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多見于骨折、擠壓傷、車禍傷等,因損傷導致器官的血液灌流不足,有效循環障礙而產生一系列綜合病征。這些患者多傷情復雜,并發癥多,病死率高。本文隨機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17例創傷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對急救護理工作進行總結。
關鍵詞:嚴重創傷失血性休克急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62-02
現代社會中,交通事故及其它各類意外創傷不斷增加,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大公害,嚴重危害人類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各種嚴重創傷會導致創傷性失血性休克。急救護理措施正確和時間及時與否,對于降低死亡率和傷殘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本文隨機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17例創傷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對急救護理工作進行總結。
1臨床資料
本組17例,其中男10例,女7例;其中年齡最小6歲,最大年齡56歲,平均年齡44.6歲。17例嚴重創傷病人直接入手術室進行緊急手術,搶救成功15例,死亡2例。致傷原因,交通事故9例,工傷事故6例,其它意外傷害2例。涉及骨科病為四肢骨多處骨折并骨盆骨折,普外科為肝脾破裂,腦科多為顱腦重度挫裂傷及腦疝形成,死亡2例原因是由于嚴重腦挫裂傷并術中惡性腦膨出搶救無效死亡,現將17例病人入手術室搶救綜合措施報告如下:
2護理措施
2.1術前準備。
2.1.1在護士長和麻醉醫生統一指揮下各司其職,分秒必爭,快速建立二主三條靜脈通道,用靜脈套管針開放不停輸液,必要時不做靜脈切開。
2.1.2準備好手術一切用品,如電刀、吸引器、麻醉機處于良好狀態,搶救藥品。
2.1.3清創傷口和徹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改善病人缺氧狀態,保持通氣道通暢,必要時請示醫生做氣管插管式氣管切開。
2.1.4盡快手術是此類疾病的根本治療措施,在積極擴容的同時,強調術前量同步進行,盡量縮短手術準備時間,上占護士提前洗手上占準備好手術一切用品。
2.2術中觀察與護理。
2.2.1術中密切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變化,掌握好輸血速度,依據中心靜脈壓指導補液與輸血,中心靜脈壓低于正常值說明血容量不足,應加快輸血輸液速度,中心靜脈壓高于正常值時應減慢輸血輸液速度。
2.2.2術中密切注意心電監測的改變,如:1例患者診斷為肝脾破裂并骨盆骨折,在手術中心電顯示異常后心跳驟停,立即給予心外按壓,腎上腺素1mg靜推,由于及時發現抓住了搶救時機,大約在兩分鐘后心跳恢復繼續手術。
2.2.3準確記錄病情及出入量,各種急救措施,尿液變化是判斷抗體克效量和功能改變心重要依據,應特別注意觀察。
2.2.4做好各種導管的護理,保持通暢。
2.2.5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病人呼吸頻率及幅度,如出現呼吸加快,變淺,不規則鼻翼煽動,提示病情呈現惡化趨勢及時給予處理。
3體會
3.1及早發現休克早期癥狀。
3.1.1神志與表情:創傷和失血早期,機體代償功能尚好。病人神志一般清楚,精神緊張或有煩躁、焦慮,隨著休克加重,進入失代償期,病人腦組織供血逐漸減少,缺氧加重,表現為表情淡漠、意識模糊、感覺遲鈍,甚至昏迷,表示病情惡化,因此,要嚴密觀察病人神志與表情。
3.1.2脈搏、血壓與脈壓差的觀察:休克初期,脈搏加快,隨著病情的進展,脈搏細速出現心率不齊,休克晚期脈搏微細緩慢,甚至摸不到。血壓與脈壓差,初期由于代償性血管收縮,血壓可能保持或接近正常。因此,嚴密觀察脈搏與血壓的變化是搶救休克的關鍵。
3.1.3呼吸及尿量監測:大部分休克病人均伴有呼吸頻率及幅度代償增加,當出現呼吸加深加快或變淺不規則,并出現鼻翼扇動,提示病情惡化,應嚴密觀察及時處理。尿量的監測是護理工作中觀察、判斷腎臟毛細血管灌流量的—項重要指標之一。本組病人在搶救中,一律放置導尿管,并每小時測量一次尿量,如每小時尿量少于20ml,說明腎臟血液灌流量不足,提示有休克。
3.1.4體溫:休克病人體溫一般偏低,如病人突然體溫升高表示有其它感染,要及時報告醫師。
3.2加強基礎護理。休克病人應給予保暖,避免受寒,以免加重休克,當病人體溫過低時,應增加室溫,增加被服。室溫保持在18~20℃,溫度太高會增加組織的代謝率,從而增加氧氣的消耗量,維持適當的舒適,減少不必要的活動,讓病人充分休息。
多數創傷性失血病人同時伴有多處損傷,骨折、腹部臟器破裂等,需及時手術止血及清創等。
3.3藥物治療的護理。休克病人應用心血管活性藥,應從低濃度慢速開始,每5分鐘監測一次血壓,待血壓穩定后改為每15~30分鐘監測—次,并按藥量濃度嚴格掌握輸液滴數,使血壓維持在穩定狀況。
4病情觀察
4.1意識與表情表情淡漠、煩躁、意識模糊或昏迷說明休克較嚴重,應認真觀察,仔細護理。
4.2皮膚粘膜、肢端溫度皮膚蒼白轉為紫紺示休克進一步進展;紫紺時出現皮下瘀點、瘀斑,提示DIC發生。
4.3血壓與脈搏每15分鐘測血壓與脈搏并記錄。脈壓越小,表示血管痙攣嚴重;脈壓增大,表示血管痙攣緩解,循環功能改善。
4.4呼吸注意觀察呼吸節律、頻率、深度。
4.5尿量、尿比重。是反映腎灌流量最敏感指標。若每小時尿量<30ml/h應加快輸液,當尿量>30ml/h示循環好轉,同時應監測中心靜脈壓。
5小結
創傷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危重,發展迅速。處理原則是:搶救患者的生命、預防并發癥,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首先處理呼吸道梗阻、液體復蘇同時控制活動性出血等緊急情況,防止和避免加重損傷。護理人員要具有豐富的臨床搶救經驗和熟練的操作技術,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和生命體征,定時測血壓、脈搏,記錄尿量和觀察意識等情況,隨時檢查并保證患者輸液、輸血、導尿等各管道通暢,檢查有無合并傷。嚴格無菌操作,準確記錄液體出入量和病情變化,使患者盡快度過休克關。
參考文獻
[1]顧沛,徐建鳴,高穎.外科護理學[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6-22
[2]戚文濤,劉冬,王剛等.創傷失血性休克的急救護理[J].申國誤診學雜志,200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