲血或者開裂情況出現,如果放置了引流管,需要及時觀察引流管是不是處于通常狀態,有異常及時更換。
1.2.5心理護理。對于患婦科病的婦女,很有必要對其進行心理護理。因為,婦女容易對自己的病胡思亂想,甚至會鉆牛角尖,容易想不開,引發恐懼、擔憂、緊張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可以通過耐心傾聽病人的傾訴和咨詢,然后詳細地為其解疑答惑,讓患者了解病情或者手術的大致情況,盡量引導患者往好的方面思考,營造一個安定的心理環境,有利于消除其不良情緒,改善治理效果和提高手術的成功率。治療后或者術后要詳細解釋具體的情況,引導患者建立積極樂觀的心態,有利于病情恢復。
1.2.6護理健康保健知識指導(隨訪工作)。促進健康教育,動員所有有性生活的婦女1-2年參加婦女病普查,同時根據不同的患病者如:宮頸癌、癌前病變、婦科炎癥等做好隨訪工作。每三、六、十二個月與患病者進行面對面隨訪一次,在隨訪的過程中為患者提供婦科保健知識指導,同時做好保健工作的護理前提就是要提升廣大農村婦女的保健意識,首先國家衛生部門要重視我國婦女的身體保健,加強宣傳,倡導各單位、各個鄉鎮政府宣傳部或者村委會等積極開展婦科保健知識講座、定期進行婦科檢查等活動,從而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自身的護理。從中提高婦女自我保護意識,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
2結果
1867例患者接受治療和護理后,大部分掌握基礎的護理保健知識;癌癥患者均接受了手術治療,在住院期間,經良好的護理措施,愈合情況較好。最終全部出院。
3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護理不再只是醫院對病人疾病進行處理的特定含義,而是要轉向全方位的護理。即包括醫院護理、生活指導、疾病指導、健康教育、隨訪工作等,這不但對病人原來的疾病有所幫助,同時也還能加強其身體的保健。本文主要著眼于農村婦女特殊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性質,探討分析針對農村婦女實施護理工作在婦科健康保健的效果與具體的護理辦法。針對4500例農村婦女的全身檢查結果,有針對性地提出護理方案,包括保健指導、治療護理、生活護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手術護理等,結果確診疾病的1867例患者接受治療和護理后痊愈,大部分掌握基礎的護理保健知識,癌癥患者均接受了手術治療,在住院期間,經良好的護理措施,愈合情況較好。最終全部出院。這表明,對農村婦女進行全方位的護理指導,有利于改善治療效果,提升患者的保健意識和掌握基礎的保健知識,這種護理模式較具人性化,而且護理范圍較全面,比較容易達到健康保健的護理目的,值得在廣大婦女群體中展開應用。
參考文獻
[1]鄭修霞.婦產利護理學[J].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劉愛萍,張紹果.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門診的運用[J].全科護理,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