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轉變以及對護理服務的要求不斷的提高,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各種醫療護理糾紛呈上升的趨勢。
結果:影響了護患之間的關系,降低了患者滿意度。
結論:為了建立相互信任、和諧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滿意度及依從性,就要做到有效溝通。
關鍵詞:有效溝通整體護理作用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95-01
有效溝通指的是人與人之間或者兩個群體之間,通過一定的信息載體,如聲音、文字等,彼此交換信息并相互理解的過程,有效的溝通可以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1溝通前的禮儀和素質
良好的溝通能力除了體現在表達技巧上外,還需要主意溝通時的禮儀和素質。在交談中不能隨意打斷對方講話,要適當向對方的談話作出回應。也可用易中天積極鼓勵的話以加強溝通效果。
2有效溝通的實施步驟
2.1給患者留好第一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可大大縮短建立信任關系的時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1]。科室從細節上提出嚴格的要求,無論從護士的穿著、精神狀態、第一針的穿刺效果等,都能讓患者感受到人文氣息,消除患者緊張的情緒。
2.2傾聽有助于了解患者,增加護患溝通的有效性。護士在與患者及家屬治療性溝通中,聽其言,觀其行,通過有效傾聽從中獲得較全面的信息,有助于溝通的進一步展開。如護士見一名老年患者因摔傷入院神情抑郁,便安排了治療性交談。在溝通中,護士通過傾聽了解到導致患者抑郁的原因,據此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2.3醫護溝通后對患者專業知識的講解;護士要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結果醫生的臨床診斷及時準確地給患者講解他們所患疾病的原因,治療護理措施、發病機制、休息、飲食、用藥及預防、消毒隔離、注意事項等,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
3有效溝通的實施效果
3.1患者滿意度的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是評價護理服務質量的重要措施,分析患者滿意度也是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的必要手段。通過實施有效的溝通,大大增強了患者與醫護間的信任關系,從而提高患者滿意度,有助于疾病的恢復。
3.2醫護溝通明顯改善:護理需要醫護溝通與配合,反過來醫護溝通與配合有助于整體護理的深入與完善,共同為患者提供醫療護理服務。
3.3提高護理人員自身素質:通過與醫生交流,進行學習,充電,護理人員除加強業務學習及專科知識學習外,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性格與情感,從而贏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有效的減少了護患的緊張關系,同時也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自身素質。
綜合所述:一名合格的護士必須從人的最基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出發,加強有效溝通用于臨床工作中,充分展現了護士多角色功能,擴大了護理工作范疇,規范了護理標準,強化了各項基礎服務,從而有效地促進了整體護理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孫立紅.人性化服務在婦科病區護理中的作用[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