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84-02
循證護理,又稱實證護理或求證護理,是指護理人員在計劃護理活動過程中,將科研理論與臨床經驗,患者需求相結合,獲取實證,作為臨床護理決策依據的過程,其核心是強調證據,要求在嚴格的科學證明的基礎上開展護理工作。由于老年人重要器官出現不同程度退化性病變,消化吸收,應激代償,修復、愈合等功能低下,對手術缺乏正確的認識,心理狀態也發生了復雜的變化,衰老的機體接受手術打擊、手術創傷時患者產生一種強烈的生理和心理應激反應,這種不良反應會通過神經內分泌的改變,削弱肌體的免疫力,使老年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性降低,對手術造成一定的危險,不利于術后的康復,這就增加了老年外科手術的復雜性和風險性。為了使老年手術的順利進行和術后的康復,我們將循證護理應用于老年手術患者的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
1病例資料
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對389例老年外科手術實施了循證護理。其中男218例,女171例。年齡60-83歲,平均年齡71.7歲,普通外科手術181例,骨科97例,泌尿外科111例。
2老年手術患者的心理狀態
老年患者的心理:孤獨心理、退化心理、自尊心理、恐懼心理、老年患者術前的異常心理變化、緊張恐懼心理、悲觀憂郁心理、寂寞心理、猜疑心理、不合群、抗拒心理。
3術前準備
3.1術前訪視。①護士應該穿著潔白、干凈、合體的工作服,并保持衣著整齊,面部略施淡妝,足穿軟跟平底鞋。儀表文雅端正,面帶微笑,熱情飽滿的精神狀態,給老年病人留下文靜可信賴的第一印象。②術前一日探視患者、參加術前討論,熟悉手術的步驟及特殊物品的準備。閱讀病歷及護理記錄,充分了解患者各重要臟器的功能情況等手術方面信息。正確估計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性,備好急救物品及藥品,并詳細交代術前患者該做的準備及注意事項。
3.2心理護理針對患者的身體、心理狀況及對手術的需求。對病人實施護理干預,告知病人術前不同的心理狀況對手術及術后恢復的影響,術前的簡單步驟,及對未來生活的影響,麻醉的原理、步驟,用藥及其安全性,介紹手術室環境及麻醉師、護師、主刀醫師。手術后可能會遇到的痛苦與不適及其產生的原因和應對方法,術后鎮痛劑的使用原則及利弊,介紹手術成功的病例,最好是正在住院處于康復中的患者,讓其自己去和病友交談,樹立成功的信心,教會緩解焦慮、抑郁和術后切口疼痛的放松方法,做好對家屬的教育,以得到幫助和支持。
3.3與病人交談中,針對恐懼心理、疑慮心理、悲觀心理、急躁心理、思親心理等,盡可能多使用安慰性語言,它能使患者不安和消極情緒穩定下來。對患者、家屬提出有關診斷、治療當中的問題進行解釋,盡量使用保護性語言,能使患者避免不良刺激。因患者多敏感,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易造成誤解,講話時要謹慎,適當、適度。
4術中護理
4.1護士接病人入室時應面帶微笑地向他們熱情問好,和病人親切交談,熱情問答病人提出的問題,在手術開始前,由于患者身體可能比較裸露要隨時注意蓋好被子并將室溫調至20—26度,當手術區消毒后未鋪無菌巾前,消毒液會蒸發散熱,要及時鋪無菌巾,以免患者體溫下降,手術開始后,再調節室溫傘20-22度,待手術結束前半小時就應將室溫再次提高至24—26度有利于麻醉蘇醒。
4.2正確的手術體位,可使術野顯露良好,防止神經、肢體等意外損傷的發生,縮短手術時間、因老年患者皮膚彈性差,擺好體位,關節突出部位應墊以海棉墊、凹陷部位要墊軟枕,保持身體各部位著力均勻,嚴密觀察骨突出部位皮膚,防止皮膚及神經損傷,用麻醉后患者知覺減退或喪失,肌肉松馳,保護性反射消失,如果體位擺放不當,可能導致呼吸和循環等生理功能紊亂。在麻醉醫生的指導下,嚴密觀察患者體位變化,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保暖,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4.3由于老年人觸覺、冷熱覺降低,對冷熱刺激的調節性差,在輸入大量液體時,巡剛護士可將所輸液在不改變其成份的情況下,通過恒溫器將液體加溫至36度后輸入,其他還應積極主動采取各種保溫措施,防治患者圍手術期低體溫的發生。
4.4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老年人除手術疾病本身外,同時伴有各種病征,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使病情更加復雜,處理困難,術中如稍有疏忽,則可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要加強術中伴隨病的觀察護理,一旦出現異常改變應及時處理,同時準確記錄出入量,保持出入量平衡,避免增加心臟負荷。
5術后護理
5.1手術完畢后,由巡回護士、手術醫師、麻醉醫生共同配合將患者平穩移至推車,動作要輕柔緩慢,因體位改變可影響顱內壓及血壓變化,保持患者各種引流管通暢并妥善固定,保護患者安全。
5.2針對術后病人關心的問題,手術結束后疼痛帶來的各種憂慮心理,病人回病房后恰當地告知手術情況,有使用鎮痛泵者交待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5.3鼓勵家人多陪伴,使老年患者感到家人的關心及愛護,同時指導老年患者如何去解決各種問題,幫他們逐漸走向康復。
5.4術后2-3d再到病房回訪,詢問病人康復情況及征求對護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記錄在訪視單上。
6討論
循證護理就是提出問題、尋找實證,用實證對病人實施最佳的護理,它既是一種規范化的職業行為,又不忽視個體的護理,已被廣泛應用于各類患者的護理實踐,以客觀證據為依據,以臨床護理經驗為基礎,避免了護理操作的盲目性和主觀性,使護理活動有證可循,有據可依。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機能退化對疾病知識掌握少、合并癥、并發癥多,病情變化大,護理難度高,對389例患者采用循證護理,收到了很好的護理效果,患者出院時都較滿意。
參考文獻
[1]馬麗,馬健.循證護理的研究進展.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26):6313—6314
[2]張石紅.圍術期患者舒適護理管理.護理學雜志,2005,20(8):53—55
[3]王志紅,詹林.老年護理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2
[4]孫紅,郭紅,蔡虹.老年護理進展.繼續醫學教育,2006,20(29):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