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嬰幼兒腹瀉護理的臨床經驗。
方法:針對嬰幼兒腹瀉,抓住重要環節,闡明發病原因,嚴密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并做好緊急處理,防止出現循環衰竭等脫水表現。
結果:通過調整飲食,做好消化道隔離,記錄出入量,患兒出現脫水可及時糾正。
結論:嬰幼兒腹瀉為常見病、多發病,只要認真觀察病情,細心護理,會得到滿意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嬰幼兒腹瀉護理脫水消化道出入量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11-01
嬰幼兒時期由于消化系統發育不夠完善,機能低下,胃腸道耐受及適應能力差,如果喂養不當或腸道外感染極易引起腹瀉。尤其是在秋季發病率較高,因此,腹瀉為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多發病,表現為大便稀、次數多,每次可達五次至十次以上,重型可出現水電解質紊亂。我院共收治嬰幼兒腹瀉93例,其中重度脫水患兒占總數的80%左右。經及時補液和嚴格的護理,均得到了較理想的治療。
1腹瀉的病因
1.1喂食不當,飲食失調。嬰幼兒生長發育較快,對熱量及營養物質的需要相對的較成人多,但其消化系統功能發育尚不成熟,消化酶的活力較低,神經系統調節功能尚不完善,若喂養過量或加輔食太快、太多,多會突然增加消化道的負擔,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而導致腹瀉。
1.2環境的影響。天氣突變、過冷均能影響消化道功能;過熱減少胃液及消化酶的分泌;過冷過熱可加速腸蠕動均可導致腹瀉。
1.3感染因素。嬰幼兒免疫力低,易感染,任何腸道內外的感染均導致腹瀉,腸道內感染以致病性大腸桿菌為最多見,腸道外感染多見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慢性傳染病等,是消化酶減少而造成消化道內外細菌、病毒的毒素對腸道的作用,腸蠕動增加,引起腹瀉;或因長期應用于廣譜抗菌素,使腸道菌群失調,能抑制發酵的嗜酸桿菌減少或引起毒菌性腸炎,而導致腹瀉。
2腹瀉的護理
針對腹瀉的發病原因,對嬰幼兒腹瀉的護理,著重抓以下幾個環節:嚴密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并做好緊急處理,首先,防止出現循環衰竭等脫水表現,注意觀察患兒的大便次數,兩眼窩、前囟門、皮膚干濕、肌肉彈性是否良好,煩渴情況、尿量的多少,并做好口服、靜脈輸液的準備。對于煩躁不安、呼吸深快,口唇紅,昏睡、昏迷等酸中毒現象時,及時報告醫生配合搶救,做好堿性輸液的準備。對于出現低鉀、低血鈣表現,要及時給予對癥治療。
3其他
3.1做好消化道的隔離。注意喂養衛生,食具應消毒,遵守進食時間,恢復飲食后最好哺母乳,無母乳者可用稀釋牛奶(用水和米湯稀釋),應執行由稀到濃,由少漸增至正常的原則。
3.2靜脈給藥及護理。在搶救嬰幼兒脫水時,靜脈給藥是一種重要的途徑,除調節電解質平衡外,許多的搶救治療藥物都要通過靜脈途徑輸入體內,因此,必須保證靜脈給藥的通路,必要時可同時開放2-3個給藥途徑,從而達到快速擴容,糾正酸中毒的目的,以保證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選擇血管,應有熟練的操作技術,在急中求穩、準、快,做到保護血管,有計劃的使用血管。根據病情調節速度,在大量補液中,要注意觀察有無心衰及肺水腫的發生,特別是小兒心肺功能不全者,更應注意心率、脈率,觀察靜脈充盈情況,根據病情隨時調節滴數。靜脈輸液要嚴格遵守醫囑,掌握靜點速度,先快后慢,先鹽后糖,見尿補鉀的原則。密切觀察脫水糾正情況及有無輸液反應。
3.3記錄出入量。根據出液量正確評估液體進入量,故需詳細記錄入液量(補液量及飲食含水量),準確計算出液量(大便及嘔吐物)。
3.4注意口腔護理。經常清拭口腔,食后給水,防止并發癥。
3.5密切觀察體溫變化。對出現肢體發涼,循環障礙者應給熱水袋保溫,在保溫期間一定要防止燙傷。
3.6注意詳記嘔吐、大小便的次數,性質、色味及大便排出的時間,按時遵醫囑送檢。
3.7對高熱、驚厥、休克等按常規護理,控制感染與呼吸系統疾病隔離。
4病例
患兒:男、2歲,因嘔吐、發熱、稀水樣便4天,按秋季腹瀉收住院,入院時出現脫水,尿少,眼窩凹陷,皮膚彈性欠佳,入院后一級護理,禁食,首先建立了護理記錄單,詳細記錄液體的出入量,靜脈輸液的速度,記錄嘔吐、大便次數、性狀色味,并及時留取標本送檢。嚴格進行口腔護理,以熱水漱口腔,每日三次。每次患兒便后,清洗臀部,涂以滑石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經三天認真護理及治療,患兒病情明顯好轉,于第四日出院。
嬰幼兒腹瀉為常見病、多發病,只要認真觀察病情,細心護理,患兒出現脫水可及時糾正,會得到滿意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海燕,王紀文,孫若鵬.輕度胃腸炎伴良性嬰幼兒驚厥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8,7
[2]葉新華,金玉方,肇寅,孫亞萍,謝華萍.蘭州地區2004-2005年度嬰幼兒病毒性腹瀉的病原學研究[J].中國流行病學雜志,2006,2
[3]謝華萍,方肇寅,王光,孫利煒,呂紅霞.長春市兒童醫院1998~2001年嬰幼兒杯狀病毒腹瀉流行病學研究[J].病毒學報,2008,4
[4]陳宏,陳群,方明.嬰幼兒抗菌藥物相關性腹瀉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0,6
[5]于冬梅,王玉英,王福珍.輔食補充對貧困農村嬰幼兒呼吸道感染和腹瀉的影響[J].衛生研究,2007,3