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尋找提高自控鎮痛患者滿意度的有效護理方法,總結護理經驗,提高護理質量。
方法:選擇開腹手術后使用PCA泵的患者118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實驗組自控鎮痛患者59例實施全程系統護理指導,對照組患者應用傳統的護理模式,在患者術后72小時調查患者對自控鎮痛的滿意度并且記錄。
結果:實驗組使用自控鎮痛泵總滿意率94.94%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滿意率72.88%,兩組患者相比較X2=10.60,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5)。
結論:對患者實施全程系統護理指導能提高患者應用自控鎮痛泵的滿意度,提高臨床護理質量。
關鍵詞:手術患者自控鎮痛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58-02
自控鎮痛泵(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已廣泛應用于手術后患者[1],但由于對患者缺乏進行全程、規范、系統的護理指導,導致使用PCA患者的自控鎮痛效果受到一定的影響,致使患者對自控鎮痛滿意度降低。自控鎮痛效果取決于患者是否懂得正確使用PCA技術,為了幫助患者更有效地使用該儀器,提高鎮痛效果和患者對自控鎮痛滿意度。我們進行了本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以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行開腹術后,應用硬膜外鎮痛泵(PCA)進行鎮痛的患者118例為觀察對象,本組患者入選標準:無鎮痛藥物過敏史及成癮史,既往未使用過PCA泵,能正常閱讀和正確理解PCA泵使用方法說明書。排除標準:精神科疾病,年齡小于20歲或大于66歲,病情危重需急診手術者等。將所有患者按照入院時間進行編號,根據編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59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種、職業、文化程度等一般情況資料上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自控鎮痛患者實施全程系統護理指導,向患者介紹PCA的優點,它用藥量少,給藥準確性高,血藥濃度維持恒定起效快。術后鎮痛效果好,無成癮性,使用安全可靠,通過自控鍵可實現給藥個體化。給患者講解清楚PCA的構造、性能、止痛原理、使用方法,藥物的名稱、劑量、作用原理。使用時應做到妥善固定裝置,保持給藥途徑通暢,避免拉扯硬膜外導管,引起導管滑脫或導管斷留在硬膜外腔內。經常檢查裝置各連接處有無松動,避免藥泵與導管連接處滑脫,使藥物滲漏,影響鎮痛效果,患者坐起或翻身時應保持管道與身體同步,防止管道牽拉、扭曲,刺激傷口,加重疼痛。感覺疼痛時,可按壓自控鍵1-2次。告訴患者在基本活動時,術后疼痛以切口疼痛為主,深呼吸、咳嗽、變換體位等活動使切口受到牽拉引起疼痛加重。因此,要教育患者換體位時應動作緩慢、輕柔,深呼吸、咳嗽時,用手保護切口,減輕疼痛。給患者講明社會心理因素、個體的情緒、人格因素、對疼痛的敏感程度及耐受力、既往疼痛經驗、注意力集中與分散、環境變化、社會文化背景、性別、年齡等因素都會影響個體對疼痛的感受,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其他如PCA可使患者皮膚感覺遲鈍,出現壓瘡或燙傷,應勤變換體位,盡量避免使用熱水袋,如需使用,應避免熱水袋與皮膚直接接觸。嗎啡能擴張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當患者由仰臥位轉為直立時可發生直立性低血壓,指導患者應緩慢舉起,雙腿下垂慢慢站起,以防摔倒。保持床鋪及后背干燥,以免PCA穿刺點污染,穿刺點敷料潮濕,應及時更換,有異常情況及時報告工作人員。
1.3觀察指標。術后觀察72h并記錄患者滿意度情況。滿意度分滿意、較滿意、不滿意三級,累計滿意級別例數。
1.4統計學處理。所得數據使用SPSS13.5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即X±S)表示,采用u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2結果
兩組自控鎮痛患者術后72h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見表1。
3討論
3.1患者接受手術后,術后疼痛是機體對手術傷害刺激后的一種反應。疼痛是最嚴重的不舒適,疼痛會給患者身心帶來巨大的痛苦,影響患者的情緒和休息并消耗體力,不利于機體的康復。現代醫學中,疼痛已成為繼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后的第五生命體征,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解除或減輕疼痛已經成為護理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1979年國際疼痛學會(LASP)將疼痛定義為一種令人不快的感覺和情緒上的感受,伴隨著現有的或潛在的組織損傷。1983年,美國疼痛協會(APS)提倡將疼痛作為人體第五大生命體征,并于1995年正式將疼痛列為第五大生命體征加以重視。因此我們在臨床工作中應充分重視疼痛,并觀察、分析和探討疼痛機制,應用有效護理方法盡可能地減輕患者的疼痛,只有減輕或者解除了患者術后疼痛,患者才會痛苦小、舒適度高,才會真正滿意。
3.2自控鎮痛泵是指將鎮痛藥物個體化地適量地輸注到患者體內發揮較長時間的鎮痛作用,根據患者病情選擇鎮痛方案,一般持續使用2~3天,PCA泵具有患者自我控制給藥的特點,從而起到有效減輕患者術后疼痛、降低圍手術期并發癥、促進傷口愈合等作用。但有些患者術后雖使用了鎮痛泵,但由于知識缺乏而配合不當,導致了鎮痛效果較差,患者對自控鎮痛滿意度較低。相關調查顯示,患者普遍缺乏術后自控鎮痛的相關知識,對術后疼痛及止痛藥還存在許多認識誤區,使用鎮痛泵(PCA)患者由于所具備的PCA管理知識不足,使他(她)們還在忍受著疼痛的痛苦。有研究報道[2],有效的護理對提高患者的疼痛認識、有效使用止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本研究中我們對自控鎮痛患者實施全程系統護理指導,使自控鎮痛泵發揮了應有的鎮痛作用,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沈曲,李崢.手術后病人疼痛控制滿意度狀況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3):201
[2]王彤.外科手術后病人疼痛情況調查及護理干預[J].繼續醫學教育,2004,18(6):57-58
[3]昊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