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在留置胃管中應用體會。
方法:對留置胃管的患者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
結果:有效的心理護理措施能減輕患者緊張、焦慮、減少并發癥,提高置管成功率。
結論:心理護理可以減輕應激原對患者造成的心理壓力。
關鍵詞:留置胃管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75-02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工作越來越強調人文、心理的護理,并成為當今醫院現代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臨床護理工作中,留置胃管是一項基本、常見的護理技術工作。普外科胃腸道疾病、膽囊疾病、腸梗阻、胰腺炎等,都需要留置胃管,且留置時間相對較長,利用它不僅能清除胃內有害物質,減少毒物的吸收,解除或緩解梗阻所致的癥狀,減輕腹脹,緩解患者的痛苦,又能補充營養和水分,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達到治療的目的,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然而留置的過程中會給患者身心帶來很大的壓力與痛苦。加上現在患者對醫療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胃管置入應更注重人性化,故護士不僅要有熟練的技術,還要有良好的心理干預能力,以協助患者克服心理恐懼,配合治療。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國普外科病房住院期間需留置胃管的患者共120例,其中胃腸道手術35例,膽手術38例,腸梗阻、胰腺炎保守治療47例。按住院號奇偶數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干預組。對照組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齡(42.2±19.1)歲。干預組6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齡(35.6±18.1)歲。2組患者性別、年齡、插管方式等各項配對因素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無專人進行針對性心理護理。
1.2.2干預組。置管前向患者說明進行插管操作的重要性及操作、配合要點等。做好插管前、中、后的心理干預指導,接觸患者的焦慮、恐懼、害怕疼痛等心理負擔,增強其信心。插管方法:選擇14號或16號胃管1根,準確測量插入深度,相當于患者平臥或站立時發際到劍突的長度,約為40~55mm。置入是要清潔鼻腔,潤滑胃管前段,一手持紗布托住胃管,另一手持鑷子夾住胃管前段5~6mm,沿一側鼻孔緩緩插入到咽部時囑患者作吞咽動作,同時將胃管送入,注意送管動作于患者的吞咽動作同步,直致需要留置長度。①置管前的心理干預:對于患者來說置胃管是一個痛苦的治療過程,護士選擇適當的時機,通過健康宣教,向患者說明留置胃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患者對留置胃管的認識水平,同時向患者交代在置管操作中需要配合的要點,介紹護士在置管方面的經驗、手法等,也可以讓一些曾經置過管的患者談談感受,互相交流。這樣不但可以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同時也減輕患者的焦慮、恐懼,減少患者的痛苦。置管前讓患者掌握深呼吸的方法并學會吞咽動作,必要時示范給患者看。例如,可以教會患者吃面條的動作,讓患者把胃管想像成一根很粗的面條,從心里上減輕自己對胃管的恐懼。②置管中的心理干預:在置管過程中不斷鼓勵患者,適時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在置管過程中,患者因為害怕往往手心冒汗、發抖、不敢吞咽,護士可以通過撫摸、安慰、鼓勵等給予心理支持。告知患者通過吞咽反射使胃管易進入食管而不誤入氣管。如果患者出現惡心時暫停片刻,囑家屬輕撫患者胸部或按摩其耳廓,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囑患者做吞咽動作,每當患者吞咽時就進管,無吞咽動作時可以稍作停頓,這樣順著患者的吞咽動作,護士可以順利的插入胃管。③置管后的心理干預:給患者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病室通風換氣、光線適宜,適當睡眠和鍛煉。做好患者個人清潔衛生工作,提高其軀體的舒適度,從而使其心情舒暢。不僅要恢復患者的身體功能,還要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恢復社會功能。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來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置管后患者因為胃管緣故會感覺咽部不適,從而會出現焦躁的情緒反應,這時候應進行遵醫行為教育,多與患者與家屬溝通,認真傾聽管著的訴說,多功患者配合治療等,同時也可以給患者聽一些舒緩的音樂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解除其焦躁情緒。在留置胃管期間口渴、干燥不適時,每天進行口腔護理2次,以保持口腔的清潔衛生。定時給予石臘油、甘油等潤滑口唇,這樣不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口腔舒適感,而且可促進腸胃功能的恢復,減少自拔管的發生。患者在置管期間不要因為插胃管而害怕活動,臥床是可適當翻身。病情恢復期可適當下床活動,要加強功能鍛煉以助疾病早日康復。
2結果
本研究說明,干預組通過心理干預,是患者認識到留置胃管的重要性并掌握置管過程中的配合要點,從而減輕患者的焦慮、緊張、煩躁、害怕疼痛的程度,提高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通過2組結果比較,提示心理干預對置管成功有一定的影響作用。心理情緒與留置胃管過程中諸多因素產生著聯系,加強患者的心理干預,可消除患者的焦慮、緊張、煩躁等。置留胃管前、中、后三個各階段實施心理干預護理和疾病的知識宣教,增加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信任,產生安全感,不僅提高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而且也能幫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態面對自己的疾病。
3討論
胃是最能表現情緒的器官之一。胃管的置入過程對鼻咽、食道、胃是很強的外源性刺激過程,不僅對患者生理造成不良影響。如惡心、嘔吐,更重要的是會對心理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對置管患者施行心理護理后,患者的焦慮與痛苦明顯減輕,提高了護理質量。對置管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具有支持和加強患者防御機能的特點,能使患者增強安全感。減少焦慮和不安,使他們對治療的態度和認識方法積極的改變。進行情緒干預,幫助患者以良好的情緒使軀體功能得到有效的調節。
參考文獻
[1]朱巧君.胃管固定方法改進的效果觀察及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7A);70-71
[2]趙月華.提高留置胃管一次成功率及引流有效的改良方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2);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