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血液透析治療作為慢性腎功能衰竭病人不完全性腎臟替代療法,能夠清除體內的水分及代謝廢物,保持體內環境穩定,我們根據患者的特點,從心理飲食建立和保護血管通路等方面對血液透析后的患者進行護理,并對低血壓失衡綜合征肌肉痙攣等并發癥進行相應處理,采用耐心認真細致到位的護理,取得較好效果。
關鍵詞:慢性腎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后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06-01
慢性腎功能衰竭是由各種慢性疾病引起腎臟損害導致體內氮質、肌酐及其他代謝產物潴留、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等出現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期,病人可進行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一種替代療法,許多患者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由于疾病長期的折磨,加之透析過程漫長而艱難,透析醫療費用昂貴,以及來自社會家庭的影響,絕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不但抑制機體的免疫力[1],更為嚴重的是引發血液透析并發癥,從而增加治療風險,因此做好腎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后的護理尤為重要。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科共收治了50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經過血液透析、全身對癥治療及透析前后有效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其血液透析后的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科收治的50例血液透析患者均符合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診斷標準[2],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齡31歲-72歲,平均年齡46歲,慢性腎小球腎炎30例,糖尿病腎病10例,高血壓腎動脈硬化6例,多囊腎4例。
1.2透析方法。采用瑞典GAMBIO透析機,透析液為碳酸氫鹽,流量為250ml/min,透析水為反滲水。25例患者采用直接肱動脈穿刺法,10例患者為動靜脈內瘺,靜脈回路選用外周四肢靜脈。每周透析3次,每次4h,血流量為160-270ml/min。應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鈣抗凝。
2透析后護理
2.1觀察生命體征、體重及透析效果。透析結束后,患者常規稱體重,如有頭昏、惡心、渾身無力時,應留透析室觀察30min,待癥狀消失后再回病房,注意敷料是否有滲血情況,如有,應立即更換,預防感染[3]。
2.2指導患者保護好動靜脈。采用直接穿刺肱動脈的患者及動靜脈內瘺的患者透析結束后觀察穿刺點有無出血,提醒患者盡早放松止血帶。如穿刺點出現血腫當天(24h)進行冷敷,次日(24h)開始熱敷或用喜療妥(多黃酸黏多糖軟膏)局部敷,每日2次,每次15分鐘,保持局部清潔,預防感染。造瘺肢手臂不能手壓,衣袖要寬松,不佩帶過緊飾物;夜間睡覺不將造瘺肢手臂墊于枕后,盡量避免臥于造瘺側,不可提重物,經常檢查吻合口雜音和震顫音強弱,嚴禁在瘺管處抽血、輸液、測血壓等操作[4]。
2.3飲食護理。幫助病人指定飲食方案,給予高熱量、高蛋白、低鹽多種維生素,限制水的攝入,鈉鹽的控制應控制在3-5g/d,有嚴重高血壓、水腫或血鈉較高者,每日鈉入量應限制在2g以內;同時要限制含鉀高的食物,如蘑菇、海菜、豆類等,還應注意避免含磷食物,如蛋黃、全麥面包、內臟類、巧克力等的攝入[5]。維持水平衡,兩次透析間期體重增長以不超過干體重的3%-5%為宜。
2.4腎功能及電解質監測。每3個月定期作生化、電解質、尿素氮檢驗,了解清楚毒素及透析效果,結合患者癥狀、水鈉潴留、血壓及電解質情況決定透析時間與間期,做到既有利毒素的清除,又節約患者的時間,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2.5皮膚護理。勤換內衣,保持患者床鋪干燥、平整,穿柔軟、透氣性和吸水性好的內衣。出汗較多時,用溫水輕輕擦洗,切忌用力,皮膚瘙癢時,勿用手抓撓,以免引起皮膚感染,保持患者“三短六潔”。密切觀察患者皮膚有無紫癜,確定是否碰傷,以便為透析時肝素量的使用提供依據。
2.6做好陪護人員的宣教工作。教會患者家屬或陪護者做好家庭護理,細心照料患者,不要與之爭辯,患者外出時必須有家人陪護,避免劇烈運動,以免摔傷或骨折。對高鉀、高鹽的食物,如西瓜、香蕉、花生、腌肉或其他腌制品等應盡量少吃或不吃,以免加重患者的水鈉潴留。
3結果
通過護理后50例慢性腎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疾病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患者治療疾病意識明顯提高,癥狀減輕,使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生活質量。
4護理體會
對長期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應從細微處著手,實施每一項觀察和護理,減少并發癥,改善生活質量,指導患者積極配合,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心理護理在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過程中無疑起著重要作用[6]。護理工作者應滿足患者的心理需要,穩定患者情緒,緩解其心理壓力和心理應激,調節其情緒變化,幫助患者增強適應能力,使腎功能衰竭患者在最佳心理狀態下主動地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從而獲得最好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葉任高,沈清瑞.腎臟病診斷與治療[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602
[2]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2-14
[3]徐玉玲.現代血液透析護理新進展[J].山西醫藥雜志,2009,38(5):457-458
[4]劉淑斌.淺析腎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護理[J].中華中西醫學雜志,2006,7(4):109
[5]梅長林.實用透析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8-31
[6]秀大璽.中心靜脈留置導管與血液凈化通路[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置雜志,2002,11(4):34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