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舒適護理在手外傷皮瓣移植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選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手外傷皮瓣移植術的患者3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案,觀察組采用舒適護理方案,并用Barthel指數及生活質量調查表對兩組患者進行評估并比較兩組數據。
結果:觀察組經過舒適護理之后,在受傷后30天其Barthel指數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接受舒適護理之后,其生活質量在飲食、睡眠、疲乏、對疾病的認識、對治療的態度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比較具有的統計學差異(P<0.05)。
結論:舒適護理較常規護理更能提高手外傷皮瓣移植術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質量,幫助患者盡早改善病情,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舒適護理手外傷皮瓣移植術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72-01
手是人類重要的身體器官,對人們的生活和生產至關重要的器官。手部較大面積的軟組織損傷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進行治療,很有可能導致手部外形及其功能的損害,給患者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及沉重的心理負擔。手部較大面積的軟組織缺損往往需要行皮瓣移植手術才能夠讓手部保持較為正常的外形及功能。而移植的皮瓣能不能夠存活是手外傷皮瓣移植術是不是成功的關鍵,而皮瓣能不能存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皮瓣移植術后的護理[1]。提供優質、精心、恰當的護理,能夠幫助手外傷皮瓣移植術的患者減輕術口的疼痛,緩解恐懼、焦慮、悲傷、抑郁等不良的情緒,對患者術后的康復以及手術的成敗都起到很關鍵的作用。舒適護理是體現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所提出來的護理模式,能夠推動護理服務質量的提高,豐富整體護理的內涵[2]。筆者運用舒適護理對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手外傷皮瓣移植術30例患者進行護理,收到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手外傷皮瓣移植術的患者30例,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5例,其中觀察組1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9例,占60.0%,女性患者有6例,占40.0%,年齡介于17-5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4.2±15.1)歲,對照組1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8例,占53.3%,女性患者7例,占46.7%,年齡介于18-5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6.9±11.2)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及病程上比較,經過統計學處理,P>0.05,差異無明顯的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案。觀察組采用舒適護理方案,具體做法為:根據患者優勢需求[3],采用多種方式的護理方法以滿足患者的需求。一線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病情及全身一般情況有一定的了解,以更好的把握對患者產生不舒服的原因所在,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患者解決問題,只有這樣做,臨床護理工作才能做到更加有針對性,使患者對一線護理人員充滿信任,對臨床治療方案更有信心,這樣才能讓患者更加積極地配合臨床的醫療以及護理工作,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1.3評價標準。對手外傷皮瓣移植術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評價采用Barthel指數來評價,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調查表加以評估。
1.4統計學分析。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軟件包進行分析,均數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Barthel指數評分及生活質量調查表對兩組患者進行評估,并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見表1、表2。
由表2可以看出,觀察組接受舒適護理之后,其生活質量在飲食、睡眠、疲乏、對疾病的認識、對治療的態度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比較具有的統計學差異(P<0.05)。
3討論
通過舒適護理,可以減輕手外傷皮瓣移植術患者的疼痛,并且可以有助于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及負面情緒[4]。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使患者主動配合臨床治療及護理,提高臨床療效及患者的生活質量。從本組研究結果顯示,經過實施舒適護理后,觀察組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質量上,均較對照組有所提高。結果表明:舒適護理較常規護理更加能夠提高手外傷皮瓣移植術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質量,幫助患者盡早改善病情,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羅銀珍.129例手外傷皮瓣修復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J].局部手術學雜志,2008,17(4):282
[2]張宏,朱光君.舒適護理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1,16(6):409-410
[3]黃日妹,張友惠,付愛鳳.舒適護理在手外傷皮瓣移植術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5):24-25
[4]蔣偉亞,王迎兒.皮膚伸展術修復肢體外傷性皮膚缺損患者的護理[J].南方護理學報,2005,12(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